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为什么《金刚经》只列了千二百五十大比丘而没有列菩萨?
这个问题,是我读《金刚经》时所产生的,我们都知道,《金刚经》是一部大乘经典,而大乘经典都是以菩萨为听法的主要对象,例如《华严经》和《圆觉经》都是列了大菩萨而未列声闻弟子,也就是说都是大菩萨,而没有比丘弟子。《金刚经》在开头的时候就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就是说在《金刚经》里,只提到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但是没有说菩萨。所以我的问题是:为什么《金刚经》是一部大乘经典,而听众只有大比丘,没有菩萨?集结这本经的大德,是不可能忽略了这点,是不是他有特别的用意呢?
千二百五十大比丘的程度
现在我们来研究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根据佛经,他们都是跟随释迦牟尼佛已三十多年的弟子。佛在证觉之后,了解当时众生的根性,自我的观念还很强,没有办法接受佛陀亲证的空性的真理,所以佛先说了十二年的阿含经,从苦集灭道四谛,求个人的解脱;接著讲了八年的方等经,方是方广,等是平等,要弟子们把心量扩大,明白如果只是求自我的解脱,其意义是不大的,而是应以平等普度一切众生为胸怀。随后再讲般若,开始透露佛陀亲证的体验,使弟子逐渐明白空的真正意义,明白每个人本来就有的本性是超越相对,是无所不包,所以要发大心,修佛道,度众生,才是究竟的解脱。
佛讲般若二十二年,一共是十六会,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时候,已经是第九会了。换句话说,弟子听佛陀讲般若妙慧也已经十多年,到了佛讲《金刚经》时,可以说都已发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宏愿,也就是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了,已经不是单单只求自己解脱的小乘圣者,所以最低限度,我们可以说这批大比丘都是初发心的菩萨。因此,《金刚经》确是针对这批弟子讲的,他们的根基成熟,是可以接受《金刚经》的般若教授。
可是上述这个结论,并不能完全解答我的问题,因为结集《金刚经》的大德,也可以像《阿弥陀经》一样,在列了大比丘之后,再列菩萨摩诃萨若干人,可是经上并没有这样写。所以我觉得结集《金刚经》的大德,只列了千二百五十大比丘,是有其用意的。我的浅见是结经的大德,是在对未来的众生,就像我们这些现在在读诵《金刚经》的人,一个重要的启示。这话怎讲呢?在此,我先举个譬喻,比如说在中学里上代数课,有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都在听课,你想那一种人得益最多?小学生听不懂,大学生本来懂,觉得不够劲,所以得益最多的一定是中学生。
向千二百五十大比丘看齐
佛陀是极注重应机说法的,所以凡是对机的听法者,一定是获益最多。所谓对机,就是听的人的程度及听法时的心境,和说的法最能相契,这就像中学生听代数课最能得益。所以结《金刚经》的大德是在指示我们,如果希望在念或在听《金刚经》时得益最多,应该是在念或在听时,尽可能具备千二百五十大比丘的程度和心境。各位请注意,这并不是说你得像大比丘一样,才可以念或听《金刚经》,而是说你在念或在听《金刚经》的这一刻,要尽可能在心里上以这批大比丘为模范榜样,要模仿他们。如果能观想,就在念经或听经时,观想自己就是千二百五十大比丘之一,而在此时此地,正在听佛陀演讲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这样的念经、听经,一定得益最多、功德最大。如果观想的经验不足,就应当尽量地模仿大比丘们,要模仿大比丘们,就得先知道他们的特点。难的我想不去谈,好高骛远也许反而做不到;容易,实际且可以做到的,我想提出几点供各位参考。
我想提出的几点,第一,这批大比丘最明显的特点是他们一直跟随佛陀的左右,我们若要模仿他们,第一可以做到的是,心里常存有和佛在一起的感觉。讲得深一点,就是今天虽没有应身佛,没有释迦牟尼佛在此,可是法身佛是遍一切处的,他时时刻刻都和我们在一起,因此在念或听《金刚经》时,心中时时记起与佛在一起的感受是可以做到的。如果再在形式上,譬如有佛堂、佛像,那么我们在念或听《金刚经》之前,能够恳切地礼拜,或供一尊佛像在你念经的桌上,都能助你生起与佛同在的观念。倘若出外旅游,或者没有佛像,那么我劝各位要记得《金刚经》里,佛说的若此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就像是有一本《金刚经》在这个地方,就是有佛。所以你拿了一本《金刚经》在念,佛就和你在一起。
第二,这批大比丘都是所谓阿罗汉的程度,所以对于因为有肉体而生起的我的观念已经破了,一般的烦恼也已消灭。我们当然还差得远,不能和这批大比丘相比,可是在念或听的一段时间内,如果能尽可能将我见、我慢、我执减低,将心里的烦恼、挂念、仇恨、怨苦放下,则此片刻间的心境,就可以和那些大比丘们比一比。这样念经或听经的功德,就远比以散乱心、愤怒心或者贪欲心念经,不知道要大得多少。
