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兵:生活禅浅识(二)
从佛法究极义理来说,一切法皆是如(《般若经》),世间万象,生活之全体,本来无不是真如实相的显现,无时不在说示无我无相、真空妙有之理,所谓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法华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4
-
陈兵答:性是否妨碍禅定?
性是否妨碍禅定?答:按照佛法,如果你要进入四禅八定,肯定是妨碍的。因为进入四禅八定的前提就是要严守比丘戒。比丘戒,具足戒的第一条就是不淫,甚至在梦里也不淫。在密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4
-
陈兵:如何融禅入生活?
如何融禅入生活?答:现在讲的融禅入生活,我觉得都是一种禅宗文化,或者是文学艺术,它不是真正地融禅入生活。如果要真正做到融禅入生活,就是开悟以后,你很自然地去生活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4
-
陈兵:佛法对科学心理学及现代文明的启迪
佛法对科学心理学及现代文明的启迪佛教心理学年久资深,内涵丰富,除了在佛教修行和心理治疗、世俗应用上具有的实用价值外,它最值得重视的用途,应该说在于对科学心理学乃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4
-
陈兵:年轻人如何处理学佛与做人的关系?
年轻人如何处理学佛与做人的关系?答:我在1990年发表了一篇《现代青年人应该怎样学佛》的文章,很多人因为这篇文章与我成为了好朋友。我年轻时学佛,也走了一些弯路。我现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4
-
陈兵:生与死 - 佛教轮回说-第二章 非断非常的佛教轮回观
第二章非断非常的佛教轮回观当佛陀出世时代,印度大地上涌起了一派思想革命的热潮,民智大启,思路大开,各种新兴沙门集团的职业修道者们,通过对婆罗门教传统观念的批判,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4
-
陈兵:如何发真实菩提心?其成就的标准的是什么?
问:如何发真实菩提心?其成就的标准的是什么?答:《发菩提心经论》里面讲,有五种观察发起菩提心。但是发起以后是不是非常真实呢?也未必。有一个大乘经里讲,发菩提心有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4
-
陈兵:对生死之谜破解历程的反思
对生死之谜破解历程的反思当结束这本已显冗长的书之际,还有必要对人类关于自身生死之谜的破解历程来一番大略的回顾与总结,以便从整个人类认识史、文明史的视角,对佛教轮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3
-
陈兵:佛教心理学 第九节 佛法对科学心理学及现代文明的启迪
第九节佛法对科学心理学及现代文明的启迪佛教心理学年久资深,内涵丰富,除了在佛教修行和心理治疗、世俗应用上具有的实用价值外,它最值得重视的用途,应该说在于对科学心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3
-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一)
《金刚经》是中国汉传佛教最著名的经典,全文约有五千字。道家最著名的经典《道德经》(《老子》),全文也是五千字,称为五千言。佛教的《金刚经》正好约五千字,这就是佛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3
-
陈兵:生与死 - 佛教轮回说-第五章 死亡、死后与出生
第五章死亡、死后与出生佛典中把众生一期的生命,分为生有、本有、中有、死有四大阶段,这里的有,为生存、存在形式之义。生有,指投胎受生的最初一刹那身心;本有,指从出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3
-
陈兵:生与死 - 佛教轮回说-第七章 生死之超越
第七章生死之超越中国佛教徒常说:生死事大,强调生死问题是做人应予严肃对待的头等大事。从佛法的眼光看来,人生、者、病、死、恩爱别离、怨憎相会、所求不得、贫穷、灾祸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3
-
大安法师:佛弟子需要学《周易》来免过吗?
