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如何发展了佛教思想?中国佛教形成了哪些独特的佛教理论?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也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巨大的精神作用。而中华文化是个整体,博大而精深,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而最终形成的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佛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中国佛教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创造,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佛教文化,同样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那么,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如何发展了佛教思想?中国佛教形成了哪些独特的佛教理论?因为正是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的佛教思想,亦即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也成为国学的重要内容。更进一步说,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文化战略的今天,如何使中国佛教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在国际交流交往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作出更大的贡献,也需要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而不是简单笼统地说佛教走出去。例如,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佛教宗派思想,了解中国禅宗文化,向外译介《六祖坛经》,这是中国佛教文化走出去;把中国学界教界对佛教思想、历史和典籍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世界,这也是中国佛教文化走出去。但如果是简单地向外译介印度佛教经典《金刚经》,那就不能说是中国佛教文化走出去。唐代以来,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地,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文化和民众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佛教宗派的许多祖师和祖庭,至今为日本、韩国等信众所向往和崇拜,这是中国佛教文化成功走出去的历史典范,对今天也颇多启示。
中国人如何发展了佛教思想?中国佛教形成了哪些独特的佛教理论?这些问题其实与学界经常讨论的佛教中国化和中国化佛教的特色等问题相关。笔者曾对中国佛教的主要特点和精神做过初步的探讨,认为外来的佛教经过不断中国化,特别是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融会般若性空论为特色的心性学说,强调人人皆有佛性、人人能成佛,这成为中国佛学的主流思想。同时,形成了重顿悟的直观思维方式、崇尚简易性、对中国固有思想文化的调和性、对佛教内部不同思想的融合性、禅的精神和修行方法深深地浸淫到中国佛教的方方面面,以及中国佛教与社会政治和伦理有密切的关系等重要特点。需要补充的是,强调自性本觉,突出悲智双运,将佛教理论的基石缘起论进一步发展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真如缘起论和法界缘起论等,这些也都是中国佛教的鲜明特点。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无疑是其核心的内容,中国佛教在信仰方面也形成了不少自己的特色。例如融会中印思想而形成的天堂地狱、三世轮回的善恶报应论,成为中国佛教的基本信仰;受神灵崇拜的传统宗教观念影响而表现出的对佛菩萨的崇拜,认为通过祭祀能向佛菩萨祈求福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突出人的解脱即心的解脱,创立了禅宗这样的心的宗教,并由唯其心净,则佛国清净而发展出人间佛教,提倡建立人间净土,从而为佛教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国佛教文化的积极作用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国佛教精神性资源的积极作用,使之在中华民族建设精神家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继续为中华民族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具有上述鲜明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应该而且也能够在今天继续发挥积极作用,这本来是不言自明的事。但现实的情况却是,目前在许多场合,在提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似乎并不太愿意明确地提弘扬优秀的中国佛教文化。我们注意到,现在各类媒体在讲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中华文化三大组成部分儒、佛、道三教中,讲儒学的比较多,讲道家智慧的也有。现在国学进课堂,开始编写的中学教材中已经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道德经》。但并没有同样作为国学的中国佛教的经典,例如《六祖坛经》。现在谈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主要都是谈佛教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强调发挥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这当然是对的,但这是不够的。既然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精神标识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中国佛教文化,那么我们还应该认真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使中国佛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如何使中国佛教文化在今天人们建设精神家园中发挥更好的积极作用。这里的人们,不仅仅是指佛教信众,而是指中华民族全体大众。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然包括中华文化三大基本组成部分之一的佛教。作为佛教信仰者,这完全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对于广大非佛教信徒,从全体社会大众的角度,如何继承中国优秀的佛教文化?优秀的佛教文化如何转化为对全民有益的文化资源?如何使优秀的中国佛教文化惠及整个中华民族?如何在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深入研究和挖掘中国佛教的优秀精神文化资源,特别是其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使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社会主义新道德新文化新风尚中,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事实上,中国佛教中有相当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可以为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例如,中国佛教在儒、道等思想关注现世现生的人文精神和天道人性贯通的宗教精神的影响下,最终将神圣的佛性与现实的人心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主体自我的肯定而日益走向现实的社会人生,提倡心净则佛国清净,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并通过对缘起论的发挥而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对激发每个人的道德自觉、建设生态文明显然有着借鉴意义。
