【论文】
九?七七次加行位,其相云何?
【疏翼】
第二举颂文正释五位,即别举五颂别解五位中,第二段别举﹝第二十七﹞颂别解第二加行位。于中分二︰一、因问兴起,二、举颂别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四】
此、问起也。
【颂文】
九?七八颂曰: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疏翼】
第二段别举﹝第二十七﹞颂别解第二加行位中,第二举颂别答。文分为二︰一、举颂标位,二、长行广释。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四】
下、答也。
【疏翼】
安慧《唯识三十论》卷下云︰
今者如是当说︰由诸义远离,唯心可得故,即住心之法性耶?答︰不尔。是故颂曰︰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论曰︰复次,为除遣增上慢者唯由听闻所生计执谓我已安住清净唯识性故,今说「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等。言「谓是唯识性」者,谓远离于义。即谓如是分别「无有外义」可得,亦即能取及能相之义。言「现前」者,谓现当下。言「立」者,谓如所听闻,意能安立。由瑜伽师所缘种类众多,今说任取「少物」,谓如骨锁、青瘀、烂坏、虫侵、膨胀等。言「非实住唯识」者,谓尚未断识所得故。
【论文】
九?七九论曰:菩萨先于初无数劫,善备福德、智慧资粮;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伏除二取,谓暖、顶、忍、世第一法。
【疏翼】
第二举颂别答中,第二长行广释。
【述记?卷五十四】
自下长行有十︰第一、显位所由,辨别名字[1],第二、释位总名,第三、出位所修法,第四、释四法位[2]名,五、解本颂文正明此位犹有所得,六、此位于彼相及[3]粗重缚,分别、俱生伏断解释,七、此位所观之境,八、所依何地,九、界趣分别,十、七地分别。此第一也。
总即[4]结上所已行行。为[5]得见道,复修此行,应列其名。
然此是初僧祇满心修习,故云「先于初无数劫」,乃至广说。《对法》[6]、《庄严论》[7]亦云︰谓诸菩萨已善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已过第一无数大劫,已闻随顺通达真如契经等法──持也;如理作意──任也;发三摩地──镜也;依止定心,思惟定中所知影像,观此影像不异定心,乃至广说──明也;由行如是,乃至舍离二种能、所取故[8],证无所得,正入见道,舍离一切粗重,得清净转依[9]──依也。
前四[10],是地因;第五[11],是地果。亦言过第一劫满已,修四善根[12],即初劫满心修习。如前已引《璎珞经》等,为此证讫[13]。「伏二取」相,下文自述。
【论文】
九?八○此四,总名顺决择分──顺趣真实决择分故。
【疏翼】
第二长行广释中,第二释位总名。文分为二︰一、释「顺决择分」名,二、释「加行道」名。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四】
此即第二、释「顺决择分」名。
「真实决择分」:「决择」是智,即择法也。「决择」,即「分」,名「决择分」。「决」,简疑品择而不决,彼犹预故;「择」简见品,彼不择故。疑品择而不决,见品决而不择,故此智品名「决择分」。
分是支因义。即择法觉支,谓在见道,此无漏故,名为「真实」。为有漏者非真实故。此暖等四,顺趣彼分,名「顺决择分」。
「顺趣」者,行相同彼,故名为「顺」。欣求往彼,故名为趣。此中行相,既与彼同,复求证故,故名「顺趣」。前顺解脱分,既初发心求究竟果,故远从彼,以得自名。此顺决择分邻近见道,欣远之心不如始业。故从邻近,以得自名。
【论文】
九?八一近见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
【疏翼】
第二释位总名中,第二释「加行道」名。
【述记?卷五十四】
此、释异名。
位名「加行道」,近见道故,即是见道之加行故。
旧言「方便道」,今言「加行」,显与佛果善巧差别︰因中,行未圆足,所行必须加功,求后胜果;果上,万行既满,所行唯是方便利益有情。显此二别,此名「加行」。
然五道中,此独名「加行」,以近见道故。
「非前资粮,无加行义」,显前资粮亦名加行。《对法》第[14]八︰所有资粮皆加行道;有加行道,而非资粮[15]。此四善根,非资粮道。加功而行,初位亦名加行;近见道说,独此得「加行」名。
问︰资益后果──己身之粮,唯初独名资粮;加功而行求果,四善独名加行?
答︰资粮远望大果,最初独名「资粮」;加行、万行加功,故初亦名「加行」。
问︰加功而行万行,初位亦得此名;四善亦望大果,资粮亦通此四?
答︰初位发心最猛,四善不名「资粮」;万行加力方[16]行,初位亦名「加行」。
问︰初位心猛,独名资粮;四善近见,独名加行?
答︰以近见道名「加行」,初位不得此名。加功万行方行,初位亦名加行故。于五道中[17],四善独名加行者,近见道义故,彼初位不得此名;加功而行,初位亦名加行;此不齐解。若齐解者,此四善根──果之资粮,亦名「资粮」。而彼《论》[18]文依多住外门[19]行福智行,约最初说。
若尔,见道等亦应名资粮,果之资粮故!
从增得名,但名「见道」,不可名「资粮」。故知从增得名,既名加行,不可名资粮,义准成故。前解[20]为胜。
二、释位名讫。
【疏翼】
以上第二长行广释中,第二释位总名讫。
【论文】
九?八二暖等四法,依四寻思、四如实智初、后位立。
【疏翼】
第二长行广释中,第三出位所修法。于中分二︰一、总出初后二位修法,二、别明初后及离合观。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四】
自下第三、位所修法。
初二位、寻思观,后二位、实智观。此文总也。
此「寻思」、「如实智」体性者,《对法》第十一说推求名[21]等者,推求[22]是观察[23]义,即唯是慧。
无性云︰推求行见,方便因相,说名寻思;了知假有实无,所得决定智方便果相,名如实智[24];即唯加行智为体。
此约推求行增出体。若并相应增者,五根、五力为体。及俱有者,五蕴为性,定俱有戒,为色蕴故。
七十三云︰四寻思者,五事中,如理作意,相应分别,总摄四种,则唯有漏;四如实智,一切皆是正智所摄,即唯无漏。七十二说:五事中,相通有漏、无漏[25]。二唯有漏。二唯无漏──真如,是真[26]智所缘,名无漏,非漏尽相义[27];正智漏尽,对治义故,名无漏[28]。
《摄论》第六云︰由四寻思,如实智于似文、义意言,便能悟入唯有识性[29]。
彼卷又云:四[30]寻思在暖、顶。如[31]实智在忍、第一法中[32]。此论亦同,即如实智亦有漏摄。
四十八卷「第十住」中说︰住此住[33]中,得无生法忍极清净[34]。此复云何?谓诸菩萨由四寻思于一切法正寻思已,若时获得四如实智,如实了知一切诸法,尔时一切邪分别执皆悉远离[35];于现法中,随顺一切杂染无生观[36]等,乃至广说[37]。
此如实智始从胜解行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住未极清净。今此住中,已极清净,是故说言无生法忍。即如实智,名无生忍体。
然今实义:寻思唯有漏,唯加行心推求,非根本后得智故。如实智通有漏、无漏,通加行、根本、后得智故[38]。此唯忍可,是果;彼唯加行,是因。
七十三中唯依无漏说为无生忍体[39],不言通有漏。余处据实,通有无漏[40]。未印可位,名为寻思;起忍印时,名如实智。中忍虽亦观无能取,犹未印可。而前有印,亦名实智,非是「寻思」、与寻相应。不尔,上地应无暖、顶[41]!
三十六说︰愚夫于此四如实智,加行缺故,不现前故,便有八种邪分别,能生三事,能起有情及器世间[42]。
若了知时,便除八分别等[43]。
此等义门,如《显扬论》第六卷[44]说。
【论文】
九?八三四寻思者,寻思名、义、自性、差别,假有实无。
【疏翼】
第三出位所修法中,第二别明初后及离合观。于中分三︰一、离相观中初位,二、离相观中后位,三、合相观。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四】
谓一切法「名」,之与「义」。既前位[45]「缘法义境」,其中似文、「文名」之义,「唯是意言」,「依此文名之义,亦唯意言」。
无性释云︰此中「名」者,谓色、受等,亦摄名因、名果、句[46]等寻思[47]。「名因」者,谓字、字身、多字身,及声等;「名果」者,谓[48]句,及名身、多名身,句身、多句身等,皆名之果。
《对法》第十一云︰谓推求诸法名身、句身、文身自相,皆不成实[49]。名,召法胜,但说寻名[50]。
义[51]者,如名身等所诠表得蕴、界、处等[52],若体、若义,总名为义,以义宽故,不说自体。推求能诠、所诠,定不相应[53]。
此中唯观妄情所执能诠、所诠,唯意言性。意言之中,依他文、义,不说无故。即依所取能诠、所诠,今观唯是意言性也[54]。
《对法》等[55]说此在暖、顶位[56]。此位唯观所取无故,观计所执无,非依他也。不尔,即成颠倒心故──依他是有,观为无故。
无性云︰寻思依名所表外事,唯意言性,思惟此义,似外相转,实唯在内[57],故不无依他内文义也[58]。此二唯有内法,假名有文义外法,故说「唯假」。此即观一切有为、无为,皆「义」中摄[59],此遍一切诸有法也。
依此二法,观其自性,心外亦无,唯是假立,如我、法等体[60]。差别亦尔,如无常等义[61]。
无性云︰证知四种虚妄显现,依他起摄,了达四种遍计所执皆不可得[62]。
三十六〈真实义品〉[63]云︰此诸菩萨于彼名、事,或离相观,或合相观。依合相[64]观故,通达二种︰自性、差别二种[65]假立。依离相观,别观二种之自性故。
【论文】
九?八四如实遍知此四离识及识非有,名如实智。
【疏翼】
第二别明初后及离合观中,第二离相观中后位。
【述记?卷五十四】
既[66]先加行起四寻思,四寻思已,必有智果,故次辨智果。
前四寻思观计所执四境,「离识非有」,唯观所取无,未观能取。此如实智忍可前境「离识非有」,所取空已,复能遍知能取彼识,离识内境,决定非有,能取亦空。了知内识及所变相[67],互不相离,如幻事等。唯识之相,知如幻已,此依他上无计所执,便谓二空。依此为门,观彼空理入圆成实。此在四善根,唯似三性观,未证真故。
前四寻思无所取时,暖是下位伏除,顶是上位伏除;以初伏除所取难故,分上下位。至如实智位──下忍印无所取[68];中忍顺无能取观,伏除能取;上忍起位,印无能取;俱是如实智观下品。以久修习,伏能取时,俱是中忍,上品便印能取无[69]。世第一法双印前二空,名如实智观上品。
此于地前位辨上、中、下。若入地已,各有下上。准四十八「第八地」中说[70]。即入地以去不作寻思观,唯作如实智观。已除二取,不须唯观所取假有,二取无故,但作如实观。七地以前,犹未清净。此体即是无生法忍,初地已得,故不须作四寻思观。
【论文】
九?八五名、义相异,故别寻求,二二相同,故合思察。
【疏翼】
第二别明初后及离合观中,第三合相观。
【述记?卷五十四】
问︰何故诸法名、义各别寻求,名义自性及差别,即合相观也?