问:请问法师,孔子晚年尚学《易》以免大过,作为一名佛弟子也想学《易》以免过,有必要吗?另外,请教《周易》与佛理怎样贯通?佛理中包含易理吗?大安法师答:在甲骨、金文
大安法师时间:2025-09-14
-
帕奥禅师答:佛陀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那么为什么佛陀不在一开始时就教导所有弟子发愿成佛,以便
问:佛陀说:「心、佛、眾生,三无差别。」那麼為什麼佛陀不在一开始时就教导所有弟子发愿成佛,以便人人平等,没有佛陀、辟支佛、阿罗汉等的差别?帕奥禅师答:根据南传三藏,有两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5
-
鸯掘摩罗:从杀人魔到佛陀弟子
鸯掘摩罗闭关洞在佛陀时代,印度境内的憍萨罗国,发生了一桩恐怖万状的事件,这一事件,震动了全国的人民,也几乎吓垮了英勇的波斯匿王,因在王都舍卫大城的城外,出现了一
放生知识时间:2025-09-03
-
本愿念佛讲话-第三讲(一)
本愿念佛讲话-第三讲(一)圣苏法师第三讲三愿三经三辈九品 (之一)(11月 9日上午)?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昨天,我们在一起听闻南无阿弥陀佛主动的救度和无
本愿念佛讲话时间:2025-08-26
-
净土圣贤录 往生比丘第三之四
往生比邱第三之四梵琦梵琦。字楚石。姓朱。宁波象山人。母梦日堕怀而生琦。九岁出家永祚寺。十六得度。依晋翁询师。阅楞严经。有省。诣径山参元叟端公。不契。寻应诏书经。
净土圣贤录时间:2025-08-23
-
净土圣贤录 往生比丘第三之二
往生比邱第三之二承远承远。不详其所出。始学于成都唐公。次资川诜公。至荆州。进学于玉泉真公。真公令居衡山设教。人从而化者万计。始居山西南岩石下。人遗之食则食。不遗
净土圣贤录时间:2025-08-23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空性的讲解
(2)有形的物质都是空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重点,也即要表达的关键内容,就是空性。真正的佛法,就是智慧和慈悲的综合体。其中的慈悲,是指菩提心;而智慧,则是指证悟空性的
心经讲解时间:2025-08-19
-
恒传法师:不知是不是拜的不如法,生活过的很不顺心,望您能百忙中替弟子解忧
问:有缘拜读您的信箱,看了您回答各地居士的信,不知能否也替我解开谜团?弟子信佛已经很久了,但是去年才皈依,不知是不是拜的不如法,生活过的很不顺心,望您能百忙中替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17
-
本源法师:佛弟子说话要注意什么?三点讲话的艺术
师父,再教我几招讲话的艺术吧!佛弟子讲话要注意以下几点:坏话不说、好话多说、真话巧说。坏话不说。我们都知道,妄语、绮语、两舌、恶口的话不能说。除此以外,不能真正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6
-
宣化上人:六祖慧能大师传授无相忏悔讲解
【六祖慧能大师】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 [宣化上人白话讲解]我现在传授你们无相忏悔,什么叫“忏”呢?即忏其前愆,什么叫“悔”呢?即悔其后罪
宣化上人时间:2025-08-13
-
佛弟子必须了解的佛教知识
初闻涅槃公元前485年二月十五日,是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最后一天。这一天,佛陀的慈颜突然现出不可思议的光辉,比平常更圆满、更清净、更庄严,像日月一样,光明灿烂;像大海一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28
-
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三(一)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三(一)西都千福寺大德懷感撰問曰。如無量壽經四十八弘誓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释净土群疑论时间:2025-07-19
-
中阿含经卷第三(五)
罗云。因过去行故。已生意业。即观彼意业。若因过去行故。已生意业。彼意业为净。为不净。为自为。为他。罗云。若观时则知。因过去行故。已生意业。彼意业已过去灭尽变易。
中阿含经时间:2025-07-09
-
宣化上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三)善住比丘寄第三修行住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美国万佛城宣化禅师讲述(三)善住比丘寄第三修行住尔时善财童子,专念善知识教。专念普眼法门。专念佛神力。专持法句云。专入法海
宣化上人时间:2025-07-06
-
明奘法师 :佛弟子和佛教徒不一样
宗教的立教之本是导人向善,但是宗教的行仪却不一定适合时代认知。以下摘录部分讲座录音。完整的在奘师在线里面。我们说既然这样,那庙也不要建了,香也不要烧了坏了,那些斋公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3
-
开愿法师:在家的弟子学佛修行的基础是什么?
同修:在家的弟子学佛修行的基础是什么?师:我们学佛,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能够去追求我一定、立刻要怎么样,那是一种错误的心态。首先要把心态调整好,身体调理好,把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6
-
释迦牟尼的十个弟子里,您最敬佩哪一位
释迦牟尼的十个弟子里,您最敬佩哪一位释迦牟尼的十个弟子里,您最敬佩哪一位释迦牟尼作为佛教的创始人,背后世称为佛祖,他的身边自然有很多徒弟,徒弟们跟随他学习佛义。
金玉良言时间:2025-06-06
-
一个犯下邪YIN堕胎重罪佛弟子的发露忏悔和学佛的种种感应
弟子今年33,接触佛法已经有2年时间了,但真正学佛不到一年,因为刚开始的时候学佛也是仅仅为了求人天福报,学佛是进一步退九步,知道去年到深圳东山寺打佛七,才能说是真
邪淫果报时间:2025-06-04
-
帮弟子缝衣服,照顾生病的比丘,佛陀原来如此暖心
熟悉佛法的人都知道,佛法不提倡崇拜,也不认为依靠崇拜敬畏可以获得解脱。佛法与其说是一种宗教信仰,不如说是一种智慧的教育。而这样的教育,离不开导师的言传与身教。佛
佛教知识时间:2025-06-01
-
佛陀阿难的故事:一个佛家弟子的修行路
阿难,是佛陀的幼弟,也是佛陀的弟子中最聪颖好学的一个。有一次,取了钵盂进村去求水。进了村,阿难看到一口井,井边正有一位年轻的女子在打水。女孩子闻声转过身来,两人
佛教知识时间:2025-05-31
-
法界法师:2009年2月19日答弟子问
2009年2月19日答弟子问问:师父,您开示的中脉法,怎么才能得法?答:中脉法的理论在网上谈了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就不能谈了,那是要命的了,必须面对面才能来谈。问:打坐胃胀,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6
