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明昆长老:南传菩萨道 上 第七章:杂集 第六篇:什么是波罗蜜的基本条件?

南传人物 2024-08-22

第六篇:什么是波罗蜜的基本条件?

简短的说,它们是:

一、 至上愿(abhinihara);

二、 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

三、 四佛地(Buddhabhumi);

四、 十六种内心气质(ajjhasaya);

五、 省察智(paccavekkanabana):观察不布施等的坏处和布施等的好处;

六、 十五种行(carana)、五种神通(abhibba)及它们的组成部份。

至上愿

至上(abhi)是指正等正觉。愿(nihara),是指朝向,或意向;由此至上愿即是愿得正等正觉。

在第一次被授记成为菩萨时,修行者必须具备八个条件,即:

一、 他必须是人;

二、 必须是男人;

三、 修行已圆满至可在那世成为阿罗汉;

四、 遇见在世的佛陀;

五、 出家;他必须出家为比丘或是一位相信业报的修行者;

六、 圣洁成就;他必须拥有四禅八定与五神通;

七、 增上行;极强的诚意,不惜为佛而牺牲自己的性命;

八、 极深之欲;极强的善欲,不畏艰难地去成就佛果。

当具备以上八个条件时,至上愿才有生起的条件。其时,菩萨即会不必受任何人指点之下如此思惟(如须弥陀隐士):

「当我脱离苦海之后,我必须渡脱众生;当我得以解脱娑婆世界之锁后,我必须渡脱众生;当我成功克服六根后,我当教导众生克服它们;当我消灭内心烦恼之烈火后,我必须去平静众生有如在火中燃烧之心;当我证得涅槃最美妙的寂静后,我当与众生分享此乐;当我消灭自己的三种生死轮回之火 后,我当消灭焚烧众生之火;当我清除自己的烦恼之后,我当使众生获得清净;当我证得四圣谛之后,我当把它教给众生。(简而言之,我当为成佛而奋斗,再去解救众生。)

(没有具足八条件的这类思惟并不是至上愿。)

如此,成佛之愿这大善心(mahakusalacitta)及其心所则连续不断与强烈地生起。这发愿成佛的大善心与心所即是至上愿,也是十波罗蜜的基础。

事实上,只有至上愿生起之后,他才能被佛陀授记为菩萨。被授记之后,「波罗蜜思择智」即会顺序发生,再决意修习诸波罗蜜至圆满。

至上愿的相是内心倾向于正等正觉;作用是发愿成佛与希望成佛之后解救众生,让他们得证涅槃;现起是菩萨行的根本条件;近因是大悲心(或是主要的辅助条件已达到圆满。有关方面过后将会讨论。)。

至上愿的目标是不可思议的佛果与无边世界众生的福利,因此是波罗蜜、舍离(caga)、善行(cariya)这些菩萨行的基础,也是拥有无比力量的最崇高善法。

简短地分析此特别力量:

在至上愿生起的那一刻,菩萨即已准备好进入「大菩提乘行道」(mahabodhiyana-patipatti)。他已肯定将在未来成佛。在至上愿生起之后,这一切已是不退转的了,因此他被称为菩萨。(当一个人还未具备至上愿时,他还不配被称为菩萨。)

从那一刻开始,菩萨完全倾向于成就正等正觉。而其修习波罗蜜、舍离与善行的力量也已具备。

由于须弥陀隐士已具备至上愿,因此他可以准确无误地以「波罗蜜思择智」(parami-pavicayabana)来观察全部的波罗蜜。这是他不需要导师的帮助而自己获得的智慧,因此也称为「自生智」(sayambhubana),也是正等正觉的预兆。在明确无误地省察十波罗蜜之后,他再以四阿僧祇与十万大劫的时间去修习以达到圆满。

至上愿有:

(a) 四缘(paccaya);

(b) 四因(hetu);

(c) 四力(bala)。

(a) 四缘(远的因素)是:

