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唯识学研究领域,隐然有一种现象,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那就是对玄奘所译传的有相唯识学持一种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玄奘所译传乃至创宗的法相唯识宗,在中国可谓是命运多舛。玄奘创宗后,法相唯识宗几乎是三传而绝,入宋以后,唯识学在中国就成了一门绝学。晚清杨仁山创金陵刻经处复兴佛教,重倡唯识学,欧阳竟无、吕澂又复阐幽发微,发扬光大,遂使唯识学近代以来得以复兴重振。时至当代,唯识学研究呈现某种繁荣局面,特别是诸多学人重视梵文、藏文而以为入门之途,本是十分可喜的,但是,这种由文献的翻译研究而发端至于怀疑和否定玄奘所译传的有相唯识学,就是从语言学研究的一般情况来讲,以玄奘的译传背景来比况现代学人,也自然让人怀疑这种怀疑和否定的轻率和不可靠。再用唯识学根本义理来观照,更可以明显见得这种怀疑和否定本身就是错误的。若任由这种颇显复杂、高深的语言分析式的怀疑和否定流行,那么,玄奘所译传的唯识学是否会再次成为绝学,十分令人担忧,不得不辨。
一
对于玄奘所传唯识学,一般称之为有相唯识学。所谓有相唯识,是与所谓无相唯识相对而称的。无相唯识又称唯识古学,有相唯识又称唯识今学。吕澂指出,有相唯识说和无相唯识说的观点,有很多不同,而且牵涉到一个根本的三性问题。特别是三性中的依他起究竟何所指?在实践中究竟断不断?说法有分歧。这些分歧的说法,先后都传译到中国,后来学者们不明白其原因,因而产生许多误会。例如,在玄奘时期即有新译旧译异义之争,玄奘译传的是有相唯识说,因其译文风格特殊,名曰新译,他之前所传译的是无相唯识说,属于旧译,二者所宗各别,说法当然不会一致,于是互相是非,发生了许多争论。现在,这些资料都能找到,可以说明其争论的真相了。但在玄奘当时,由于材料不足,学说源流不明,以至把争论的原因误认为是由译文的表现方法不同而引起的。(1)然而,当代唯识学研究中对玄奘所传有相唯识学的怀疑和否定,却仍然是由译文的表现方法来置疑,仍然不明了唯识学与所有思想学术文化一样,都有一个源流嬗变的问题。
关于唯识学的源流嬗变,吕澂指出,在唯识学说发展中,又有两个系统,其一是比较偏于保守的,注意保持世亲学的原来精神,甚至连文字上也尽量保持原貌,由于他们与另一系比较起来,偏于重视旧貌,所以一般称之为唯识古学。(2)而瑜伽行学派的另外一系,态度比较自由、进取,在不丧失无着、世亲学说基本精神的范围内,对其学说,大加发挥,甚至对他们的着作,在文字上也作了一些改动。是一个新派,所以可称之为唯识今学。(3)作为唯识今学的有相唯识,比起作为唯识古学的无相唯识,态度比较自由、进取,在不丧失无着、世亲学说基本精神的范围内,对其学说,大加发挥,甚至对他们的着作,在文字上也作了一些改动。有相唯识比之无相唯识的发展、发挥甚至采取了对原着在文字上也作了一些改动的方式,这在当代学术规范看来,当然是不严谨的,应该怀疑和否定的,但其中的发展、发挥意趣却有其必然性,是不须怀疑,而且也是无法否定的。这里需要的是认真厘清其中发展路径,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推阐发展,而不是相反的否定和倒退。
在吕澂看来,无相唯识与有相唯识之间的发展变异是这样的。以难陀、安慧为代表的无相唯识古学表现出这样的特征,难陀的唯识说与世亲比较接近,虽然有所发展,但基本精神还是来自世亲。难陀的发展是他明确地指出相分是无体的,见分也无其行相。因此,后世称他的学说为无相唯识说。(4)而安慧的唯识说也主张相分不实在,甚至连见分也是不实在的,亦无行相,所以也属无相唯识说。(5)以陈那、护法为代表的有相唯识今学则表现出这样的特征,陈那认为相分引起见分,见分所得的行相与相分一模一样,因此这个相分(所得)也就是内境。这样,第一、相分是有实体的,实在的;第二、见分也有其行相。这种唯识说一般称之为有相唯识说。(6)而护法认为见相二分是一重关系,对于心的全体来说,这是比较外围的一部分。到了自证,就属于心的核心部分,属于内缘,而内缘复有能所,能,就是证自证,所,就是自证。这又是一重关系。由这两重关系就构成了四分说。唯识说发展到四分说算是最完备的了。(7)护法进一步发展了有相唯识今学,而玄奘所传唯识学,就是对护法有相唯识今学的传承和进一步发展。