再举个例子,如果在进赌场之前,念一遍《金刚经》,希望菩萨保佑能赢钱,还远不如输钱回来,垂头丧气地念一遍《金刚经》有益得多。
第三,上面已经讲到,这批大比丘已发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以我们要模仿他们,最低限度也要做到每次念经或听经时,发一个愿,愿我成佛,普度众生。倘若这个愿我成佛,普度一切众生的悲愿能在念经或听经时,时时在心里涌起,则在这样的心境之下念经或听经,就可以和这批大比丘们相提并论,也一定会有不可思议的感应。如果我们能将这一节千二百五十大比丘的经文,做这样的体会、受持、实行,我们可算是不辜负了结经大德的一番苦心。
再从另一个观点来看,凡是有缘读诵《金刚经》的,可以说至少已具有初发心菩萨的资格,所以今天各位有缘在一起研究《金刚经》,绝非偶然,千万人中不得其一,希望各位要好好自己珍重。
学佛的人为什么要“戒烟”?抽烟这个问题比喝酒还厉害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好像有一个人到外面抽香烟。回来我问他:“你抽了几支香烟?”“我没有抽啊!”“有人看见你抽了嘛!他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黄花梨手串连日来,一则海南黄花梨价格暴跌九成的虚假报道引起了各方热议。业内人士和资深的收藏玩家均把这一消息视为笑谈,表示根本不值得一驳。而不少不明真相的市民和有
文玩手串时间:2025-02-21
比丘的遭遇在佛陀的僧团中曾发生一件事有一位好乐佛法的年轻比丘,原本对佛法很精进,很用功追求真理,心境也常在静定之中。但是,人的心念有时却像海浪一样,遇到强风就兴起狂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从前有一个小孩子,从小就被家人送去寺院做小沙弥,小沙弥虽然听话也算乖巧,但就是有时脑袋有点不灵光。在过去的寺院,如果有小沙弥来出家,但脑筋又不灵光时,当师父的
素食资讯时间:2025-02-14
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尽享福?要富贵得先修供养,不布施怎么感果呢?为什么今生有穷的,有富的? 从前有位施主,年轻念书的时候,所有的考试都是别的同学替他做的,糊里糊涂大学毕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什么是戒,孝顺父母就是戒,如果没有佛,就把父母当做佛来侍奉,你一念孝顺,供养一次父母一点东西,这样的福德就远超你的想象。孝顺供养父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为什么佛拿这四位大菩萨来比较地藏菩萨呢《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梦参老和尚 讲解【善男子。假使有人。于其弥勒。及妙吉祥。并观自在。普贤之类而为上首。殑伽沙等诸大菩萨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潭州慧朗禅师初参马祖禅师时,马祖禅师问道:你来求什么?慧朗:求佛知见。马祖:佛已超越知见,有知见就是魔。慧朗听了,恭敬礼拜。马祖禅师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慧朗回答:南岳。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8
邪YIN恶业重,要勇猛持诵《金刚经》来忏悔念《金刚经》来忏悔邪淫 学佛要抽空关注一下自己的业。现在大家都很忙。有些世俗顺利的人,感觉良好,也感知不到业。世俗不顺的人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5-02-05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和香在古代有一整套严正的礼法和内涵,不是简单的合成。和在古代,1、是指和谐。《礼记》其声和以柔;2、适中、适当。《论语》礼之用和为贵;3、和睦、融洽;4调和、调制。
沉香知识时间:2025-01-26
为什么我修行总是不得要领?色身上的变化,初学过程中有八种变化,是每一个修行禅定的人都会经历的。──────────────────当我们用功到一个足够的进度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5
在没学佛之前,多数人都非常散漫,容易放纵,也经常会生起烦恼,喜欢造作恶业,而自己也不觉得这样做不对或是不应该,不但没有后悔之心,还会觉得自己精明强干、心安理得。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5-01-25
国人信奉心诚则灵。愈古至今,无有異也。今有凡夫之烧香拜佛存在两大问题:一、自私自利:烧香只为求一己之官禄富贵康寿,求一家之金银琉璃砗磲玛瑙,想跟菩萨做交易,今年