一、 当发愿修菩萨道之伟人亲眼目睹佛陀显现神通之后,他想:「正等正觉具有非凡的力量,佛陀在证得它之后变得如此超凡、美妙与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亲眼得见佛陀的力量之后,他的心已倾向于正等正觉。

二、 虽然没有亲眼见到世尊的非凡力量,但是他从他人之处听到:「世尊拥有如此如此的威神力。」听后,他的心也已倾向于正等正觉。

三、 虽然没有亲见或耳闻世尊之威神力,他学到有关佛陀的威神力之经典。学后,他的心已倾向于正等正觉。

四、 虽然没有亲见或耳闻世尊之威神力,也没有学到有关佛陀威神力的经典,但他本身已具备非常圣洁的倾向,所以他想:「我将护持佛陀的传承、血统、传统与正法。」由于这对法至高的敬仰(Dhammagaru),他也倾向于正等正觉。

(b) 四因(近的、直接的因素)是:

一、 这伟人具有为过去佛做出增上行(adhikara)之特别善业为亲依止(upanissaya)。

二、 他自然地拥有悲悯的性格,而愿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减轻众生之苦。

三、 他具有持恒之精进力,足以使他长期奋斗至成就佛果,不会因为轮回之苦与为众生的福利奉献之艰难而生退心。

四、 他乐于跟劝他人离恶行善之善知识结交为友。

在以上四因之中,拥有亲依止是指他曾当着过去佛面前(经典并没有记载需要多少尊佛),在心中默念与亲口发愿修菩萨道,他一直倾向于正等正觉与为众生之福利而奉献。

由于他具备此亲依止,他在某些方面与那些未来将成为辟支佛或弟子的人有很明显的差别,即是:

一、 五根(indriya);

二、 为众生福利的修行;

三、 助人之善巧与辨别善恶智(thanathana-kosalla-bana)。

(从以上三个素质,可以推断菩萨在过去佛前曾种下特别的善业。)

有关亲近善知识这一点,善知识是指具备八个素质的人,即是信、戒、多闻、出离、精进、念、定与慧。

具备了信,善知识对世尊之正等正觉及自业果报有充份的信心。由于此信念,他绝不放弃为众生图福利之愿,而此愿是成就正等正觉的基本原因。

具备了戒,尊敬他的众生感到他很亲切。

具备了多闻,他时常开示为众生带来福利与快乐的深奥道理。

具备了出离,他少欲知足,不执着于五根(感官)的享受,而保持超越的态度。

具备了精进,他时常为提升众生之福利而奋斗。

具备了正念,他从不忽略修善。

具备了定力,他的心不散乱而专注。

具备了智慧,他能如实知见诸法。

善知识以正念分析善业与恶业之果报;通过智慧他真正地明了什么是对众生有益与有害的;他以定力保持稳定的心;通过精进力,他使众生远离有害的事物,再引导他们努力不懈地向善。

如此菩萨亲近与依靠具备这八种素质的善知识,而努力地加强自己的亲依止。通过持续的努力,他获得了洁净的智慧与非常清净的身语业,由此他具备了四力。不久之后,他将具备被授记之八条件,再无畏与明确地发至上愿,如此他成为真正的菩萨。

自此以后,除了正等正觉他再无其它愿望。他已成为一个圣洁的人,成佛已是肯定且不可退转的成果。

(c) 四力是:

一、 内力(ajjhattikabala):[单凭自身之能力与对法至高的敬仰(Dhamma garava,上述之第四缘)而极度倾向于正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他自力更生、具有惭心(羞于造恶),再运用此内力,菩萨发愿证得佛果,修习诸波罗蜜,直至最终证得正等正觉。

二、 外力(bahirabala):[凭借外力,上述之前三缘,他极度倾向于正等正觉。]运用此外来之力,再加以自尊与自信:「我是具有能力证得佛果之人。」菩萨发愿证得佛果,修习诸波罗蜜,直至最终证得正等正觉。