玄奘因为有感于当时南北所传的佛学各擅宗途,说法不一,难以融通,才不顾艰险,西行印度求法,以求通达。在印度入那烂陀戒贤门下精通瑜伽行一系学说,玄奘回国后的弘传也就以师说护法一系学说为宗,译经讲说,阐扬唯识学,兼及般若乃至小乘诸说。玄奘翻译,是被公认为信达雅的新译,现在拿梵、藏文本对照看,他的译本基本上都正确。但也有一些情况值得注意:第一,翻译所用的梵本在当时的流传中会出现异诵即文字上有所不同。这些不同,有的是被有意地改动的,有的是辗转抄错的,因而也发生了理解上的差异。玄奘对于不同的传本,是忠于师承的,如《唯识三十论》(即《成唯识论》所译的论本)的传本,他译的是出于护法一系,与其他各家就有出入。因此,说他翻译的正确,乃是对其师承而言。第二,他对以前的译家的不同说法和译本,当然会有批评,但本人没有着述,只是经他门下传播的,其中有些批评未免过分了一点。比方,从前有些音译,他没有注意到它的来源就批评说是译错了,事实上,旧译往往出自方言俗语,与严格的梵语(雅语)拼法是不同的,他仍以梵语来要求,说这是译错或译简略了,当然是不合理的。第三,从学说上讲,印度各家前后都有变动,特别是瑜伽行一派,变动更大。像世亲一个人早年与晚年的学说就很有出入,更不用说一个派别前后的变化了。由于时代的限制,旧译保存着旧义,与后来有所不同是很自然的。如果一定要用后来的为标准,甚至指责是译错了,这样说也就过分了。正因为有上述的这些情况,玄奘的学说不能为一般人完全接受,即在当时的译场上,受旧译影响较多的人如法宝、灵润等,就表示了不同的意见。他的门下圆测(新罗一系)并还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说法来。以后的贤首宗,更对玄奘所传大加攻击,如宗密(圭峰)等人甚至说,慈恩一家只是追求名相,风气浇薄,连学风都给搞坏了。以后还不断地有人批评。但公正地说,印度的佛学从汉末传来中国,直到唐初的几百年前,真正能够传译印度学说的本来面目的,还要算玄奘这一家。(8)
玄奘翻译虽然公认信达雅,但也难免有瑕疵;玄奘所传唯识学师承护法一系,学有专宗,甚至在译文上都因此而意译变动,这些都已有公允之论。当代唯识学研究从文献、翻译、语言学分析,甚至义理分判的角度,深化对玄奘所传唯识学的研究,本是有益的,但透过这些具体而颇显繁复的研究表象,我们发现这里面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和错误,必须进行另一种厘清和评判。
二
当代唯识学研究中对玄奘所传唯识学提出怀疑甚至否定的,以霍韬晦、韩镜清、周贵华三人较有代表性。
霍韬晦、韩镜清、周贵华对玄奘所传唯识学的怀疑和否定,又都集中体现在对玄奘对《唯识三十颂》中唯识的翻译上。
《唯识三十颂》中被玄奘翻译成唯识的地方,据相关学者引述,梵文原本应该分为两类。巫白慧指出:vij?apti一词出现在梵本《唯识三十颂》的第2、3、17、25、26、27六个颂里,其中除第2、3两个颂外,其余四个颂的vij?apti(识)是与mātra(唯)组成一个复合名词vij?aptimātra(唯识)。到了第28颂,vij?āna(识)代替了vij?apti组成另一个复合名词vij?āna-mātra(唯识)。(9)vij?aptimātra与vij?āna-mātra都被玄奘翻译成了唯识,但霍韬晦、韩镜清、周贵华等认为不应该这样。霍韬晦认为vij?aptimātra应该翻译为唯表、唯表别,在他看来,vij?apti一字,原来是有所表或有所呈现的意思,由表示知(toknow)之意义的语根j?ā转为使役结构,再加上表示分离或别异(apartdifferent)意义的字头vi-组合而成,意思就是指一个自身具有某种内容而使他人得以知觉的呈现。(10)vij?apti为表之义,vij?aptimātra则为唯表、唯表别之义。