谓名、义二种,一自性同,二差别同,故合名、义二种自性及二差别,为合观也。前二是名、义;后二是自性、差别。
名、义,举「寻求[71]」显。「寻」者,「求」也,影有思察[72]。自性、差别,举「思察」显。「思」者,「察」也,推也,观也。此二影有寻求。故诸论言寻求名义[73]、观察名义[74]等是也。
前引《瑜伽》[75]离合相观──离观是名、义;观合相是自性、差别。
此即第三、出所修法。
【疏翼】
以上第二长行广释中,第三出位所修法讫。
【论文】
九?八六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立为暖位。谓此位中,创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初获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获道火前相,故亦名暖。
【疏翼】
第二长行广释中,第四释四法位名。依次分四︰一、释暖法位,二、释顶法位,三、释忍法位,四、释世第一法位。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四】
自下第四、释四地名。
「明得」,是定;「寻思」,是慧;故名为「发」。此俱时发,如世第一法名无间定等。「明」者,无漏慧,初得无漏之明相,故名「明得」;明得之定,名「明得定」。
此中创观四法依他皆自心变,此乃假施设有名、义、自性、差别,实名、义等性都不可得。然依他中名等,名「假」者,法无名、名无义[76],无实自性、差别义故,今名名、义,乃至差别,岂非假也?如《摄论》等[77]说「明得」及「暖」,准此中释[78]。
「行」之言起,从喻为名。如日初出,有前起相,谓明相等,若言慧前[79]起之行相,亦得。今依前解。
【论文】
九?八七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立为顶位。谓此位中,重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明相转盛,故名「明增」;寻思位极,故复名顶。
【疏翼】
第四释四法位名中,第二释顶法位。
【述记?卷五十四】
「顶」者,极义,文易可知。
明相转增,故名「明增」。以上名,诸论皆同。
【论文】
九?八八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
【疏翼】
第四释四法位名中,第三释忍法位。于中分三︰一、释「印顺」名,二、释印顺总立「忍」名,三、释上品忍别名为「忍」。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四】
「印」前所取无,「顺」后能取无,名「印顺定」。
「顺」通二种︰一名乐顺,二名印顺。若此三品皆名为忍,下、上[80]位中皆印忍故,立「印顺」名。一「印顺」名,通初及后,「乐顺」之言,唯在中忍,故合但言「印顺定」也。
又差别者,下品忍,名「印忍」──印所取无故;中品忍,名「乐顺」──「乐」无能取,「顺」修彼故;上忍起时,但名「印顺」──「印」能取无,「顺」观彼故;故合三忍名「印顺定」。
「忍」者,智也;「印」、「顺」,俱定,名「印顺定」。初、后准此解︰于无所取决定印持者,是下忍位;无能取中亦顺乐忍者,是中、上忍位;「顺」通中、上,「乐」唯在中。
【论文】
九?八九既无实境,离能取识,宁有实识?离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印顺忍时,总立为忍。
【疏翼】
第三释忍法位中,第二释印顺总立「忍」名。
【述记?卷五十四】
遍计所执所取既无,彼计所执能取宁有?
《摄论》云︰入真义一分三摩地[81]。即印所取,无名「一分」。
《对法》第八云︰一分已入,随顺三摩地。
彼论解云「一分已入」者,于无所取,一向忍解故;今者即下忍位。「一分随顺」者,于无能取,随顺通达所依处故[82];今者即后忍位。故彼[83]文胜。
《摄论》等名,然不如此中。彼不别分中、上忍二位故。谓中[84]忍但乐顺修无能取,未印无故;上忍印无能取,故与中别。彼《论》[85]虽有「一分顺」言,不别分乐顺、印顺故[86]。
下、中、上品乐忍[87]、印忍、顺忍之时,合此三位,四善根中,「总立为忍」。故论言「印顺忍时,总立为忍」。
忍通二处︰谓印忍、顺忍,故合为论,言「印顺忍时」。此三位,总名善根中忍[88]。若取境名「取」,即通三性。能引相分为取者,即通三性,故无有失。
【论文】
九?九○印前顺后,立「印顺」名;忍境识空,故亦名忍。
【疏翼】
第三释忍法位中,第三释上品忍别名为忍。
【述记?卷五十四】
名「印顺」者,印前所取无,顺后能取无,故立「印顺」名。
此释三位[89]别名。
合[90]此三位,忍境空[91]、识空,故亦名「忍」。然中忍虽不印可,顺乐忍可,故亦名「忍」。此中正忍、顺忍,皆名忍故。
不可难言顶等位中亦顺下忍,彼应名忍[92]。初未有忍故;中忍初、后皆有忍故,故立忍名。是彼忍类,故亦名忍,不同暖等。
【疏翼】
以上第四释四法位名中,第三释忍法位讫。
【论文】
九?九一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谓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双印。从此无间,必入见道,故立「无间」名。异生法中,此最胜故,名世第一法。
【疏翼】
第四释四法位名中,第四释世第一法位。
【述记?卷五十四】
与见相邻,双印二空,其文可解。
无间即定,无间之定,二释皆得。
此即别解善根体讫[93]。
此上,第四释四位名。
【疏翼】
以上第二长行广释中,第四释四法位名讫。
【论文】
九?九二如是暖、顶,依能取识,观所取空;下忍起时,印境空相;中忍转位,于能取识,如境是空,顺乐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双印空相。
【疏翼】
第二长行广释中,第五解本颂文正明此位犹有所得。于中有三︰一、总牒前义,二、带相观心非实安住,三、引「教授二颂」为证。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四】
自下第五、总摄上义释本颂文。总牒前义,其文易解。
「中忍」之中,「顺乐忍可」者,顺乐后位上品之忍,修无能取。
【论文】
九?九三皆带相故,未能证实,故说菩萨此四位中,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非实安住真唯识理。彼相灭已,方实安住。
【疏翼】
第五解本颂文正明此位犹有所得中,第二带相观心非实安住。
【述记?卷五十四】
心上变如,名为「少物」。此非无相,故名带相。「相」,谓相状;若证真时,此相便灭。「相」者,即空所执相,有依他相,名「空有」相;谓有空相,是彼唯识真胜义性。「真」者,胜义之异名;第四胜义,简前三故。由有此相,未证真理,灭空、有相,即能入真[94]。
【论文】
九?九四依如是义,故有颂言: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想既灭除,审观唯自想。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
【疏翼】
第五解本颂文正明此位犹有所得中,第三引「教授二颂」为证。
【述记?卷五十四】
此中「颂」者,《摄大乘》[95]说「教授二颂」[96],教授菩萨故[97]。此《分别瑜伽论》颂,弥勒所作,无着故引[98]。古[99]云《分别观论》[100]。
「菩萨于定位」者,显非散位[101]。资粮位中多住外门,此多在定,内门修行[102]。
「观影唯是心」者,观内心境影离心非有,唯是内心。此初位观,即在暖位。遍计所执心外之境「义想[103]既灭除,审观唯自想」──唯有内心也──即在顶位。
以上总是暖、顶二位。
「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此二句下忍位[104]。
「次能取亦无」:中、上忍位[105]。
合此俱印二空,即世第一法。以时少故,从忍位说。
「后触无所得」:入真见道[106]。
此上第五、释本颂,明此位中犹有所得。
【疏翼】
以上第二长行广释答中,第五解本颂文正明此位犹有所得讫。
【论文】
九?九五此加行位,未遣相缚,于粗重缚,亦未能断。
【疏翼】
第二长行广释中,第六此位于彼相及粗重缚分别俱生伏断解释。于中分二︰一、二缚未遣,二、依分别俱生简别二取伏断。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四】
以下第六、断二缚位。
「相缚」者,谓相分缚见分等也,如前第五卷证第七识有中说[107]。谓一切有漏善、无记、不善等心,皆有分别相分。此相能缚于心,非谓相缚即是执也。
有义:八识皆有执故,相缚于见,通于八识。
有义:不然。有漏八识有分别故,分别之相缚于见分,名为相缚,非要有执。
问︰若不执之相,亦名能缚者,后得智品相分,应亦能缚!
答曰︰不然。彼后得智,断漏方得,体非硬涩,非漏所增;相分非分别境,后得见分缘一切相,皆为证解。有漏不然,有分则故,漏相俱故,漏所增故,非断漏证故。缘一切境非皆证解,或比量故。若善[108]、无覆无记心中,唯现、比量,其染污心亦通非量[109],所以相缚能拘碍见,不令明净,不令证知,故有别也。一切有漏法能缚见分者,皆名相缚[110]。
若尔,自证缘见、缚自证耶[111]?