沉香知识时间:2025-01-25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圣主世尊 虽久灭度在宝塔中 尚为法来诸人云何 不勤为法此佛灭度 无央数劫处处听法 以难遇故彼佛本愿 我灭度后在在所往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3
这么修来修去哪一个行门也没有专一,也没有得到哪个行门的三昧;没有得到哪行门的三昧,那就是不成就种因结果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学佛法的人时时刻刻要省察自己,也就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3
紫檀手串为什么变黑了?小叶紫檀不是黑色的呀!正常的小叶紫檀应该是红棕色的有明显的纹路 年份越久颜色就越深 但是再深也黑不了的哇..如果一开始就是黑的 应该是大叶紫檀大
紫檀佛珠时间:2025-01-22
问:不打农药,没有收成,打农药又杀生,该怎么办?昌臻法师答:作为佛教居士,在使用农药时,应该具有悲悯心和不得已的心情,为这类众生(指害虫)念佛回向,希望他们能往生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5
「深信因果」。我早年刚刚念《观无量寿佛经》时,念到这一句就起了疑惑:三福第三条是菩萨修的,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5
【能灭众生一切重罪。除诸障碍。现得安隐。】地藏菩萨就有这么大的加持力,有什么下地狱的罪业,他都给你免除。在地狱门口守着说:这是我的弟子,他信仰过我,不让他下。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8
鸠摩智为啥会用逍遥派的小无相功?原因很尴尬,金庸没有详细写文/杨小英试看鸠摩智的第一次出场,人未至,先是一阵檀香飘来,跟着一声若有若无的梵唱远远飘来。身穿黄色僧
为人处世时间:2025-01-01
小叶紫檀佛珠的盘法很多人都知道,是需要先用棉布或者是棉布手套先盘一段时间,再用手直接盘。为什么要先用棉布或者戴手套盘呢? 善财佛珠和善财佛教饰品解释其中的原因如
佛珠文化时间:2024-12-31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二十五愿:菩萨演一切智)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的话,我便不取正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0
为避嫌疑筑屋田间,坚持不懈苦修廿年。不近女色财心未断,廿年之功一朝丧尽。江苏省崇明岛(今属上海)高石桥有王氏兄弟二人,长兄已忘其名,小弟名曰和尚,父母双亡。长兄已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29
、 你们又有什么地方值得我动这举手之劳呢?南山上有一座神庙,里面供奉着一尊佛祖。传说这尊佛祖非常灵验,只要信徒心诚意正的许愿,佛祖都会大发慈悲,帮信徒圆梦。有一个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27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这一品,是讲药王菩萨所修的最难行的苦行;这种苦行,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这一位菩萨,他已经证果成菩萨了,以前不叫“药王菩萨”,是叫“一切众生喜见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4
摘自:《妙法莲华经》浅释观世音菩萨救我们三灾八难,和我们众生有缘。读诵到这一品,我们要知道法义在哪里。我们众生受持《妙法莲华经》,那么谁来保护我们呢?我们有难处,求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佛为什么灭度却又说没有灭度呢?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众见我灭度 广供养舍利咸皆怀恋慕 而生渴仰心众生既信伏 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佛 不自惜身命时我及众僧 俱出灵鹫山我时语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1
邪YIN多欲的人为什么命运不好? 佛如是说 ‘佛说四十二章经’说:‘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又说:‘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刃有蜜,不足一餐之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12-21
na mo a mi tuo fo南 無 阿 彌 陀 佛在这个世间为什么要多念这两位菩萨?为什么在我们这个世间要多念观世音菩萨、念地藏王菩萨,什么原因呢? 因为这两位菩萨专门发心在娑婆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6