《唯识三十颂》第十七颂后半颂,玄奘翻译为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霍韬晦翻译为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表。霍韬晦不仅将vij?aptimātra翻译为唯表,而且将《唯识三十颂》中毫无疑问必须翻译为唯识的第二十八颂中的vij?āna-mātra,也改译为唯表,将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改译为尔时住唯表,离二取相故。霍韬晦认为,玄奘将vij?aptimātra翻译为唯识,在未有原本对照的情况下,他的误译一直影响中国学者对唯识观念的了解,识(vij?āna)境(vij?apti)不分。(11)
对于vij?aptimātra,韩镜清翻译为唯了别识、周贵华翻译为唯了别。韩镜清认为,梵文vij?apti,藏译作rnamparrigpa,是了别识的意思,梵文vij?āna,藏译作rnamparshespa,是辨别识的意思。(12)玄奘翻译为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的《唯识三十颂》第十七颂后半颂,韩镜清翻译为其所分别乃无有,故一切唯了别识。(13)韩镜清认为,玄奘将应该翻译为了别识的vij?apti翻译替代成了辨别识vij?āna,而若将辨别识代替了了别识,就不是真正的唯识学。(14)
周贵华基本承接韩镜清的看法而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和深化,他认为,一般汉译瑜伽行派唯识着述的唯识概念是指唯了别,即识多指了别(梵vij?apti,藏rnamparrigpa),而不是指识(梵vij?āna,藏rnamparshespa)。因此,汉文唯识概念,常是对唯了别(梵vij?aptimātra,藏rnamparrigpatsam)概念的误称,换言之,唯识概念在大多情况下是一种误用。将唯了别换译为唯识,在周贵华看来,这是由于汉传玄奘唯识学派对唯识概念作了单面化诠释,是随顺护法唯识思想的唯识概念。依此,玄奘学派进一步对唯识学作了极端有相化诠释与发展。在此后,玄奘学派对唯识概念的诠释成为独尊不易的标准。周贵华因此感叹,在汉译唯识典籍中,一直维持着这种误译,令人难以置信。实际上,千年以来在理解唯识典籍时,出现了很多困难和误区,使瑜伽行派的唯识学成为治学的畏途,了别与识概念的混淆是罪魁之一。(15)
三
以vij?apti与vij?āna、vij?aptimātra与vij?āna-mātra的翻译为机枢,进一步引申扩展至对整个玄奘所传有相唯识学的批评,霍韬晦认为玄奘的误译一直影响中国学者对唯识观念的了解,识(vij?āna)境(vij?apti)不分;韩镜清认为玄奘将辨别识代替了了别识,就不是真正的唯识学;周贵华认为玄奘唯识学派对唯识概念作了单面化诠释,随顺护法唯识思想的唯识概念,对唯识学作了极端有相化诠释与发展,使瑜伽行派的唯识学成为治学的畏途。这些对玄奘所传有相唯识学的怀疑和否定是非常严重的,但是,果真如此吗?
其实,拨开语言翻译的重重迷雾,就根本义理分析来看,不是玄奘所传有相唯识学不是真正的唯识学,而应该说霍韬晦、韩镜清、周贵华等人所理解和论说的才不是真正的唯识学。
即使就翻译来讲,霍韬晦、韩镜清、周贵华等人所论说的种种义项,也都并不是玄奘不知道的误译,而应该说是玄奘有意为之的意译。玄奘意译意欲何为?玄奘意译本怀应该就是为了更加明确地建立真正的唯识学。
事实上,对于vij?apti,无论是其表义还是了别义,玄奘都有过这样明确的译述。对于vij?apti的表义,慧仁指出:玄奘大师对此亦非不知,在别处就将其译作表,如表色(vij?aptirūpa,rūpa色)。霍(韬晦笔者注)译为表就是顺应玄奘的翻译。(16)对于vij?apti的了别义,在《唯识三十颂》的第二、三颂中,玄奘就将vij?apti译成了别、了: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不可知执受,处了常与触。所以,对于所谓vij?apti的表、了别之类的字义,玄奘并不是不知道,但他为什么就不将vij?aptimātra翻译为唯表或唯了别而改译为唯识呢?