再例如,作为一种宗教,对人能够觉悟成佛的信仰构成了佛教的本质特征。但佛教与一般宗教的重要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解脱是慧解脱,佛教的全部学说,都是围绕着如何通过信奉佛法而修行,从而获得智慧实现解脱这一根本目标展开的。中国佛教进一步以觉悟人生、智慧解脱为根本宗旨,由此而发展出的清净自心的禅文化和不离世间觉的人间佛教,引导群心向善,特别是中国佛教大力提倡大乘菩萨行,强调既要自觉,更要觉他;既要自度、更要度人,这些对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和道德境界,培育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显然都有重要意义。
再就中国佛学的精神而言。中国佛学的圆融精神对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求同存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佛学的伦理精神对于处理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环境的关系,提倡仁爱万物,促进社会道德和文化建设,都具有借鉴意义。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对于个体立足自身精神修养,积极参与现实社会事业,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并帮助人以出世的心态来超然入世,凡事既积极进取,又在精神上超越成败得失,无论是对个体的生存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安定,都具有一定意义。
即使是一些宗教教义,例如缘起性空、万法无常和业报轮回说,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中所蕴涵的普遍联系的辩证思维、发展变化的观念以及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承担道德责任和法律后果,这些对每个人都是有意义的。
历史也表明,中国佛教是一种精神性的文化资源,曾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发生过重要影响。今天,我们弘扬中国佛教文化,也要特别发挥佛教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来看,唐宋以后,中国佛教的人生化、人间化,直至当下提倡的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也为佛教在人间社会更好地发挥精神文化资源的作用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实现途径。中国佛教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和国家利益相一致的同时,应该而且也能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多作贡献。
所期望于佛教整理委员会者一、在佛教界内所争论的佛教问题,其实还没有真正关涉到佛教的本身,不过是僧徒的吃饭问题而已。长老们要维持他们传统的地位,不得不顽固地和环境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论佛教革新运动中的困难问题关于佛教的整理或改革,一般人都认为是一桩艰巨的工作,有人并且说足一切改革工作中最困难的一环,我近来也深深觉得。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香是什么?是中国人心中的一个情结。在禅堂之上,袅袅的一缕香包含多少肃穆庄严,多少祝福祈祷;在书斋之中,香伴着书卷,有多少典雅,多少心意的流连;在小姐的闺房里,香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2-21
佛教与女性女孩也能证明她们比男孩强。女性在佛教的地位是独特的,佛陀给予女性参与宗教的自由和权力,佛陀是给予女性宗教自由的第一位宗教导师。在佛教成立之前,女性活动
南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夫教育者,遵从诸佛之教理,发育群迷之正智也。然群迷之正智,为何而欲发之耶?良以众生本无种种诸苦,以不了世间一切事物之实相,故惑无为有,惑妄为真,惑好为丑,惑善惑恶。以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马旭:分毫积攒 千万捐赠的老人2018年,武汉一位退休老人向家乡木兰县教育局捐赠1000万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笔巨款是马旭与丈夫一分一毫几十年积累而来。他们至今生活
心灵触动时间:2025-02-18
道人也包括僧人,“心无义”是假佛学,关于佛教你不知道的小历史今天继续和大家说一些关于佛学的小知识,希望加深你对宗教,对佛的理解。1、 道人原来也包括僧人“道人”这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13
五、佛教与宗教有一班人以为佛教是宗教,还有一班人又以为佛教是哲学,又有一班人还说佛教是合乎科学。佛教究竟是不是哲学和科学,现在暂时撇开不说;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倒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二七、佛教与佛学佛教、佛学、佛化、佛法,从普通的一般眼光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是过细思索一下,它每一个名词,都有它的用意与解释的,否则为什么不用一个就够了呢?诸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因果是可以改变的,过去已造的因加上现在的因,可以改变它的结果。但是佛说:定业不可转,重业不可救。所谓定业,是造了极大的恶业,如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蜜蜡,为有机类矿物之一,质地脂润,色彩缤纷,用途广泛,价值超卓,与其他自然宝石一样,享有“地球之星”的美誉。那么蜜蜡有什么作用呢?1、蜜蜡其实属于琥珀类的有机宝
蜜蜡知识时间:2025-02-07
佛教饰品保养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的材质和种类而分别来说,大致来说有以下要注意的方面: 一、檀木类的佛教饰品比如紫檀、绿檀、檀香等材质,不能沾水,如果沾上要马
佛珠文化时间:2025-02-05
一代文豪鲁迅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和佛教文化的滋养,他的人格力量与创作成就跟佛教有着重要的关系。鲁迅生于1881年,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时已37岁,在此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26