-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第二讲
第二讲大家晚上好!《金刚经》非常殊胜,在我们现在这个娑婆世界,《金刚经》是经中之经,是开悟成佛的经,是直接从心地上走的,只要你读时间长了,道理自然通。我们还是像昨天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5
-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第十讲
第十讲大家晚上好!大家接触佛法时间不长,有一些自己的见解都是理解的。通过自己不断地修学看经,结合现在的科学发展研究的结论去对照宇宙的运行变化,能开发自己的智慧。释迦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5
-
成观法师: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二十七集
【天台小止观】讲解第二十七集释成观法师讲于 台北大毘卢寺2010年3月5日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须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3
-
释迦牟尼反对“神通”,却赞叹这个女弟子使用,其因为何
释迦牟尼反对“神通”,却赞叹这个女弟子使用,其因为何释迦牟尼反对“神通”,却赞叹这个女弟子使用,其因为何。所谓“神通”,是很多佛教故事里说到的一种“超能力”,大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5-23
-
明证法师:弟子每次念佛的时候心里都会酸酸的很想掉泪,请师父开示?
师父,阿弥陀佛。弟子每次念佛的时候心里都会酸酸的很想掉泪,请师父开示?明证法师开示:这个是因为你以前曾经供养过无量诸佛,曾在无量诸佛所种诸善根,本非凡人,我们都不是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1
-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三○卷
第三○卷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十六页。这一科是讲到持戒门。这个持戒在大乘的菩萨戒是分成三聚净戒,前面一科是讲到摄律仪戒。摄律仪戒它的所对治的是一个恶法,所以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4
-
难怪如来在佛教排名第三,却当教主,看看至宝“盂兰盆”是干啥的
难怪如来在佛教排名第三,却当教主,看看至宝“盂兰盆”是干啥的难怪如来在佛教排名第三,却当教主,看看至宝“盂兰盆”是干啥的文/静诗(静说西游第8期)西游记中,三界最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4-30
-
真圆法师答:弟子马文博想出家,可是家长不同意,请佛祖提示!
提问者:马文博)真圆法师答:出家功德无量,有情能发出家之心,值得随喜赞叹!然出家修行根本目的乃为出离、为赈济一切有情。父母亦在有情之列,父母反对,逆而行之是为不孝。百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27
-
宣化上人:鼓励佛弟子显神通
宣化上人关于“神通”问题的开示何为神通?所谓“妙用难测为神,自在无碍为通”。不可测不可碍的人运自在之力,千变万化,不可思议的境界。神通从何处来的?简而言之,小乘人
宣化上人时间:2025-04-22
-
悟慈法师:杂阿含经卷第三
杂阿含经卷第三五十九、生灭经:本经乃叙述色等之五阴之集,和五阴之灭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这时,世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20
-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弟子现在是否要重点学些什么教理?
问:在知见上,弟子觉得世界唯在一心,众生是佛,器世界是佛土,皆是对自己的教授,关键在自己的感悟。不知道这是不是唯识的看法?又弟子现在是否要重点学些什么教理?智敏法师答: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8
-
《金刚经》讲解第七讲
主讲:释慧祥日期:2005年06月19日讲别:第七讲请大家合掌。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并称念: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并发愿:佛弟子(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3
-
《金刚经》讲解第二十八讲
主讲:释慧祥日期:2006年03月05日讲别:第二十八讲请大家合掌。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并称念: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并发愿:佛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3
-
慈法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简释_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解
《佛说八大人觉经》简释有个居士提出来把《八大人觉经》讲一讲,文字很短,可以讲一讲。依这经来说一说菩萨行,看看怎么来认识自己。若是为自己,为什么是违菩提心?为什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0
-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四集
第四集内容提示下卷 此论二重愿生之义难易二道自力他力解义分中十重义其一愿偈大意原文:无 量 寿 经 优 婆 提 舍 愿 生 偈 注 卷下婆薮槃头菩萨 造魏永宁寺北天竺沙门 菩提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0
-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六集
第六集内容提示:1、第二义起观生信作愿门止有三义观察门观有二义回向门两种回向往向回向还相回向2、第三义 观行体相此分中有二体:一者器体,二者众生体。器分中又有三重: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9
-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十三集
第十三集原文:“平等法身”者,八地以上法性生身菩萨也。“寂灭平等”者,即此法身菩萨所证寂灭平等之法也。以得此寂灭平等法故,名为平等法身。以平等法身菩萨所得故,名为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