必须确认,玄奘翻译唯识这一名相,在原典文本上是有着毫无疑义的依据的。慧仁指出:唯识(vij?āna-mātra)这一概念的运用并非玄奘的发明,《唯识三十颂》梵文原本中亦出现了一次,即世亲本人也运用唯识来表达其思想。它出现在第二十八颂的后半颂:sthitamvij?ānamātratvegrāhyābhāvetadagrahāt//玄奘译作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此译完全符合梵文原义(对此霍韬晦先生亦显无奈,认为顺着文义应将之改为唯表vij?apti,故他还是译成了尔时住唯表,无二取相故)。(17)当然,必须翻译为唯识的vij?āna-mātra,在《唯识三十颂》中也就出现了仅此一处,但这仅此一处的唯识(vij?āna-mātra),对于整个瑜伽行派唯识思想,却是最重要的体现。应该说,最能体现整个瑜伽行派唯识思想的根本宗旨的,是vij?āna-mātra(唯识),而不是vij?aptimātra(唯表或唯了别)。
我们可以看一下《唯识三十颂》中vij?āna-mātra(唯识)一颂其中vij?āna-mātra(唯识)文义与vij?aptimātra(唯表或唯了别)文义的最直接的对比。
《唯识三十颂》中vij?aptimātra(唯表或唯了别)与vij?āna-mātra(唯识)的最直接的对比是相连的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颂: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18)按照霍韬晦、韩镜清、周贵华等人的勘译,第二十六、二十七颂中的识、唯识,应该翻译为表或了别、唯表或唯了别,那么,我们替换一下,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颂就是乃至未起表(了别),求住唯表(了别)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表(了别)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表(了别)。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由于第二十八颂中的唯识无可替换,本义就是唯识,而且是《唯识三十颂》中最后一处唯识,那么,从这段颂文的文义就可以看出,这处原本意义上的、无可替换的唯识,是前面唯表、唯了别的结归之处,这个唯识才是真正体现整个瑜伽行派唯识思想旨归的根本所住。也可以这样说,与第二十八颂中的无可替换的唯识比起来,前面二十六、二十七颂、二十六颂及其他唯识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唯识。所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唯识的二十六、二十七颂及前面其他的唯识,可以根据梵文字义译成唯表、唯了别,但第二十八颂中的无可替换的原本意义上的唯识,却是不可逆地不可替换为唯表、唯了别的。否则,像霍韬晦、韩镜清、周贵华等人所作的替换改译,将第二十八颂中的无可替换的原本意义上的唯识也勉强改译为唯表、唯了别,就违背了整个瑜伽行派唯识思想的根本宗旨。
整个瑜伽行派唯识思想的根本宗旨是唯识无境,或者说为唯识无义,这一点是没有疑义的。这个根本宗旨有两层意思:一,一切外境(法我执)都无,唯有识,唯有识内境(相);二,所谓唯识性,即内在性外境(人我执),其体也无。通俗地讲,既无外在性客观对象可执,也无内在性(主观性)客观对象可执,唯有识变现如如而已这便是有次第可以观行的完整的唯识学。对于这一点,将唯识勘译为唯了别识的韩镜清也只有这么说:所谓唯识就是唯依他起性,唯了别识就是唯依他起性,也就是唯识无义(人我、法我)。(19)他将无义注释为人无我、法无我之二无我,也是一种通论,但这二无我落实到唯识无境、唯识无义上又当如何对应、相应呢?其实很明确,法我是指唯识无境中无外境的外境,而人我则可以说是指所谓唯识性,也就是《唯识三十颂》第二十七颂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中的唯识性。因为这种唯识性尚处于立少物、有所得的状况,也还有一种我执,一种主体性(识)的人我执。这时,如果将唯识无境、唯识无义中的唯识改译为唯表或唯了别,那么,功能性的表、了别,就不能明确体现出识所具有的主体性色彩而与人我对应、相应,也就无法明确体现唯识无境、唯识无义以破人我、法我二执的瑜伽行派唯识学根本意趣了。
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将唯识改译为唯表或唯了别,就会使最终还要落实到观行修为上的唯识学无法展开其观行。与霍韬晦批评的所谓玄奘唯识落在识境对立的意味上的意趣相反,具体的唯识学观行是一定要在识境相对的格局中才能展开的,当然,这里的识境相对是指识与内境,即识与相的相对,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识的见分、相分乃至自证分、证自证分格局中展开。假如将唯识改译为唯表或唯了别,以表、了别的无相功能化,消弥了识的识境相待的有相格局,那么,有相唯识观行就会被无相消解而无法开展,而且既然识境相待被无相消解了识与境(相)的相对性,这样,所谓唯识之唯也就失去了必要和意义,成为了多余甚至错误,唯识建立的必要性也就失去。失去必要性的唯识也就必然终将无相而归入空宗了。
