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圣法长老:《应作慈爱经》的利益_关于禅修的问答

南传人物 2024-08-25

《应作慈爱经》的利益

在佛陀时代,有五百位居士出家成为比库,他们的修行很好。有一天,他们请求佛陀允许他们前往森林里禅修,佛陀许可之后,他们就出发,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 庄,寻找适合的森林。供养他们的村民们问僧众要去哪里,比库们就说要寻找一个适合修行的森林,这个村庄附近有一片很大的树林。村民们就邀请比库们住在那座森林,他们愿意供养比库的生活所需,于是比库们就接受了村民的邀请。

比库们在森林中讨论后,决意要在森林中精进禅修,那是他们出家的真正目的。他们开始在森林中修习观禅,当他们修习时,由于他们的戒行和美德,使得树神们无法留在树上,纷纷下到地面上来。一开始树神以为比库们只是暂时住在那里,但是一天天的过去,比库们没有离开。于是这些树神们在晚上把自己变成可怕的相貌, 并发出恐怖的声音和臭味来惊吓这些比库,比库们因此开始生病,没办法禅修。比库们聚在一起讨论,发现大家都遇到同样的问题,于是他们决定回去舍卫城请教佛陀,看他们应该去哪里修行。

佛陀用他的神通力观察什么地方最适合他们修行,发现还是同样那一座森林。先前比库们在森林里直接修行观禅并不适合他们,应该以修习慈爱来作为他们的基本业处,再转修观禅。佛陀便教导他们《应作慈爱经》的十首偈颂,并教他们如何修习慈爱,嘱咐他们回到原先的森林,在回到森林的路上要念诵《应作慈爱经》,并时时散播慈爱。比库们完全地学习了《应作慈爱经》和慈禅后,在回程的路上就持续念诵《慈爱经》。树神们感受到比库们的慈爱,就从树上下来,变成人的样子,帮他们拿钵并带他们去寮房,拿水送到他们的寮房并做一些其他的服务。这些树神因为感受到比库们的慈爱而开始帮助他们。

从这时候开始,比库们在禅修前都先修习慈爱,他们都在短时间内证得慈心禅那,并于慈心禅那后转修观禅,观察色法和名法及其无常。有一天,佛陀以神通观察到五百位比库的观智都已经成熟,可证得圣道圣果,就用他的光芒出现在比库们面前,对他们说法。在听法的时候,五百位比库都证得阿拉汉道果。他们在雨安居的第一个月就证得了阿拉汉道果,三个月雨安居结束后,他们回到舍卫城去礼敬佛陀。

这就是《应作慈爱经》的故事,如果我们念诵《应作慈爱经》并修习慈心禅,是很殊胜而且很有利益的修持。如果知道这部经的意义,会有更多的利益。这部经共有十首偈颂,前面二个半偈颂是关于我们应当培育的戒德和美德,接下来的六个半偈颂是关于如何修习慈禅,最后一个偈颂是关于观禅的智慧。所以这部经包含了戒定慧三学。我的老师曾教导弟子们,每天念诵这部经二十一遍,这是很有利益的,许多比库及居士这么试过,并得到了利益。

有一个居士的工作是训练警察的教官,有一天他被人起诉,但他并没有犯任何过错,是被冤枉的。他来见尊者,尊者教他每天念诵《应作慈爱经》二十一遍,并散播慈爱给那些冤枉他的人,过了一段时间,他对尊者报告说他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他领回他的薪水并恢复他的工作,《应作慈爱经》对他而言是非常珍贵的。

另一个例子是一位居士的家庭缺乏和谐,他受了很多苦,觉得生命很没意义。他的姊妹们就来见尊者,告诉尊者他的问题,请求尊者帮助他。尊者见到这位居士,就教他每天念诵《应作慈爱经》二十一遍,于是他每天念诵《应作慈爱经》二十一遍,有时候甚至念一百遍。后来,他去见尊者并向尊者报告说他的家庭问题已经解决了。他们以这个方法体验到《应作慈爱经》的利益。

当我们要去一个新的地方时,我们都应该先散播慈爱给那个地方,到达那个地方后也要散播慈爱。修习慈爱有十一种利益,包括人会喜欢你、非人会喜欢你、天神也会保护你等等。如果我们散播慈爱并念诵《慈爱经》,也会获得这十一种利益。以这个地方为例,这里也有许多树神,所以当我们散播慈爱给他们,他们也会保护我们。所以你们应该散播慈爱给护法神。

关于禅修的问答

信众问:

修习入出息念时,从开始觉知呼吸直到禅相的这个阶段是否可以自行修习,等到有禅相时再请求老师指导?

圣法长老答:

可以的,在佛陀时代也是有许多居士及比库都是自己修习的,在印度及其他国家也有许多人这样做,而且他们的禅修也是可以进步的。但是当他们遇到禅修上的问题时,就必须去找老师。如果没有任何困难,可以自己修习到禅相的阶段或是更深的定力。当自己在家里修习时,假如有任何的害怕或恐惧,只要忆念佛陀,害怕就会消失。所以在家里修习,也是可能培育起定力的。

信众问:

「作意」在禅修上是不是很重要的关键?假如在禅修时习惯性用力,应该怎么办?