有义:亦缚。有漏亦缚,有漏类故。有义:彼非。不同见分缘于相故,彼外取故,通诸量故。此自证分缘见分时,非外取故,唯是现量作证相故。
若尔,第八识等现量心相分,应非相缚体!由此见分亦缚自证。
分别类故,不明净故,见分漏心,增自证故。有漏相貌缚能观心,名为相缚,非谓相者是相分也[112]。
经[113]说「所取、能取缠」者,即是四分互相缚义。
不尔!见分便非相缚!自证缘时,不名相分故[114]。
「粗重缚」者,即一切有漏法。《大论》五十八[115]说︰粗重有二种︰一、漏,二、有漏。
漏者,阿罗汉修道烦恼断时,皆悉远离。此谓有随眠者,有识身中不安隐性、无堪能性。有漏粗重者,随眠断时──从漏所生、漏所熏发、,本所得性、不安隐性、苦依附性、与彼相似──无堪能性,皆得微薄[116]。
《文殊问经》上卷有余[117]气品二十四种[118]。彼经颂云︰阿罗汉有[119]气,以有过患故;唯佛独能度,为众生归依。
五十八[120]又云︰此有漏粗重名烦恼习[121],二乘[122]所未能断,唯有如来能究竟断,是故说彼名永断习气,是不共佛法。
《大论》第二说︰自识中所有有漏种子,若烦恼品所摄,名为粗重,亦名随眠。若异熟品,及余无记品所摄,唯名粗重,不名随眠。若信等善法所摄种子,不名粗重,亦非随眠。由此法生时,所依自体唯有堪能,非不堪能。粗重所随、所生自性故,佛说为行苦[123]。
《对法》第十说二十四粗重[124]︰所知障粗重,异熟品摄。「异熟粗重」,亦异熟品摄。「领受粗重」,摄一切有漏受,即善受亦在中。「劳倦粗重」,即威仪无记,余无记亦摄。如此等文,相违非一。然会此者,如别抄说[125]。准五十八文,粗重缚即一切有漏法。漏与有漏皆粗重故,由相缚未断,有分别相故,其无堪任,粗重缚亦未能断。
《显扬》十六说:由相粗重[126]二缚执二自性︰谓执依他及计所执。若[127]解二缚,于二自性正无所得及无所见[128]。彼论唯约执心解缚[129]。其非执心,彼即不说,据增者故。彼卷又云︰此依他起性以相及粗重缚[130]为体。
云何说为依他?
由此二种更互为缘而得生故。谓相为缘,起粗重;粗重为缘,生相缚[131];相缚即约现行相,粗重约种子语。论实[132],彼体虽复皆同,「为缘」互得。然今彼[133]文以相为现行,粗重为种。有漏相未遣,二障种不除。不尔,如何此中言相未灭,粗重不断[134]?前说相缚[135]是执二性,应细勘彼诸文相违。
此中言「相缚」者,一切有漏相。「粗重缚」者,一切有漏不安隐性,与《瑜伽》第五十八[136]有漏粗重同。初地,分得。第八地中,第六识全得一向不起;第七,分无;五、八,全有。粗重随应。佛地全无。
《显扬》十九[137]说︰相缚缚众生,亦由粗重缚。善双修止观,方乃俱解脱[138]。此当彼解[139]。
【论文】
九?九六唯能伏除分别二取,违见道故。于俱生者,及二随眠,有漏观心,有所得故,有分别故,未能伏除,全未能灭。
【疏翼】
第六此位于彼相及粗重缚分别俱生伏断解释中,第二依分别俱生简别二取伏断。
【述记?卷五十四】
其此位中,分别二取全能伏灭,乃至细者自分别起,亦不现行。
俱生二取,未全伏灭,如前所说[140]。许少伏灭,即是现行分别全伏,俱生少伏;若俱生、分别二种种子,全未能灭断[141]。未得无漏,「有所得故,有分别故」。
此上相及粗,分别、俱生二取伏断分别。
【疏翼】
以上第二长行广释中,第六此位于彼相及粗重缚分别俱生伏断解释讫。
【论文】
九?九七此位菩萨,于安立谛、非安立谛,俱学观察,为引当来二种见故,及伏分别二种障故。非安立谛,是正所观,非如二乘,唯观安立。
【疏翼】
第二长行广释中,第七明此位所观之境。
【述记?卷五十四】
自下第七、明所观境。
「此位菩萨于安立谛、非安立谛」,皆亦学缘。或总作一实真如,或别作二空、别总三心非安立,不唯作四谛差别观。
《胜鬘经》说有作、无作四谛[142]。
「无作四谛」,即「非安立」。有差别名言者,名「安立」;无差别,离名言者[143],「非安立」也。
「安立」者,施设义。此位菩萨若加行不作二种观者,不能引真、相见二种生故[144],亦不能伏二乘者故。为入二空观真如理,正观「非安立」。为起游观、起胜进道、成熟佛法、降伏二乘,亦观「安立」。然二乘者自宗唯说作四谛安立观,菩萨不尔。今说于彼亦作人空非安立观,然不同菩萨。菩萨二空俱作,为显彼劣,故不说之。
又二乘者亦唯作安立,不同菩萨。菩萨行智深广,彼不尔故。
【论文】
九?九八菩萨起此暖等善根,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托最胜依,入见道故。
【疏翼】
第二长行广释中,第八所依何处。
【述记?卷五十四】
自下第八、辨所依处。
六十九中通三乘说︰唯依诸静虑及初近分未至,能入圣谛现观[145],非无色定。无色定中,奢摩他胜,毗钵舍那劣。毗钵舍那道劣,能入现观[146]?故《显扬》十六[147]说︰现观[148]何所依?答︰唯依静虑,不依无色[149]。
若有于此执中间等六地皆能入现观,何处有文中间能入?若六地中能入现观,六十九中何故但言四[150]静虑及初未至?又如何七十一「六现观」中云:此六[151]几依未至依?乃至无所有处依可得?
答︰一[152]依非依可得[153];余,依一切依可得。又三[154]依五依生,一种一分[155]。若中间禅有依入现观,应言三依六依生!以初生时智,谛及边、戒三唯依五依生故,不说六地,明中间禅无入现观者。
问︰何故不依中间入?
答︰彼无明利无漏故,有明利无漏者,能入故。又彼梵王居多散乱故,非纯净地故。《瑜伽》[156]文[157]言:依诸静虑及初未至,不言中间入见谛故。此中复言:前[158]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即最后入时,唯依第四。第四禅望余禅最胜。要托最胜依入见道故,不依下地入。又[159]菩萨功德,六十九说虽诸静虑皆能引发,多依第四静虑,不同二乘[160]。其欲界无修慧,无四善根,无[161]无漏故,不说依入。前[162]说二十二根中,未知当知根通三[163]无色[164],有胜见道傍修得故。
若彼无见道及四善根,何故说修彼?
六十九说︰入[165]见道时,如[166]先所修诸[167]世俗智种子,由彼熏修皆得清净,亦名为修。此名谛现观边诸世俗智,出见道已,生起此智[168]。即发心以去,皆名未知当知根,见道傍修先世俗智,故名此根,意显先曾起时亦名此根。即世俗智有先时已名此根,入见道已,傍修之时,故名此根。非谓无色有见道及四善根也,四善根唯色界系故。
此依一义[169]。
若尔,修道位应起未知当知根?
种子不殊,约位行相,二皆有别。今至修皆遍缘,但已知收。
又六十九云︰见道初智生时,诸余智因由能生缘所摄受故,皆说名转[170]。此时皆不别得,故无色界无漏种子,此见道时名修,是此根摄。
《对法》第十云:不修上者,依二乘不自在说[171]。若自在先得,修亦通无色。如类智缘,如六十九说[172]。此即第八所依之地。
二乘依五地,菩萨唯依第四。诸论通方便为论,言菩萨亦依五地。此中料简世第一法,及增上忍,唯第四定,余通余地。
【论文】
九?九九唯依欲界善趣身起,余慧、厌心,非殊胜故。
【疏翼】
第二长行广释中,第九界趣身分别。
【述记?卷五十四】
六十九说︰非生上地,或色界,或无色界,能入圣谛现观,彼处极[173]难生厌故。若厌少者,尚不能入现观,况彼一切厌心少分亦无[174]!即无少厌心、色、无色界,不入现观。
问︰若尔[175],如何彼地圣者亦离欲?
答︰无厌见道三界分别惑及恶趣等厌心,名无;非无有漏欣上厌下,及厌自地欣生上心。入见道时,必总厌三界一切法,总缘谛,方入故。此一向据入现观为论,非修道及异生为论[176]。此论中释余界厌心劣,非殊胜故;余趣慧心,非殊胜故,不入见道。
《显扬》十六[177]颂云︰极戚,非恶趣,极欣,非上二;处[178]欲界人、天,佛出世现观。彼说︰恶趣不入[179]现观。苦受恒随,极忧戚故,不能证得三摩地故[180],即三恶趣不入也。
色、无色界,亦无现观。欣掉重故,厌羸劣故,是故二界、三趣不起现观。唯一欲界人、天二趣有佛出世,能起现观[181]。末法亦得,有佛出世摄故。无佛世不得,无说法者令生厌故[182]。
若尔,有佛法世发心,法灭后方成熟;久已修讫,得入现观不?