事实上,韩镜清、周贵华正是站在空宗立场来理解唯识学的。韩镜清《唯识学的第三次译传》在列举玄奘法师对唯了别识的误译和误解中,首先就是以空宗般若中观的二谛义来立论的。《唯识三十颂》第一颂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韩镜清据空宗般若中观的二谛义而认为,世俗承认的真实,只是有我体性,既(意指胜义谛引者注)不承认有真我体性,哪里又有假我体性?更提不到心所有法能有见分相分变似假我假法,所以只能是非真正能安立有,于中人我法我无,此处唯有二空性,二空性处唯有此。此就是非真正安立。所以,《唯识三十颂》第一颂应该翻作:由假安立我和法,若诸种种等出现,彼者转为辨别识,此转为又三行相。(20)韩镜清将我法理解为人我执、法我执,而这人我执、法我执在胜义谛看来,都没有真我体性,那么,哪里又有玄奘译《唯识三十颂》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中假说我法所意谓的假我体性呢?其实,玄奘译《唯识三十颂》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中假说我法的我法,与我体性的人我执、法我执,完全是两个系统里的不同施设,不相悖也可以不相涉。讲我体性无、空乃至空性的是空宗般若中观义,而讲假说我法性、有乃至缘起的是有宗瑜伽唯识义,但韩镜清却偏偏要将它们搅在一起,最终说错了唯识学,甚至更加错会了般若学。
周贵华《唯识与唯了别唯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的再诠释》中,讲大乘佛教认为一切法皆无自性,识与境的自性被否定;讲识在瑜伽行派否定自性的意义上与识别、了别同义;讲在瑜伽行派所许的一切法无自性的前提下,识别所识别、了别所了别与识境三对概念,在一般的用法中,是相通的;讲在大乘佛教否定了识的自性后,识、识别、了别皆是因缘和合而起的功能性对待之法,为假安立性,识与识别、了别意义相当;讲识无自性,即以识相vijnapti为体,称识之相为识vijnana(藏rnamparshespa),或者以同为识相的识别代换,笼统描述时可以;讲大乘佛教否定诸法的自性,诸法由缘起而生的相(用,或功能)就成为法之体性,即体(性)、相二者可同义使用;讲虽然瑜伽行派否定识是有恒常不变自性的实体法,即能取,但在依他起性意义上,还是承认识是有体的。(21)周贵华处处讲无自性,讲大乘佛教乃至瑜伽行派否定自性,但是却没有一处讲瑜伽行派唯识学更根本、更重要的无自性性。无自性(空)可以说是大乘佛教的义理起点,是空宗般若中观的基点,但最多只能算是瑜伽行派唯识学的大乘起点,却不能当成瑜伽行派唯识学的自身起点,瑜伽行派唯识学的自身起点是无自性性(有),瑜伽行派唯识学的基点也是无自性性。《解深密经》说:我依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22)依无自性性义,瑜伽行派唯识学的理趣在根本上就应该是有相的,有相唯识学对于瑜伽行派思想的发展和归趣来讲,具有其必然性和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这种必然性和意义,正是经由玄奘的译传创设才得以开显的。
以瑜伽行派唯识学的无自性性基本要义来看,周贵华等人的勘译分析,当然就根本算不上唯识学的,更算不上真正的唯识学的,其实是没有理解真正的唯识学,顶多是站在空宗般若中观的角度来看唯识学,结果必然是把唯识学看错了,而且还错评甚至错批了玄奘大师,这种情况才是最严重的。
注释:
(1)《吕澂佛学论着选集》四,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2234页。
(2)同上,第2220页。
(3)同上,第2227页。
(4)同上,第2224页。
(5)同上,第2226页。
(6)同上,第2229页。
(7)同上,第2232页。
(8)《吕澂佛学论着选集》五,第27202721页。
(9)巫白慧《梵本〈唯识三十颂〉汉译问题试解》,《法音》2006年第2期第15页。
(10)霍韬晦《绝对与圆融》第313页,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版。转引自陆沉《唯识与唯了别辨析》,《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1)霍韬晦《安慧〈三十唯识释〉原典译注》第38页。转引自慧仁《关于玄奘大师《唯识三十颂》翻译问题之辨析》,《法音》2003年第3期。手头只有成都国学研究会编《唯识论文集》(第一辑)中收录的霍韬晦《安慧〈三十唯识释〉译注标宗品及异熟变现品》,但排版错误百出,无法作为引文依据,故此处引文仍以慧仁文所引为依据。
(12)韩镜清《唯识学的第三次译传》,《玄奘研究》第204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韩镜清译《唯识三十颂》,《甘露》1998年第3期第64页。
(14)韩镜清《唯识学的第三次译传》,《玄奘研究》第204页。此段引文中梵文、藏文单词原来第一个字母都大写,勘其他相关文献,似无必要大写,故改。
(15)此段中的引文均见于周贵华《唯识与唯了别唯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的再诠释》,《哲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64、59、65页。此段引文中梵文vij?apti、vij?āna、vij?aptimātra,《哲学研究》中为vijnapti、vijnana、vijnapti-matra,勘周贵华专着《唯心与了别》及其他相关文献,应为《哲学研究》误排,故作改动。
(16)慧仁《关于玄奘大师《唯识三十颂》翻译问题之辨析》,《法音》2003年第3期第20页。
(17)慧仁《关于玄奘大师《唯识三十颂》翻译问题之辨析》,《法音》2003年第3期第23页。
(18)《唯识三十论》(与《观所缘缘论》、《因明正理门论本》合册),金陵刻经处线装印本第四页。
(19)韩镜清《唯识学的第三次译传》,《玄奘研究》第196页。