梦参老和尚:如果不犯这个戒,财宝永远没有短缺《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梦参老和尚讲解【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不与取。即是施与一切众生无惊无怖。无有热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6
摆正自己的位置佛法讲的是平等心、慈悲心。现在有个别的居士觉得为寺庙、道场捐了钱财,帮师父做了不少事情,就生起了我慢心,觉得自己了不起。对同修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佛答时间:2024-12-16
念阿弥陀佛,你必须得定量定时。如果你不定量不定时,你自己进取心渐渐就没有。好比你一天定一万声,不论多忙,不论做什么事情,在客堂也好,在大寮做饭也好,不论你做哪一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5
我曾经向一位德行极高的师父请教:“为什么像我这样善良的人还会经常感到痛苦,而那些恶人却活得好好的呢?”师父很慈悲地看着我说:“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有痛苦,那就说明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3
有人担心说,如果讲佛会帮我背业,可能有些人就会觉得,反正佛会帮我背业,就可以尽量放心去造业。认为佛会帮我背业,所以就放心造业,这就好像,知道船能够载行李,就尽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2
有的人一听到别人跟他说‘阿弥陀佛\’,他就说:‘不好意思啦,念小声一点啦,让别人听到不好意思啦!’你想想看,我们这张嘴什么不好的话都说,譬如现在最流行的什么‘伤脑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0
茶与佛教之所以密不可分,相生与共,融为一体,与共历史起源有关。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恰好与茶在中国被广为栽培同时;佛教盛于唐代,与当时饮茶习俗遍及全国又几乎同步
文化资讯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龛室。是中能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形像。烧香供养。瞻礼赞叹。是人居处。即得十种利益。何等为十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2-06
果报通三世。我们起心动念要纯,心地要厚。心地厚,这个人决定有后福;心地薄的人,决定有凶灾。造作罪恶的人现在没有受恶报,是他前世的福报没有享尽,他所享的是前世的福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30
第一回 溯源流书生说法 警痴顽菩萨化身话说我们中国的宗教,向来分为儒道释三大支派,三教之中,除了儒教道教是中国本部所创始,释教却是由西域传入的,因为他拿觉世渡人为
观世音菩萨传时间:2024-11-29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经文:【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无得无说分第七】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依法出生分第八】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经文:【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6
我们为什么总是很难停下来去打坐呢?那是因为我们许多人总觉得打坐时的状态是一种死气沉沉的状态。相反,人们渴望着刺激。比如,如果现在闲着没事,人们便会不由自主地去打开电
禅宗公案时间:2024-11-26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学佛法的人,在每逢佛的诞辰、佛的纪念日,或者是,菩萨的诞辰,菩萨出家的纪念日,都应该尽你自己的力量去做功德。因为在平时,我们也应该做功德,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5
妙音菩萨与八万四千菩萨眷属,来到娑婆世界灵鹫山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于时,妙音菩萨于彼国没,与八万四千菩萨,俱共发来。所经诸国,六种震动,皆悉雨于七宝莲华,百千天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