准此文,不得,无此类者故。又解,亦得[183]。
此中一向作论,即三论不同,合有多解,准理[184]可知。此即第九、界趣身分别[185]。
【论文】
九?一○○此位亦是解行地摄,未证唯识真胜义故。
【疏翼】
第二长行广释中,第十七地分别。
【述记?卷五十四】
此「亦」以前资粮位也。
此即第十、七地分别。
在何劫摄,如前[186]已说。
《对法》第十三等并有此文[187]。《摄论》[188]亦言解行地也[189]。
此中复修持、任、镜、明、依五地,如前[190]引[191]《对法》第十[192]一说。
其余义门,如下当说。
【疏翼】
以上第二举颂文正释五位即别举五颂别解五位中,第二段别举﹝第二十七﹞颂别解第二加行位讫。
--------------------------------------------------------------------------------
[1] 「辨别名字」四字,《金藏》有,余无。
[2] 《金藏》作「位」,余作「地」。
[3] 「及」字,《金藏》无。
[4] 灵泰《抄》释文、《金藏》、金陵作「总即」,余作「即总」。
[5] 《金藏》作「为」,余作「由」。
[6] 见《对法》卷十二。
[7] 见《庄严经论》卷七〈教授品〉第十五初。
[8] 「能所、取故」,原作「自性」。
[9] 《对法》卷十一原文:
云何菩萨依瑜伽地﹝藏文作「rnal byor gyi sa/」﹞方便修学证无所得﹝藏文作「mi dmigs pa la reg ?e na/」﹞?谓诸菩萨已善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已过第一无数大劫﹝藏文作「bskal pa gravs med pa tshar phyin nas/」﹞。已闻随顺通达真如、契经等法,如理作意﹝如理作意──任也﹞。发三摩地﹝发三摩地──镜也﹞依止定心,思惟定中所知影像﹝藏文作「bsam gtan du byed do/」﹞,观此影像不异定心。依此影像,舍外境想﹝藏文作「gzugs brban de la yul gyi du wes bzlog ste/」﹞,唯定观察自想影像﹝藏文作「dei rnam pa rav gi du wes tsam du dzin to/」﹞。尔时菩萨了知诸法唯自心故,内住其心﹝藏文作「dei tshe rav gi sems tsam gnas pai phyir/ sems nav du gnas par gyur nas/」﹞,知一切种所取境界皆无所有﹝藏文作「gzuv ba rnam pa thams cad med par rab tu wes so/」﹞;所取无故,一切能取亦非真实;故决了知能取非有﹝藏文作「dei og tu zuv ba med par dzin pa yav yovs su ma grub bo ?es de yav med par rab tu rtogs so/」﹞。
次复于内,舍离所得二种自性,证无所得,依此道理,佛薄伽梵妙善宣说: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想既灭除,审观唯自想。知所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依」者,谓转依,舍离一切粗重,得清净转依故。
[10] 即持、任、镜、明。
[11] 谓「依」。
[12] 《庄严经论》卷七云︰
「行尽一僧祇,长信令增上」者,若诸菩萨行,行尽一阿僧祇劫,尔时长养于信,方至上品。
问︰独信增耶?答︰众善随信集,亦具如海满,谓于信增时,一切众善随信聚集,亦得具足,如大海水,湛然圆满。
[13] 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二〈佛母品〉第五云:
八百里石,方广亦然。以净居天衣重三铢,即净居天千宝光明镜为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故名一大僧祇劫。
[14] 「第」字,《金藏》有,余无。
[15] 《对法》卷八原文作:
方便﹝加行﹞道者,谓所有资粮皆是方便﹝加行﹞。或有方便﹝加行﹞,非资粮,谓已积集资粮道者,所有顺决择分善根,谓:暖法﹝藏文作「dro bar gyur pa dav/」﹞、顶法﹝藏文作「rtse mo dav/」﹞、顺谛忍法﹝藏文作「bden pai rjes su mthun pai bzod pa dav/」﹞、世第一法﹝藏文作「jig rten pai chos kyi mchog rnams so/」﹞。
[16] 《金藏》作「方」,余作「万」。
[17] 「中」字,《金藏》无。
[18] 指《对法》。
[19] 「门」字,《金藏》有,余无。
[20] 即不齐解。
[21] 「名」字下,《金藏》有「文」字。恐为「义」字之误。
[22] 「推求」,藏文作「kun du tshol ba/」。
[23] 「观察」,藏文作「yovs su rtogs ?es bya bai tha tshig go/」。
[24] 《摄论?无性释》卷六原文:
于加行时,推求行见,假有实无,方便因相,说名寻思﹝藏文作「sbyor bai dus na ni yovs su tshol ba ste/ ves rtog pai rnam pai lta ba dmigs pa med pai rnam par jug pai yovs su rtog pao/」﹞;了知假有实无,所得决定智行方便果相,名如实智﹝藏文作「dmigs pa med par ves pai ye wes ni bras bui rav b?in te/ yav dag pa ji lta ba b?in du yovs su wes pao/」﹞。
[25] 原作「相通二种」。
[26] 「是真」,原作「漏尽」。
[27] 「义」字下,《金藏》衍「正智漏尽相义」六字。
[28] 「正智漏尽,对治义故,名无漏」,藏文作「zag pa zad par bya bai
phyir gben poi don gyis zag pa med pa yin no/」。
[29] 见《摄论》卷二,及两《释》卷六。原论作:
由四寻思及由四种如实遍智,于此似文、似义意言,便能悟入唯有识性。
《摄论?无性释》云︰
应知此中四种方便,说名寻思;四种果智,说名四种如实遍智。谓推求名唯是假立,实不可得,说名寻思;若即于此果智生时,决定了知假有实无,名如实智。如是于事自性、差别,假有实无,推求、决定,说亦应尔。
[30] 「四」字,《金藏》无。
[31] 「如」字,《金藏》有,余无。
[32] 《摄论》原文为:
应知由四寻思,于下品无义忍中,有明得三摩地,是暖顺决择分依止﹝藏文作「yovs su tshol ba b?i po de dag gis don med par bzod pa chuv vui tshe snav ba thob pai tiv ve dzin te/ ves par byed pai cha dav mthun pa dro bar gyur pai gnas yin no/」﹞。于上品无义忍中,有明增三摩地,是顶顺决择分依止﹝藏文作「bzod pa chen poi tshe snav ba ma chad pai tiv ve dzin te/ rtse moi gnas so/」﹞。复由四种如实遍智已入唯识﹝性﹞,于无义中已得决定﹝藏文作「yav dag pa ji lta ba b?in du wes pa b?i po dag las rnam par rig pa tsam bid du ?ugs pa dav/ don med pa la ves pa ni/」﹞,有入真义一分三摩地,是谛顺忍依止﹝藏文作「de kho nai don gyi phyogs gcig la ?ugs pai rjes su sov bai tiv ve dzin te/ bden pai rjes su mthun pai bzod pai gnas so/」﹞。从此无间,伏唯识想,有无间三摩地,是第一法依止﹝藏文作「gav gi og tu rnam par rig pa tsam gyi du wes jig pa de ni de ma thag pai tiv ve dzin te/ jig rten pai chos kyi mchog gi gnas su bltao/」﹞应知如是诸三摩地是现观边﹝藏文作「mvon par rtog pa dav be ba pa yin par blta bar byao/」﹞。
[33] 「住」字,《金藏》误作「位」。
[34] 《瑜伽》卷四十八原作:
于无生法,证得菩萨第一最胜极清净忍﹝藏文作「di la gnas pa ni mi skye bai chos la byav chub sems dpai bzod pa mchog win tu rnam par dag pa thob par gyur ro/」﹞。
[35] 「一切邪分别执皆悉远离」,藏文作「log par rtog pa la mvon par ?en
pa thams cad bsal ba na/」。
[36] 「于现法中,随顺一切杂染无生观」,藏文作「tshe di la yav chos thams
cad kyi kun nas bon movs pa thams cad mi skye ba dav mthun par mthov
la/」。
[37] 中略《瑜伽》卷四十八一段文:
彼先时一切所有邪分别──执因所生法,于当来世,一切无余永不复生﹝藏文作「tshe phyi ma la svon gyi log par rnam par rtog pa la mvon par ?en pai rgyu las yav dag par skyes pai chos de dag bid ma lus par thams cad kyi thams cad du mi skye bar mthov vo/」﹞。此四寻思、四如实智,广说如前﹝卷三十六〈真实义品〉﹞。
[38] 「别抄」卷五初云︰
今此﹝加行﹞位唯是有漏,但约地前依教决定,名如实智。未能真证,故唯有漏。地上真证,即是无漏也。
又云︰
有漏,如实唯在地前;若无漏者,即在地上。然七地以来犹未清净,有加行故,要依寻思,方起如实智。八地以上离加行故,第六识中常无漏故,二取不起,不依寻思而起实智故。
[39] 「别抄」云「且就胜说」。
[40] 「别抄」云「余处通有漏者,胜劣合说也」。