(20)韩镜清《唯识学的第三次译传》,《玄奘研究》第197页。
(21)以上引文均见于周贵华《唯识与唯了别唯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的再诠释》,《哲学研究》2004年第3期。
(22)《解深密经》,金陵刻经处木刻本第二卷第四、五页。
一日,洞山良价禅师上堂,座下有僧问:时时勤拂拭,为甚么不得他衣钵?未审甚么人合(应当)得?良价禅师道:不入门者。那僧道:只如不入门者,还得也无?良价禅师道:虽然如此,不得不与
禅宗公案时间:2024-12-18
今天,我要讲的经典是《佛说十善业道经》。这是一部大家比较陌生的经典。有人可能会问:佛教的经典很多,就我们平常比较熟悉的如《普贤行愿品》、《金刚经》、《地藏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解深密经 第五章 诸法唯识诸法唯识是唯识宗的核心理论,最能反映这种思想的著作,是世亲的《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玄奘糅译的《成唯识论》,及窥基注的《成唯识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沙弥是出家身份的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个人来说,当好如法的沙弥,将给未来僧伽生涯奠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二节 劝说出家的利益这一部分,律祖引用《华手经》、《大智度论》等经论,进一步阐述劝说或辅佐他人出家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五节 出家者之凡福行谓有比丘出家已后,但知持戒,不志尚道。以戒为上,余悉不为。用为非道,内多嗔怒。自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唐受诸辛苦。——《大宝积经》【注释】众生都在六道中不断的轮回,不断的生死,受尽诸苦,而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的贪嗔痴三毒。贪是贪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2
黄晓明皈依佛门饰玄奘黄晓明玄奘造型《大唐玄奘》佛国飞花横版先导海报 黄晓明现场诵《心经》 近日,在一次采访中,黄晓明承认已经皈依佛门,并称“缘分多年前就来了,于是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1
三十多年以来,我本人在闻思修行的过程当中,密法是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每一次灌顶的力量的加持,好像比听课还多得多。有时候,一灌完顶之后,相续当中很多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11-18
丝绸南路平坦宽阔,事异时移,如今的玄奘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战战兢兢都不敢在白天上路的偷渡僧人,不再需要小心翼翼沿途闪躲多走许多弯路,更不必担心取水时被人一箭射死--他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14
经过九年的准备,唐太宗于贞观十三年(也就是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在南印度游学期间)召麴文泰入朝。也许是看到了大唐对西域的野心,也许是害怕唐太宗的惩罚,麹文泰找了个借口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14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正月初三,李世民为庆祝自己的全面胜利,借春节之时宴请文武百官,并命乐工高歌猛奏《秦王破阵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李世民根据多年戎马生涯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此时的玄奘也非常奇怪,不过他并不觉得自己的回答有什么不妥,也不便去问戒贤法师为何要痛哭,只是十分平静的坐在那里,静观其变。戒贤法师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让坐在一旁的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于危难时方显英雄本色,勇气与责任,玄奘挺身而出!一个人只有为自己的事业、国家、民族感到自豪,才能赢得全世界的尊重;是顶峰,也是刀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玄奘来到的时候,石塔和泉水都还在,更加奇妙的是,这处阿父师泉会随着求人的人数多少而改变水量--如果人多,下面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水洼;如果人少,也就只剩下一个小水坑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5
不知道是狩猎收获颇丰,还是礼物起了作用,或者觉得高昌国离西突厥那么远,麹文泰还不忘让这位僧人带礼物来敬献给自己很有面子,叶护可汗收下礼物后,对玄奘非常客气,先派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5