圣法长老答:

要培育禅修,作意或决意是很有用的,我们应该有决意,这个决意是一种善的欲,如果有善的欲,就能够培育禅修。如果一个禅修者没有作意就无法继续禅修至止观的成就。所以,禅修者心里一定要决意:「我要持续禅修直到达到目标。」

关于习惯性用力的问题,我们禅修时不应该太用力。佛陀教导我们以中道修行,精进力太多或精进力不足都是不适合的,如果太用力,会造成很多干扰,禅修会进步很慢;如果精进力不足也无法培育起定力。应该以中道的方式,以平衡的精进力来禅修。

信众问:

对于有心想修行的十戒尼或女性修行者,在迈向解脱的道路上,有什么应该特别留意或是避免的呢?

圣法长老答:

不只是女众,男众也必须注意:

1、持戒必须清净,如果持戒清净,对佛法就有信心。

2、禅修或修习止禅时要避开吵杂的地方,避免讲话或听他人讲话,避开外在的事缘,要一直保持善心。

3、要持续地把心安住在禅修的所缘上。

4、保持自己身体的洁净及周围环境的干净。这对于禅修者而言很重要,因为当自己的身体及周围的环境干净,心也会自然的平静。

5、要修习慈爱,散播慈爱,让心保持在无瞋的状态,假如在禅修时生起瞋心或是情绪化,定力一定会掉下来。所以慈爱非常重要。

6、要避免我慢,有些禅修者禅修进步,有一些定力,就会去告诉其他禅修者自己的进步,但他在讲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慢心已经生起来了,这样的慢心就会影响禅修。

7、其他还有很多的障碍要去克服,并时时保持善心,我们的禅修才会进步。

信众问:

是否可以了解大长老的生平故事?

圣法长老答:

佛陀曾经教导我们不应该讲自己生平的故事,因为会增加我们的烦恼。不过有一些事情是可以说的。

首先是关于为什么会出家?当我很小,不会走路,还在母亲怀抱的时候,就记得自己是从一个很高的地方来的,而且还要回到那个地方去,所以是要出家的。但是那时候还不明白什么是出家,直到九岁时,就开始和家人、亲戚一起受持八戒,那时家里附近有一座森林道场,就去那里和里面的尊者学禅修,当时尊者教导的是慈 爱。于是我就开始修习慈爱,打坐很舒服,有时打坐五到十分钟,就感觉好像飞在天空般的舒服。当时心里想:「我也不懂佛法,就可以感到这么舒服,如果出家的话,一定可以得到更多,所以我应该出家。」

从那时候开始,就一直有出家的念头,直到十六岁的时候有机会可以出家,戒师是一个非常好的森林比库,持戒很清净,也有教导禅修。当时就跟着戒师开始过着沙弥的生活,也向其他的森林比库们学习。后来,受了比库戒,就开始学习更多佛法。当时的老师们都教导我很多佛法。受了比库戒两年后,就开始学习并背诵三藏,当时已经懂巴利语,对背诵三藏很有兴趣,也很开心,打坐也很好,相当的快乐。当时和戒师及其他老师学习时,都非常遵从老师的教导,老师开示什么,我都很听话,遵照老师的教导去做,所以每一个老师都很疼爱我。因为懂巴利三藏,所以也开始对信众开示佛法。

在自己比库的生命中,35年的时间都有教导禅修及开示佛法。禅修是依据《清净道论》教导止禅及观禅的。在1994年时,听说缅甸有位帕奥禅师,于是在1996年1月2日前往帕奥禅林学习,当时就紧紧的跟随帕奥禅师学习,非常的开心。1997年我们邀请帕奥禅师等九到十位尊者到斯里兰卡,开始传授帕奥禅法,当时是由尚智尊者在斯里兰卡教导帕奥禅法的。当时由于教导帕奥禅法,我原本是住在其他地方的,但从那时候开始,就到龙树林僧寺,把道场建立了起来。

在出家的生命中,因为一都非常听从戒师及导师的教导,所以心里一直都非常开心的学习。在整个出家的生命中,都没有什么觉得懊悔、遗憾或是需要忏悔的事,从来没有被投诉,从来不曾责备任何人或是对其他比库做过任何的坏事,经常都安住在慈爱中,和其他人接触时经常都在培育忍辱。经常祝愿其他的禅修者们也都能培育慈爱及忍辱,并成就禅修。

在此,希望所有的出家众们,包括十戒尼们,也都能培育慈爱及忍辱,好好的修习佛陀的教法,直到尝到法味,直到体证涅槃。

原文标题:圣法大长老-应做慈爱经及问答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南传森林派的足迹

更新于: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