[41] 智周《演秘》云︰
非四寻思与不定﹝心所﹞中寻相应故,而得「寻」名。若寻相应,方名「寻思」,寻思不应在四禅!第四禅中,无不定中寻法体故。
[42] 《瑜伽》卷三十六原文:
愚夫于此四如实智,有所缺故,不现前故﹝藏文作「de med civ mi gnas na/」﹞,便有八种邪分别转,能生三事。能起有情世间及器世间,谓由如是邪分别故,起诸杂染;起杂染故,流转生死;于生死中常流转故,恒有无量随逐生死、种种生老病死等苦,流转不息。
[43] 如彼论续云︰
菩萨依此四如实智,能正了知八种分别。于现法中,正了知故,令当来世戏论所摄、所依、缘事,不复生起;不生起故,于当来世,从彼依、缘所起分别,亦不复生﹝藏文作「de ma skyes wiv ma byuv bas de la dmigs pai rnam par rtog pa yav phyi ma la byuv bar mi gyur ro/」﹞。如是分别,及依、缘事二俱灭故,当知一切戏论皆灭。菩萨如是戏论灭故,能证大乘大般涅槃。于现法中,胜真实义所行处智,极清净故﹝藏文作「tshe di bid la de kho nai don gyi mchog spyod yul pai ye wes de rnam par dag pas/」﹞,普能获得一切自在。
[44] 即《显扬》卷六〈摄净义品〉第二之二,解「四寻思、四如实智」,
及卷十六〈成无性品〉解「八种分别能生三事」。
[45] 即资粮位。
[46] 「句」字,《金藏》无。
[47] 《摄论?无性释》卷六云︰
依先﹝所﹞说能悟入具﹝似法、似义有见意言﹞,发起如实所作方便,于加行时,推求行见假有实无方便因相,说名寻思﹝藏文作「sbyor bai dus na ni yovs su tshol ba ste/ ves par rtog pai rnam pai lta ba dmigs med pai rnam jug pai yovs su rtog pao/」﹞。了知假有实无,所得决定行智方便果相,名如实智﹝藏文作「dmigs pa med par ves pai ye wes ni bras bui rav b?in te/ yav dag pa ji lta ba b?in du yovs su wes pao/」﹞。此中名者,谓色、受等,亦摄名因、名果句等。寻思此名,唯意言性。
[48] 「谓」字,《金藏》有,余无。
[49] 《对法》卷十一原文作:
名寻思者,谓推求诸法名身、句身、文身自相,皆不成实﹝藏文作「miv kun du tshol ba gav/ gav gis miv gi tshogs dav tshig gi tshogs dav
gsal byed kyi tshogs rnams kyi rav gi mtshan bid yovs su grub pa med par rtogs pao/」﹞。
[50] 《显扬》卷六〈摄净义品〉第二云︰
名寻思者,谓菩萨于名,唯见名。
[51] 即义寻思。
[52] 推求此蕴、界、处性,唯假非实。
[53] 《瑜伽》卷三十六、《显扬》卷六云︰
事寻思者,谓诸菩萨于事唯见事。
《对法》卷十一云︰
事寻思﹝藏文作「dvos po kun du tshol ba/」﹞者,谓推求诸法蕴、界、处相,皆不成实。由诸蕴等如名等所宣说事,皆不成实,是故观彼相不成实。推求者,是观察义﹝藏文作「ji ltar miv gi tshogs la sogs pas brjod pa de b?in du phuv po la sogs pai mtshan bid yovs su grub pa med par rtog pa ste/ yovs su rtog ?es bya bai tshig go/」﹞。
《摄论?无性释》卷六云:
如有种类、种类相应、差别可得﹝藏文作「rigs gav rigs can gyi brel ba tha dad na/」﹞,如是,所诠、能诠相应,不应理故。
[54] 本论卷八末云︰
二相属相,唯初性摄。妄执义、名,定相属故。
[55] 见《对法》卷十一、《摄论》卷二。
[56] 如《对法》卷十一云︰
如理作意、发三摩地,依止定心,思惟定中所知影像,观此影像不异定心,依此影像,舍外境想,唯定观察自想影像。
[57] 此段即《摄论?无性释》解「推求依此文名之义,亦唯意言」云:
寻思依名所表外事,唯意言性﹝藏文作「miv gi dvos po brjod par bya bai don gav yin pa miv la brten pai brjod par bya ba de la yav yid kyi brjod pa tsam du zad par rtog par byed te/」﹞。思惟此义似外相转,实唯在内﹝藏文作「phyi rol gyi rnam par dzin pa las zlog civ/ nav gi yan lag tu be bar rtog par byed do/」﹞。
[58] 此前无性说「名寻思」亦云︰
寻思此名,唯意言性﹝藏文作「miv de yovs su tshol ba ni yid kyi brjod pa tsam bid du rtog pa ste/」﹞,唯假非实,不离意言,名名寻思﹝藏文作「yid kyi brjod pa las gud na med pas btags par yod pai phyir ro/」﹞。
[59] 「事」,即指依他内法,而「义」即遍计为外,妄执为所诠、所对、
所偶、所了、所取、所依之外境。
[60] 《摄论?无性释》云︰
「推求名义自性差别,唯是假立」者,寻思名、义二种自性,唯假立相。谓色、受等名、义自性,实无所有,假立自性﹝藏文作「gzugs la sogs pa ?es bya bai tshig de yav/ yav na ni vo bo bid du btags pai rav b?in du gyur te/ lus dav tshor ba ?es bya ba la sogs pa ste/」﹞。譬如假补特伽罗﹝藏文作「gav zag btags pa ltar med b?in du yav vo bo bid du dogs pai phyir ro/」﹞。
《瑜伽》卷三十六、《显扬》卷四云︰
自性假立寻思者,谓诸菩萨,于自性假立,唯见自性假立,是名自性假立寻思。
《对法》卷六云︰
自体假立寻思者,谓于诸法能诠、所诠相应中,推求自体唯是假立言说因性﹝藏文云「vo bo bid du dogs pa kun du tshol ba gav/ gav brjod pa dav brjod par bya bai brel ba la vo bo bid du dogs pa tsam gyi tha sbad kyi rgyu bid du rtog pao/」﹞。
「能诠、所诠相应」者,谓此二种互为领解因性﹝藏文作「phan tshun rtogs pai rgyu bid do/」﹞。所以者何?善名言者但闻能诠,由忆念门,便于所诠得生领解﹝藏文作「di ltar tha sbad la byav ba ni brjod pa tsam thob par dei brjod par bya ba la dran pai sgo nas rtogs pa byuv vo/」﹞,或但得所诠,由忆念门,便于能诠得生领解﹝藏文作「brjod par bya ba dmigs na yav dei brjod pa la rtogs pa byuv ba ste/」﹞。于如是种类共相应中﹝藏文作「rnam pa de lta bur brel bar grags pa la/」﹞,眼等自相,唯是假立﹝藏文作「mig la sogs pai rav gi mtshan bid du btags pa tsam du de brjod la/」﹞,但于肉团等名言因中,起此名言故。若如是观察,是名自体假立寻思﹝藏文作「wai dum bu la sogs pa tha sbad kyi rgyur gyur pa gav kun du rtog pa de ni vo bo bid du dogs pa kun du tshol ba ?es brjod do/」﹞。
「能诠所诠相应」,《瑜伽》卷三十六、《显扬》卷六则说︰
此诸菩萨于彼名、事,或离相观,或合相观。依止名事,合相观故,通达二种︰自性假立、差别假立﹝藏文作「des miv dav dvos poi mtshan bid tha dad pa dav brel bar yav mthov la/ miv dav dvos po brel ba la brten par las vo bo bid dav bye brag tu btags pa yav khov du chud do/」﹞。
[61] 《摄论?无性释》卷六云︰
寻思名、义二种差别亦假立相。谓无常等名、义差别,唯假立故﹝藏文作「mi rtag pa dav sdug bsval ba ?es bya ba la sogs pa ste/ med b?in du khyad par dogs pai phyir ro/」﹞。
[62] 《摄论?无性释》卷六原文作:
「若名、若义、自性、差别皆是假立」者,证知四种虚妄显现,依他起摄。「自性、差别义相无故,同不可得」者,了达四种遍计执,义皆不可得。
[63] 即《瑜伽》卷三十六〈初持瑜伽处?真实义品〉第四。并《显扬》
卷六〈摄净义品〉第二。
[64] 即依止名、事合相。
[65] 原无「二种」二字。
[66] 「既」字,《金藏》作「即」。
[67] 是自体分故。
[68] 《瑜伽》卷三十六云︰
谓诸菩萨,于名寻思唯有名已,即于此名如实了知︰谓如是名为如是义,于事假立﹝藏文作「di ltar miv di ni di lta bui don du dvos po la rnam par jog ste/」﹞。为令世间起想、起见、起言说故﹝藏文作「di ltar du wes kyi don dav/ lta bai don dav/ be bar dogs pai don duo/」﹞。若于一切色等想事﹝藏文作「gzugs la sogs par miv du btags pai dvos po la/」﹞,不假建立色等名者﹝藏文作「gzugs ?es bya bai miv rnam par mi jog na ni/」﹞,无有能于色等想事,起色等想﹝藏文作「sus kyav dvos po de la gzugs ?es bya bar de ltar wes par mi gyur ro/﹞;若无有想,则无有能起增益执﹝藏文作「mi wes na ni sgro dogs wiv mvon par ?en par mi gyur ro/」﹞;若无有执,则无言说﹝即无性所谓「意言性」,藏文作「mvon par ?en pa med na brjod par mi gyur te/」﹞;若能如是如实了知,是名名寻思所引如实智。