这是一段盛世下的传奇故事,这是一曲荡气回肠的民族之歌;他来自东方,他从丝路而来;他用理想和信念塑就了那个时代的灵魂,他用自己的故事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们;他的名字
玄奘精神时间:2024-10-27
卐的读音及其意义卐(Wan,万)字在梵文中作Sr1vatsa(室利靺蹉),意为吉祥之所集,它是佛和十地菩萨胸部之吉祥相,为佛的三十二相之一。菩提流支译此语为万字,玄奘则译作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禅之和谐观的历史内蕴与现代意义以《坛经》中的惠能禅思想为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图书馆馆长 洪修平禅源于印度,但兴盛于中国,不仅在后来千百年的发展中成为中国文化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9
诵念心经 逢凶化吉 (唐 玄奘)唐朝玄奘法师,早年在四川时,一次看见一个生疮的人,又脏又臭,衣服破烂。起悲悯心,带他回寺院,给他衣服,饮食。病人很感激,便传授法师《心经》,从
释门法戒录时间:2024-10-17
真谛所译的《婆薮盘豆法师传》记载了瑜伽行派的两位大师无着(asanga)、世亲(vasubandhu)的家世生平以及修学弘化的经历,是一部珍贵的佛教史文献。本文依据《婆薮盘豆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5
其实,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在受教人头顶上烧戒疤的规定。因此,除了汉地的和尚以外,世界各国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和尚是看不到戒疤的;即使是中国汉族
禅理故事时间:2024-10-05
黄念祖老居士:火烧功德林的真实意义!黄念祖: 修行人常犯轻敌之病,常以为自己一用功便能克制烦恼,一切太平,这实是不符合实际的主观愿望。应知贪嗔痴三毒,多劫以来,
布衣百姓时间:2024-09-25
佛教的现代价值(上)肖永明佛教,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提供了一种解决之道,成为了众多人群的精神信仰,沿续两千五百多年,至今已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这,充分显现了佛教之于人类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4
对于有志于大乘的一切佛弟子而言,发菩提心是极为重要的,故大乘诸经一再强调,尤其是《大般若经》,所说最为详尽。首先,诸菩萨唯有为求一切智智发菩提心,并且不执着如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3
大智,文殊菩萨:文殊菩萨表智,文殊菩萨以智慧著称。他洞察纷繁世理,善于引导教化,不仅指引着芸芸众生,而且还被喻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2
十划【能引支】在十二有支中,能引支是无明和行二支,由于无明于诸谛理的迷闇无知,而由行的造作诸业,熏习第八阿赖耶识中,能引熏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果的种子, 故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5
佛的根本大戒是十善,十善要常常记在心上。不杀生,不害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不害,怎么可以害人。这个人害我,我能不能害他?不可以。为什么?他无知,所以他害我。我明白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1
香、灯、烛、花、果、水等供具的表法意义是什么 我国最早的寺院本来就是教学的场所,是专门研究从国外引进的佛学经典著作并实施佛学教育的。因此,寺院里几乎没有一样不可
布衣百姓时间:2024-08-30
文:一诚长老佛不是万能的,拜佛也不是实现愿望的方便快捷的法门。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发现心中的宝藏,一旦你发现了自己的强大,发现了自我的潜能,那么无论应对什么样的
学佛导航号时间:2024-08-18
印光法师文钞熟读文钞,笃修净业世之有钱者尚不肯愍念灾黎可谓痴人徒守钱财以供子孙之浪费是所谓弃功德而收罪过为明眼人所怜愍者复(袁孝谷,曹崧乔)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仁慧草堂时间:2024-08-18
1有一些同修常来问我:法师,我的家庭有问题、身体有问题,不健康,怎么办?有没有办法?有,有办法。2你今天种种不如意、种种不自在,什么原因?你自己的业力变现的。这种种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17
问:我学佛有十年了,近来一年经常耳中有念佛声,有时家中也有念佛声,请问法师这个现象是不是魔障?我有些疑惑,请开示。答:对这个耳边出现的念佛声音,包括梦中出现的声
大安法师时间:2024-07-07
了解经文的意义世间的凡夫只修习了一部分禅法,知道一些数息观和不净观的观法,虽然记住了经文,却没能深入了解经文的意义。对禅观的种种方法并没有实际掌握,却自己说自己
佛典故事时间:2024-06-28