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大致与我国的孔子、老子时代相当),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的佛教寺院,寺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25
每年的岁末年初,总能听到很多人谈论“生肖和犯太岁”的话题。提到“太岁”,很多人都会想到“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等民间流传的老话。在中国几千年的
佛答时间:2025-01-23
什么是文化?常闻这人文化高,那人没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文是指人类的智慧、道德、修养和人格。在欲望与愚痴的黑暗中,文就如太阳一样明亮,光照大千,所以称文明。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眼下,正是核桃挂果时节。陕西有机核桃生产大县宜君,目前核桃总面积已达到40万亩,挂果12万亩,人均5.7亩。今年全县产量预计可达9000万吨,产值突破1.8亿元。仅此一项,农
文玩核桃时间:2025-01-18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读到诸多焚香场景:祭祖拜神、宴客会友,抚琴坐禅袅袅香烟,卷舒聚散,颇助于营造肃穆、亲切、高雅、温馨、恬淡的气氛。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
沉香文化时间:2025-01-12
虽然现在的香与香文化还都逊于古代,但随着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品香、用香,并对香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有更多爱香、懂香的
沉香文化时间:2025-01-12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法字的梵语是达摩(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指法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响应“德”治,弘扬传统文化——儒释道三教文化漫谈惟贤法师(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重庆市慈云寺方丈)我今天到这里,很高兴,为什么呢?这里有许多传统文化的图书,现在中国讲“德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惟贤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一.善的定义善者以利他为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纯净此世后世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魏德东:佛教的婚姻观 婚姻的条件 在婚姻的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姻,主张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01
在文昌会文镇,聚集着100多家星月菩提佛珠生产厂家。目前国内最大的星月菩提佛珠加工基地和销售集散地,生产星月菩提佛珠等几十种佛珠产品。其中,星月佛珠产量占全国市场
行业新闻时间:2024-12-28
以香品防病疗疾,在我国最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从曾经出土的文物以及古代医药典籍中都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现实。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曾有葛洪、陶弘景、张仲景、李时珍等许多
沉香文化时间:2024-12-24
过去的已经过去,无法追回,而未来却掌握在我们手中。放下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对待命运唯一积极的态度。每个人就自身而言,最关心、最难捉摸的问题,莫过于命运。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2
沉香树,即土沉香、沉水香木(拉丁学名:Aquilaria sinensis (Lour.) Spreng.)是一种热带及亚热带常绿乔木,为世界少有的珍贵药用植物,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国际保护的
沉香知识时间:2024-12-20
据文化部网站消息,日前,由首尔中国文化中心、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与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共同主办的山水心境中国水墨、香道、茶道艺术展演活动在韩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10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佛学知识】佛经中的般若是什么意思?【佛门故事】吃荤的人可以念佛或念经吗?【佛学常识】什么人可以戴佛珠【佛门常识】入寺院原来要这样上香卍原本不是汉字而是梵文,读
文化资讯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文化自觉需要自觉的文化现在政府提出了文化自觉,这种自觉应该包括两方面。首先,是认识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现代文明基本是全面西化的,鼓励人们追逐物欲,纵情享乐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沉香制作成彿珠佩挂于身上、手腕,于念经时拨动彿珠,沉香受体温加热,同时散发香气以定神祛邪。其味清柔甘醇,利于摄定心神,亦可帮助行气入定,最适合静坐修禅者使用。对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04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香是人类数千年来的良伴,几乎所有的古老文明,都曾开发出自成一格的用香文化。埃及是最早用香的民族,用香记录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就出现了,除了古波斯富贵人家在自家花园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26
香道,是汉族的一种传统艺术,人们通过对名贵香料的鉴赏与感悟,来到达颐养身心、净化心灵的目的。香道的意义远远超越了芳香养鼻的范畴,而是通过香这个载体来调动灵性,追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1-26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10月21日下午,作为日本大使馆举办的中日集中交流月活动之一,日本香道艺术讲座在日本国驻华大使馆举行。来自日本的香道世家传人蜂谷宗苾老师为在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21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从中国的一般教育说到僧教育中国的教育较之日本及欧、美诸国,固然不普及而且低下得很,有急须推广开去和提高起来的需要。但若照二三十年来的教育样子继续办下去的话,不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泛光风;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向此中。时间:11月15日周日下午两点地点:绿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