谓诸菩萨,于事寻思唯有事已,观见一切色等想事性离言说,不可言说﹝藏文作「gzugs la sogs pa de ni miv btags pai dvos po de thams cad dav ma dres wiv brjod du med par mthov ste/」﹞。若能如是如实了知,是名事寻思所引如实智。
谓诸菩萨,于自性假立寻思唯有自性假立已,了知色等想事中,所有自性假立已﹝藏文作「gzugs la sogs par miv btags pai dvos po la vo bo bid du btags pa la btags pa tsam du yovs su btsal nas/」﹞,如实通达,了知色等想事中,所有自性假立,非彼事自性﹝遍计所执自性本无所有﹞,而似彼事自性显现﹝藏文作「vo bo bid du btags pa des dei vo bo bid ma yin pai dvos po la dei vo bo bid du snav bar yav dag pa ji lta ba b?in du khov du chud civ rab tu wes te/」﹞,又能了知彼事自性犹如变化、影像、响应、光影、水月、焰水、梦、幻,相似显现,而非彼体﹝藏文作「des dei vo bo bid du sprul ba dav/ gzugs brban dav/ brag ca dav/ mig yor dav/ chu zla dav/ rmi lam dav/ sgyu ma lta bur mthov ste/ der snav ba ni/」﹞。若能如是如实了知最甚深义所行境界﹝藏文作「win tu zab bai don spyod yul du gyur pa vo bo bid du btags pa tshol bar gyur pa yav dag pa ji lta ba b?in du yovs su wes pa gsum pao/」﹞,是名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谓诸菩萨于差别假立寻思唯有差别假立已﹝藏文作「bye brag tu btags pa la btags pa tsam du btsal nas/」﹞,如实通达、了知色等想事中,差别假立不二之义,谓彼诸事非有性、非无性﹝藏文作「gzugs la sogs par miv btags pai dvos po de la bye brag tu btags pa rnams la gbis su med pai don du mthov la/ dvos po de yav yod pa yav ma yin/ med pa yav ma yin te/」﹞──可言说性不成实故,非有性﹝藏文作「brjod pai bdag bid kyis yovs su grub pa ma yin pai phyir/ yod pa ma yin la/」﹞;离言说性实成立故,非无性﹝藏文作「brjod du med pai bdag bid du rnam par gnas pai phyir/ med pa yav ma yin no/」﹞。如是由胜义谛故,非有色。于中无有诸色法故﹝藏文作「de b?in du don dam pai bden pas ni gzugs can ma yin la/」﹞;由世俗谛故,非无色,于中说有诸色法故﹝藏文作「kun rdzob kyi bden pas ni de la gzugs su be bar dogs pas gzugs can ma yin pa yav ma yin no/」﹞。如有性、无性﹝藏文作「dvos po yod pa dav dvos po med pa dav/」﹞,有色、无色,如是有见、无见等差别假立门﹝藏文作「ji lta b?in du bstan du yod pa dav bstan du med pa la sogs par bye brag tu btags pai rnam gravs thams cad la/」﹞,由如是道理,一切皆应了知。若能如是如实了知差别假立不二之义,是名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
[69] 「能取无」三字,灵泰《抄》释文、《金藏》有,余无。
[70] 如《瑜伽》卷四十八云:
此如实智始从胜解行地,乃至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未极清净,今此住中,已极清净,是故说言于无生法证得菩萨第一最胜极清净忍。是诸得此忍故,得甚深住。
[71] 「寻求」,藏文为「kun tu tshol ba/」或「yovs su tshol ba/」。
[72] 「思察」,藏文为「be bar rtog pa/」或「yovs su rtog pa/」。
[73] 如《摄论》、《瑜伽》、《显扬》、《对法》。
[74] 如《对法》、《摄论?无性释》。
[75] 《显扬》亦然。
[76] 意即互为客、不相应。
[77] 「等」,取《对法》。
[78] 《瑜伽》、《显扬》「离合相观」,亦准此中释。
[79] 即无漏慧前。
[80] 「下、上」,《金藏》作「上、下」。
[81] 见《摄论》卷二、两《释》卷六,如云:
复由四种如实遍智已入唯识,于无义中已得决定﹝藏文作「rnam par rig pa tsam bid du ?ugs pa dav/ don med pa ves pa ni/」﹞,有入真义一分三摩地,是谛顺忍依止﹝藏文作「de kho nai don gyi phyogs gcig la ?ugs pai rjes su sov bai tiv ve dzin te/ bden pai rjes su mthun pai bzod pai gnas so/」﹞。
[82] 《对法》卷八原文作:
顺谛忍法者﹝藏文作「bden pai rjes su mthun pai bzod pa/」﹞,谓各别内证,于诸谛中一分已入、随顺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藏文作「so so rav gis bden pa rnams kyi phyogs gcig na ?ugs pa dav rjes su sov bai tiv ve dzin dav/ wes rab mtshuvs par ldan pa dav bcas pao/」﹞。
彼论解云:
一分已入者,于无所取,一向忍解故﹝藏文作「gcig tu gzuv ba med par bzod pai phyir ro/」﹞。一分随顺者﹝藏文作「phyogs gcig gi rjes su sov ba/」﹞,于无能取,随顺通达所依处故﹝藏文作「dzin pa med par rtogs pai rjes su mthun par gnas pai phyir ro/」﹞。
[83] 「彼」,谓《对法》,即《对法》。
[84] 「中」字,《金藏》作「印」。
[85] 即《对法》。
[86] 「别抄」卷五云︰
然非彼二论总相不分三品,但总言「一分」此分三品,故差别也。
[87] 「乐忍」二字,《金藏》有,余无。
[88] 「别抄」卷五初云︰
问︰二取之「取」,为唯染心,亦通三性?若染心者,善心缘第八等、应不作因能生真异熟!非二取故。若通三性者,二取必与无明相应。《大论》﹝卷五十八及五十九说无明有二︰一者、不善,二者、无记﹞不说无明通善性。解云︰若执着故,名为二取,唯约染心﹝前论文云「此『二取』言,显二取取。执取能取、所取性故」﹞。
[89] 第三位,即上品忍。
[90] 「合」字,《金藏》有,余无。
[91] 「空」字,《金藏》无。
[92] 或下忍亦顺忍顶位所取无,彼亦应名顺忍。
[93] 「讫」字下,《金藏》有「论下释颂文」五字。
[94] 本无「少物可得」。
[95] 见《摄论》卷二、两《释》卷六。
[96] 如《分别瑜伽论》说。
[97] 藏文《庄严现观颂》即标为学习般若波罗蜜多之教授,其中有一
颂与此二颂义同,贤师子释文亦遵循世亲意旨解全颂文。盖慈氏指点《般若经》之归趣也。
[98] 无着在《集论》中亦引此二颂,则谓依能取、所取无所得智「道
理」,佛薄伽梵妙善宣说。安慧《唯识三十论》卷二亦说二颂,意亦大同。《大智度论》卷八中,亦有颂云︰
诸法如芭蕉,一切从心生;若知法无实,是心亦复空。
[99] 谓真谛所译。
[100] 《分别观论》,隋译作《观行差别论》。
灵泰于《疏抄》卷五十八,说《瑜伽庄严论》,为弥勒菩萨所造。
[101] 「位」字,《金藏》有,余无。
[102] 《摄论?世亲释》云︰
谓观似法、似义,影像唯是其心。谁能观?谓菩萨;在何位?于定位。
《摄论?无性释》云︰
如经言: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
[103] 《金藏》作「想」,余误作「相」,下一同。
[104] 《摄论?世亲释》云︰
如摄自心住于无义,即是令心住于内心。
[105] 《摄论?世亲释》云︰
由所取义既是非有,故能取心、能取之性亦不得成。
《摄论?无性释》云︰
谓先已了所取是无,如所取性既无所有,所取性上能取之性亦不得成。
贤师子释云︰
由如是故,彼等由以能取自性空寂为自性故,颠倒显现故,当知非如其境而为彼诸自性。
[106] 《摄论?无性释》云︰
谓从此后,证无二性所得真如﹝藏文作「de gbi gai vo bo bid dmigs pa dav bral bai de b?in bid khov du chud de rtogs pao/」﹞。
《摄论?世亲释》云︰
由此真如无所得故,名无所得。
[107] 如《瑜伽》卷五十一云︰
彼﹝染污末那﹞未灭时,相了别缚不得解脱。末那灭已,相缚解脱。言谓「相缚」者,谓于境相不能了达如幻事等,由斯,见分、相分所拘,不得自在,故名相缚。
[108] 「善」字,《金藏》无。
[109] 灵泰不解《疏》文虚拟或出之意弹《疏》。
[110] 染污心相分为缚更多。
[111] 即问:自证缘见分,见分缚自证分耶?