我们知道传统意义的结婚指的是举办婚礼,而在当今社会,领了结婚证就算是结婚了。因为领结婚证和举办婚礼一般是分开进行的,所以,就会出现两个日子。那么,选好日子领结婚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5
我们中国人向来都注重择日,也就是挑日子、看日子,图个吉利。我们都知道黄历上也有破土、开市、搬移、远行、嫁娶、结婚等词且有标注宜忌,不少人只根据它来选,其实这种择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4
佛陀遗嘱《佛遗教经》---正如法师讲于纽约青年佛教中心诸位法师、居士:阿弥陀佛!首先,向诸位合十问好!非常欢喜,从今天开始的每个周六下午,我们将聚会在这里共同学习《佛遗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3
第六章 取相忏的意义第一节 礼佛罪灭的征象在国内,可能有不少的佛教徒,以为只要礼佛、持咒,就可以消除业障、灭除罪业。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它,这是有经典可作根据的。然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3
我们知道传统意义的结婚指的是举办婚礼,而在当今社会,领了结婚证就算是结婚了。因为领结婚证和举办婚礼一般是分开进行的,所以,就会出现两个日子。那么,选好日子领结婚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2
对于剖腹产还是顺产,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争议,关于剖腹产看时辰有意义吗?有的人认为:如果一味的通过择日子再选择出生,就算为孩子选择优质八字的日子来进行生产的话,那么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0
如本法师答:人类出生在世间,必然终归要死亡一次,平等无有特权,这是生死(梵语samsaya)业报的定律,若现世不修证不得果,平时又无念佛功夫,临命终之际,必然随业投胎受生,漂流万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7
禅宗是佛教几大宗派之一,其教义礼法讲究的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并且对其信奉者有着极高的人文主义要求。而关于禅宗思想的理解,我们也可以用禅宗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6
(一)我慢礼有人虽然是拜佛,但我相不除,却是拜的不自然,总觉得:“我拜佛做什么呢?我何必拜他呢?”叩头叩的很勉强,或者看见他人拜,而我不拜,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我也跟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15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的盂兰盆节,在道教中称中元节,民间称鬼节、七月半等,是我国重要的祭祀节日。而盂兰盆节在佛教的观念传统当中更添了提倡民族孝道的盂兰盆会意义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1
在佛教理念当中,如理如法的放生活动其实质是集合众人愿力,消业最速的一种行为。因为自己本愿所发之慈悲心而自己出资买命放生救渡一些即将被人类宰杀吞食畜道众生予以放生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0
佛教文化的创始者是释迦摩尼想必这个是众所周知的一件事情,但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释迦摩尼到底在佛教理念之中有着什么样的特殊含义,而对于释迦摩尼的俗名也是我们考究一个一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0
问:你们一边放生,人家一边捕杀,有什么意义?圆因法师答:放生有放生的功德,捕杀有捕杀的罪过。我们放生的人作自己的功德,人家捕杀的人造自己的罪过,人间世事皆相对存在,有善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28
不少人以为守不杀生戒,是我们人类对动物或植物界的一种慈善举动,也有人因羡慕持戒的功德而持戒,这虽然是好事,但不是守此戒之本义。佛陀制此戒的根本精神是慈悲护生,救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23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第五章思量能变识(人生论)第一节叙言一、人类社会所要求的是自由平等,西洋人说:「不自由毋宁死。」当然不平等之奴隶生活,也毋宁死。因此,近世人类竞相斗争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20
供佛像有两个意思第一是:报恩。一切众生于我们都有恩,恩德最大的无过于老师,佛菩萨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接受佛菩萨教诲,这才真正觉悟,成就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供养佛菩
佛教知识时间:202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