[112] 灵泰《抄》云︰
谓一切有漏法善等三性,皆名相缚,缚能缘之心。即第八识缘烦恼种子等,亦名相缚也。唯除无漏心,不是缚也。
[113] 见《密严经》卷中末。
[114] 具意:不名相分只为相故。
[115] 「八」字,《金藏》无。
[116] 《瑜伽》卷五十八原文作:
略有二种粗重:一、漏粗重,二、有漏粗重。漏粗重者,阿罗汉等修道所断烦恼断时,皆悉永离。此谓有随眠者有识身中不安隐性、无堪能性。有漏粗重者,随眠断时﹝藏文作「bag la bal spavs kyav/」﹞,从漏所生、漏所熏发,本所得性,不安隐性,苦依附性,与彼相似,无堪能性皆得微薄﹝藏文作「svon zag pas bskyed civ zag pas yovs su bsgom pa ste/ de dav dra bai las su mi ruv bai tshul gyis rav b?in gyis van par gnas pa dav van par ?ugs pa ches srab pa ches chuv ba gav yin pao/」﹞。
[117] 「余」字,《述记》作「习」,今改。
[118] 见《文殊师利问经》卷七,如云︰
有余故名起者,譬如香气。所言气者,有二十四种︰身、口、意余,此谓业气;断见、常见,此谓见处气;着依钵等,此谓染气;十种色意,此谓色染气;无色界,此谓有味气;不清净智、有障碍智、不遍知智,此谓无明气;若身、口、意种种觉,此谓行气;忆一切色有苦、乐、不苦不乐想,如是分别,此谓识处气;坚、湿、热、转动,一切悉有,此谓名色气;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此谓六入气;冷、热、坚、湿、饥、渴、暖、滑,此谓触气;苦、乐、不苦不乐受,此谓受气;姓、名、国、土、欲界、色界、无色界、苦、恼、饥、渴等,于彼不知足,此谓爱气;欲取、见取、戒取,此谓取气;欲有、色有、无色有,此谓有气;于后苦地必当生,此谓生气;诸根衰坏,此谓老气;种种疾患,此谓病气;涅槃想、死想,此谓死气;身体枯燥,此谓忧气;号叫啼泣,此谓悲气;体烦热故,此谓苦气;过苦故,此谓恼气;身心困弊,此谓疲极气;有怖畏、无所归,此谓依气。文殊师利!诸佛世尊无归依气,是归依处。何以故?唯有如来为众生所依。一切众生非归依处。世尊非有相、无思量、无积因。声闻闻法,佛不闻法。何以故?无所不知故。
[119] 「有」字,《述记》作「习」,今改。
[120] 「八」字,《金藏》无。
[121] 「烦恼习气」,藏文作「bon movs pai bag chags ?es bya ste/」。
[122] 「二乘」,原作「阿罗汉、独觉」。
[123] 《瑜伽》卷二原文作:
又于诸自体中所有种子,若烦恼品所摄,名为粗重,亦名随眠。若异熟品所摄,及余无记品所摄,唯名粗重,不名随眠。若信等善法所摄种子,不名粗重,亦非随眠。何以故?由此法生时,所依自体唯有堪能,非不堪能。是故一切所依自体,粗重所随故,粗重所生故,粗重自性故。诸佛如来安立为苦,所谓由行苦故。
[124] 如《对法》卷十云︰
如是二十四种粗重,略摄一切粗重。一切遍行戏论粗重者,谓执眼等诸法习气,无始时来,依附阿赖耶识相续不断,即此名为戏论习气,从此习气,眼等诸法及名言执,数数生起﹝藏文作「de la mig la sogs pai chos miv la mvon par ?en pa dav bcas pa rnam pa yav dav yav byuv bai phyir/ gav de ni spros pai bag chags ?es rtogs so/」﹞。领受粗重者,谓有漏诸受习气﹝藏文作「tshor bai gnas van lan ni zag pa dav bcas pai tshor ba rnams kyi bag chags so/」﹞。烦恼粗重者,谓烦恼随眠。业粗重者,谓有漏业习气﹝藏文作「zag pa dav bcas pai las kyi bag chags so/」﹞。异熟粗重者,谓异熟无堪能性﹝藏文作「rnam par smin pai las su mi ruv ba bid do/」﹞。烦恼障粗重者,谓猛利长时烦恼性﹝藏文作「bon movs pa mi zad civ rgyun riv bao/」﹞。业障粗重者,谓能障道无间等业障性﹝藏文作「las kyi sgrib pai gnas van len ni lam gyi bar chad byed pa mtshams med pa la sogs pai las kyi sgrib pa bid do/」﹞。异熟障粗重者,谓谛现观相违那落迦等自体得﹝藏文作「rnam par smin pai sgrib pai gnas van len ni bden pa mvon par rtogs pa dav mi mthun pa sems can dmyal ba la sogs pai lus thob pao/」﹞。盖粗重者,谓能障碍善品、方便盛贪欲等性﹝藏文作「sgrib pai gnas van len ni dge bai phyogs la sbyor bai bar chad byed pa dod pa la dun pa la sogs pas zil gyis gnon pa bid do/」﹞。寻思粗重者,谓能障碍欣乐出家欲寻思等性﹝藏文作「rtog pai gnas van len ni rab tu byuv bai bgegs byed par rnam par rtog pa la sogs pas zil gyis gnon pa bid do/」﹞。饮食粗重者,谓极多、少食,于方便行无堪任性﹝藏文作「zas kyi gnas van len ni zas ka cuv nuv ba dav mav du zos par sbyor bai os su ma gyur pa bid do/」﹞。交会粗重者,谓两两形交,身心疲损性﹝藏文作「khrig pai gnas van len ni gbis kyis gbis phrad pa las gyur pai lus dav sems la gnod pa bid do/」﹞。梦粗重者,谓睡眠所发身惛劣性﹝藏文作「rmi lam gyi gnas van len ni gbid las gyur pai lus bem po bid do/」﹞。病粗重者,谓诸界互违,所发不安隐性﹝藏文作「nad kyi gnas van len ni khams ma sboms pa las gyur pai bams rab tu mi bde ba bid do/」﹞。老粗重者,谓大种衰变所起不随转性﹝藏文作「rga bai gnas van len ni byuv ba gyur pai dbav med pa bid do/」﹞。死粗重者,谓临命终时诸根乱性﹝藏文作「chi bai gnas van len ni chi ba naav dbav po thams cad khrug pa bid do/」﹞。劳倦粗重者,谓远行等所作支体顿弊性﹝藏文作「yovs su val bai gnas van len ni ba cav gro ba la sogs pas lus dub pao/」﹞。坚固粗重者,谓无涅槃法者,如其所应所有戏论﹝藏文作「言说」﹞粗重等性﹝藏文作「gnas van len brtan pa ni mvon par brjod pai gnas van len la sogs pa di dav/ ji ltar mthun mthun du sbyar te/ yovs su mya van las mi da bai chos can no/」﹞。粗中细粗重者,谓欲、色、无色所有粗重,如其次第﹝藏文作「g?an gnas van len chen po dav/ briv dav/ chuv vui go rims b?in du dod pa dav/ gzugs dav/ gzugs med pa na spyod pa rnams rig par byao/」﹞。烦恼障粗重者,谓声闻独觉菩提所治。定障粗重者,谓九次第定所发功德所治﹝藏文作「sboms par jug pai sgrib pai gnas van len ni mthar gyis gnas pai sboms par jug pa dgu mvon par bsgrub pai mi mthun pai phyogs so/」﹞。所知障粗重者,谓一切智性所治﹝藏文作「thams cad mkhyen pa bid kyi mi mthun pai phyogs so/」﹞。如是随其所应,一切粗重永已息﹝藏文作「rgyun bcad pa/」﹞故,名究竟道﹝藏文作「mthar phyin pai lam ste/」﹞。
[125] 《略纂》卷三十二解《瑜伽》卷五十八文云︰
论云「略有二种粗重:一、漏粗重,二、有漏粗重」等者,如前本地第二云︰「﹝若信等﹞善法﹝所摄种子﹞,不名粗重,亦非随眠。」如何此中言「有漏粗重」,及《对法》﹝卷十﹞二十四种粗重业粗重﹝者谓有漏习气﹞等?
大义曰︰一、性粗重:即烦恼种等,此﹝五十八﹞中言「漏粗重」者是。二、心不调柔名粗重:即一切有漏善法等,此中言「有漏粗重」者是。前第二卷约性粗重,论云﹝信等﹞善法等故非。此中约不调柔﹝即硬涩﹞粗重,有漏善法亦尔。不相违也。论谓若有烦恼者身中善无记等法为漏和杂、不调柔,故名习气。﹝阿﹞罗汉有此善等在,虽得微薄,法体仍存。诸漏永断,名「断习气」。此漏粗重气分在身,与善法中和杂不一异,如毒在身中有气分;此不一异随眠断时,此「得微薄」。佛圆镜智生,故言「永断习气」。
[126] 「相粗重」三字,原作「此」。
[127] 「若」字,原作「是故」二字。
[128] 「见」字,《金藏》误作「具」。
《显扬》卷十六〈成无性品〉原文作:
由此二缚,执二自性。谓执依他起自性,及遍计所执自性。是故解脱二种缚已,于二自性正无所得,及无所见。
[129] 「缚」字,《金藏》无。
[130] 「缚」字,原无。
[131] 「缚」字,原无。
[132] 「别抄」作「实」,《述记》作「时」,今改。
[133] 「别抄」、《金藏》、作「彼」,余作「此」。
[134] 即「未遣相缚,于粗重缚,亦未能断。」
[135] 应说相缚及粗重缚。
[136] 「八」字,《金藏》无。
[137] 此为《显扬》卷十九〈摄胜决择品〉第十一之三末,「为对治二增
上慢、爱味所依定及四颠倒修念住」大意。
[138] 《显扬》卷十九原文云︰
为欲对治增上慢故,为欲对治所依定故,及为对治四颠倒故,修习念住。为对治增上慢者,如经说︰唯应于此身、受、心、法,若住忆念,乃至唯有智,或唯有见,或唯系念。此增上慢有二种︰谓于未断身等粗重障起,及于未圆满止观俱品治起。为对治爱味所依定者,如经说「无所依止」故。为对治颠倒故者,如经说︰于诸世间无少执取。由颠倒断故,更不复执少五取蕴为常、为乐、为我、为净。
《密严经》卷中〈自作境界品〉第四云︰
世间皆无相,相为所系缚﹝藏文作「mtshan ma bcivs pai vo bo can/」﹞,无相为吉祥﹝藏文作「mtshan ma med pa rtag tu bde/」﹞。相乃心境界,心境界非真。真为慧境界﹝藏文作「bden pa blo gros spyod yul te/」﹞,远离于众相、慈悲﹝藏文作「智慧」。地婆河罗译作「非心」﹞之所行﹝藏文作「sems ni wes rab spyod yul te/ mtshan mar gnas pa med pao/」﹞。无相遍一切,三界皆清净﹝藏文作「kye/ mtshan ma di(疑「med」)kun yin/ gnas gsum tshavs par bsgrubs pa ste/」﹞,色声等众相、名,为三界法﹝藏文作「mtshan ma miv dav yul rnams dav/ sgra la sogs pa kun brjod pao/」﹞,一切诸根境,有情之缚因﹝藏文作「dbav po kun gyi yul rnams ni/ las can rnams kyi chiv bai rgyu/」﹞;由慧得解脱,安乐而自在。
[139] 「别抄」卷五初云︰
问︰相缚在何识?解云︰在六识。由有第七为染根故,令六识为相所拘,不自在了知如幻等。若尔,自证既不缘相,应无缚?解云︰二释︰一曰︰不缚:不缘相故。二﹝原误作「不」,今改﹞、有缚:有漏摄故。今言「相缚」者,且约见分︰理实亦﹝原作二,今改。下一同﹞通第三、四分。
有解︰相者,所缘,皆名为相,非唯相分。由此亦通三四分也。然此「缚」名,自有多义︰一、四分相系属故之为缚,此通有漏、无漏。后得智中有四分故。《, ﹝厚严﹞经》云:「所取、能取缠」等也。二、所缘相缚拘能缘见分不自在了,此唯有漏三性心中皆悉通有。于此三性有漏心中有二种缚义︰一、四分外内相属,故名缠缚。二、为所缘相拘名缠。三、若染污心中,具有二义︰如前系属、拘碍,以是染心更加粗重缚﹝即不调柔、硬涩﹞。若后得智中,但有系属一﹝原作「二」今改﹞,无余二,能了所缘如幻等故,非染心故,如其次第,无相及粗重缚也。又解︰有漏三性心中,皆有粗重缚。有漏故。
[140] 解论文「二粗现行虽有伏者,而于细者及二随眠,止观力微,未
能伏灭」云︰
不如四善根能伏二细分别现种,其俱生现、种,皆少亦伏。
[141] 「断」字,《金藏》有,余无。
[142] 见《胜鬘经》卷一〈如来藏章〉第七,原文为:
何等为说二圣谛义?谓说作圣谛、说无作圣谛义。说作圣谛义者,是说有量四圣谛义﹝藏文作「de la phags pai bden pai don bwad par bgyi ba mchis pa ni phags pai bden pa b?i bstan pa dav btags pa tshad mchis pa lags so/」﹞。何以故?非因他能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切灭、修一切道﹝该经《述记》卷四云「二乘要由他说,名曰因他始能立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菩萨非由他能作四谛断也」﹞。是故世尊!有为生死、无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为及无为﹝两「为」字藏文均作「余」,如上「生死」。如云「khor ba la yav dus byas dav dus ma byas pa mchis so/ mya van las das pa la yav dus byas dav dus ma byas pa yav mchis no/」。该经《述记》云「结证也。如来依此,说有二死、二盘。分段生死,因缘俱有为,故名『有为生死』。变易生死,若据真理,名无为,变化即有为。若据无漏法,不为业烦恼为故,亦名无为。即变易得名『无为生死』,从助因说。因既有二,得果非一。若烦恼障尽所得真理,名为『有余』。具出一切障尽,名曰『无余』也」﹞。说无作圣谛义者,说无量圣谛义﹝藏文作「de la phags pai bden pa b?i bstan pa dav btags pa dag dpag tu ma mchis pa lags so/」。该经《述记》云「法无边际,名为无量也」﹞。何以故?以自力知一切受苦、断一切受集﹝藏文作「bdag bid bsal kyav zin pai sdug bsval thams cad yovs su btsal ba dav/ zin pai sdug bsval kun byuv ba thams cad spav ba dav」﹞、证一切受灭、修一切受灭道﹝藏文作「zin pai sdug bsval gog pa thams cad mvon sum du bgyi ba dav/ zin pai sdug bsval gog par gro bai lam bsgom par nus pai slad du ste/」﹞。如是八圣道,如来说四圣谛。如是无作圣谛义唯如来应等正觉事究竟,非阿罗汉、辟支佛事究竟﹝藏文作「rdzogs par bgyid pa ma lags so/」﹞。何以故?非下、中、上法得涅槃﹝该经《述记》云「二乘以欲界智(证涅槃)为下,色界智为中,无色名上。既起三界断智,唯能证有作四圣谛,不能得彼无作四圣谛;故知非究竟」﹞。何以故?如来应等正觉于无作四圣谛义事究竟。以一切如来应等正觉知一切未来苦,断一切烦恼上烦恼所摄受一切集﹝藏文作「bon movs pa dav be bai bon movs pa thams cad du bai sdug bsval kun byuv ba thams cad ni spavs/」﹞,灭一切意生身、除一切苦灭证﹝藏文作「yid kyi phuv po thams cad gog pai sdug bsval thams cad gog pa ni mvon sum du mdzad de/」﹞。世尊!非坏法故,名为苦灭﹝藏文作「sdug bsval gog pa ni chos chud gzon pa ma lags so/」﹞。
[143] 「者」字,《金藏》无。
[144] 谓不能引生真见与相见。
[145] 「观」字,《金藏》缺。
[146] 《述记》引文原作「毗钵舍那劣道不能入现观」。
[147] 即《显扬》卷十六〈成现观品〉第八。
[148] 「现观」二字,原作「彼」。
[149] 《瑜伽》卷六十九原文:
唯依诸静虑,及初静虑、近分未至定,能入圣谛现观,非无色定。所以者何?无色定中,奢摩他胜,毗钵舍那劣。非毗钵舍那道劣能入现观。故《显扬》十六说︰彼何所依?答︰唯依静虑,不依无色。
[150] 「四」字,《金藏》有,余无。
[151] 即六现观。
[152] 指思现观。
[153] 「可得」二字,《金藏》无。
[154] 指谛、边、戒三。
[155] 智周《演秘》云︰
谓思现观唯欲界故,不依八定,名「依非依」。余五,通依八定地有,据修道说。「又三依五」,此三初生依于见道四禅根本及一未至,名为五依。见道眷属,信亦五依;余信现观,而即不尔,故云「一分」。
[156] 即《瑜伽》卷六十九。
[157] 「文」字,《金藏》作「又」。
[158] 「前」字,原作「虽」。
[159] 泰《抄》牒文、《金藏》作「又」,余作「有」。
[160] 如《瑜伽》卷六十九云︰
复次,如熏修边际第四静虑以为依止﹝藏文作「bsam gtan b?i pai mtha yovs su bsgoms pa la brten nas/」﹞,引发无诤及愿智﹝藏文作「ji ltar bon movs pa med pa dav smon nas wes pa dagmvon par bsgrub dgos pa b?in du/」﹞。当知如来所有一切不共佛法,亦尔。余神通等,一切静虑以为依止,皆能引发。
[161] 「无」字,《金藏》有,余无。
[162] 即本论卷七末。
[163] 「三」字,《金藏》有,余无。
[164] 原作「前三无色有此根者」。
[165] 「入」字,原作「升」。
[166] 「如」字,原作「即」。
[167] 「诸」字,原作「善」。
[168] 《瑜伽》卷六十九原文:
升见道时,即先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种子,由彼熏修,皆得清净,亦名为修﹝藏文作「mthov bai lam la yav dag par ?ugs pa de sa bon rnam par dag pas kun rdzob wes pa dge ba zag pa dav bcas pa svar yovs su bsgoms pa de bid sgom par byed do/」﹞。此则名为谛现观边诸世俗智。出见道已,生起此智,证见所断诸法解脱,昔来于彼曾未解脱﹝藏文作「mvon par rtogs pai mtha la mthov bai lam las lavs pa dei mthov bas spav bar bya bai chos gav dag las svon rnam par grol bar ma gyur pa de dag las rnam par grol ba gav yin pa de yav skye bar gyur ro/」﹞。
[169] 《枢要》卷下云︰
四善根既唯色界五地,却照无色无。无漏见道故,是有漏修,如前说。
[170] 《瑜伽》卷六十九原文:
又于见道初智生时,诸余智因,由能生缘所摄受故,皆得增长﹝藏文作「de la mthov bai lam gyi wes pa dav po skyes na de las g?an pai wes pa rnams kyi skye bai rkyen yovs su zin pa dav rgyu yovs su brtas par gyur wiv/」﹞。
[171] 如《对法》卷十云︰
复次,依止修道分别修义︰谓依初静虑现修道时,亦修欲界系所有善根,于彼得自在故﹝藏文作「de dag la dbav byor ba thob pai phyir ro/」﹞。如依初静虑地修欲界善根,如是依一切上地现修道时,皆能修习下地所有善根,于彼得自在故。当知此中所说义者,谓依止上地现前修习道时,下界下地所有善根虽不现前,亦皆修习。何以故?于彼得自在故。自在者,谓转增胜现行自在故﹝藏文作「dbav thob pa ni mchog tu mvon du gyur pa la dbav byed par rig par byao/」﹞。
[172] 如《瑜伽》卷六十九云︰
问︰一切类智现在前时,皆能了别色界无色界耶?答︰若有曾于色无色界所有诸法,善闻、善思、善取相者﹝藏文作「thos pa dav bsam pa dav gzuv bar gyur na ni/」﹞,即能了别﹝藏文作「rtogs par byed do/」﹞,若不尔者,不能了别。
[173] 「极」字,原无。
[174] 《瑜伽》卷六十九原文:
非生上地,或色界,或无色界,能初入圣谛现观。何以故?彼处难生厌故﹝藏文作「skye bar gyur dka ba yin pas/」﹞。若厌少者,尚不能入圣谛现观,况于彼处,一切厌心少分亦无!
[175] 「别抄」卷五作:
若上界厌心非胜,恶趣慧心非胜,不得起善根者。
[176] 「别抄」作「非约修道惑及异生世俗厌心为论也。」
[177] 即〈成现观品〉第八。
[178] 「处」字,《金藏》误作「唯」。
[179] 「入」字,原作「起」。
[180] 「别抄」解云︰
恶趣苦受极故,不得入定起现观。
[181] 灵泰《抄》云︰
「现观」者,即是见道。谓东、西、南三洲及六欲天也。此九处亦是有佛出世。
[182] 「别抄」作「无说法者令生厌心,不得入也。」
[183] 「别抄」云「先修根熟故也。」
[184] 「理」字,《金藏》作「教」。
[185] 《枢要》卷下云︰
「入见道云:唯依欲界善趣身起,余慧、厌心非殊故」者,此依所知障俱有烦恼障时对治,或唯断烦恼障入见道义,
【论文】八?八一本识中种,容作三缘,生现分别,除等无间。【疏翼】第二答外问种现缘生分别相中,第二广生分别相,即第十八颂第四句「彼彼分别生」。于中有二︰一、解「生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3
【论文】一○?一此十一障,二障所摄。【疏翼】第三解十重障中,第二重以二障摄十一障总明断位。【述记?卷五十八】自下第二、以十一障即彼二障。文势有三︰一、总明现种伏断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3
【论文】八?一一一虽有内识,而无外缘,由何有情生死相续?【疏翼】第一释违理妨难中,第二﹝第十九颂﹞释有情不续生死难。文分为二︰一、问起颂文,二、以颂作答。此即初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3
此之密人,是指依密宗修行的行人;这里所言之三昧耶,是指密宗特有的一种戒叫三昧耶戒,此戒概广义戒条及法义。那么,具体而言,什么叫做密人呢?密人者,是指密法各大宗派
学佛常识时间:2023-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