三、 亲依止力(upanissayabala):[凭借上述四因的第一项而极度倾向于正等正觉。]他具有敏锐的根、拥有正念的自然清净,再运用此力,菩萨发愿证得佛果,修习诸波罗蜜,直至最终证得正等正觉。

四、 精进力(payogabala,加行力):[具备了足够证得正等正觉的正确精进力,他持续不断地累积助缘与善行。]运用此身语清净与不断修善之力,菩萨发愿证得佛果,修习诸波罗蜜,直至最终证得正等正觉。

具备了此四缘、四因与四力,而后在修至有如须弥陀修行者的阶段,他将具足被授记为菩萨之八个条件。具足此八条件之后,他将生起发至上愿的大善心与心所:「我将毫不懈怠地致力修行以成就佛果与解救众生。」这大善之至上愿是为十波罗蜜的根本条件。

四大奇迹

自从至上愿生起之后,圣洁的菩萨即拥有了四大奇迹的素质:

一、 他对每一界的众生皆培育慈心,视他们为亲生孩子般,然而却不受世俗感情污染。

二、 他的倾向与精进力已转向为众生谋求福利与快乐。

三、 他潜在的佛陀之素质已日渐增长与成熟。

四、 由于菩萨拥有至善与仁爱之流、快乐的泉源,他成为应供(值得接受最好的供养),值得被众生致以最高的恭敬,是世间的无上福田。

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

有如大善之至上愿,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也是十波罗蜜的根本条件。(这两个条件在前面已讨论过。)通过它们,菩萨得以持续不断地为众生谋求福利与快乐,而无视自身的利益。虽然修菩萨道是非常艰难且非常人所能办到,但是他却不以为苦。

由于他具有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那些对他有信心、恭敬,或只见到、忆念他的众生皆可获得福利与快乐。

进一步的解释:菩萨通过智慧证得正等正觉,而通过大悲心执行佛陀的任务。他通过智慧得以脱离苦海,而通过大悲心去解救众生。他通过智慧对苦感到厌倦,而通过大悲心视苦为乐致力于解救众生。他通过智慧发愿证得涅槃,而通过大悲心在娑婆世界中轮回。

如此,大悲心与智慧在多方面是有益的,它们不单只是波罗蜜的基础,也是发菩萨愿的根本条件。

四佛地

有如至上愿、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以下之四佛地也是波罗蜜的根本条件:

一、 精进(ussaha):这是修习波罗蜜、舍离与善行的精进力。

二、 上智(ummavya):即是方法善巧智。

三、 决意(avatthana):这是对修菩萨道不可动摇之决心。

四、 善行(hitacariya):即是培育慈悲心。

这四个因素名为四佛地,因为它们利于成就正等正觉。

十六种内心气质

(内心气质即是倾向或性格,它影响人的个性之形成,基本上有两种,即是善与恶。)有十六种善的内心气质,即是倾向于出离(nekkhammajjhasaya)、隐居(pavivekajjhasaya)、无贪(alobhajjhasaya)、无瞋(adosajjhasaya)、无痴(amohajjhasaya)、解脱(nissaranajjhasaya)及每一个波罗蜜。

由于强烈的出离倾向,菩萨看透欲乐与在家生活的危险;由于强烈的隐居倾向,他看透群体与社交生活的危险;由于强烈的无贪、无瞋与无痴倾向,他看透贪、瞋、痴的危险;由于强烈的解脱倾向,他看透各生命界的危险。若不能看到贪、瞋、痴等的危险,也无强烈的无贪、无瞋、无痴等倾向,他是不可能修得什么波罗蜜的。因此无贪等六种倾向是波罗蜜的根本条件。

同样地,十个对波罗蜜的倾向也是波罗蜜的根本条件。布施倾向是看到它的对立法(即:不布施)的危险之后所强化的无贪所造成的坚定不移之倾向于布施。

由于强烈的无贪倾向,菩萨看透其对立法自私的危险,因此努力修习布施;由于强烈的持戒倾向,他看透无道德的危险,因此努力修习持戒。对于其它波罗蜜也是如此。

在这里必须特别注意的是:与出离对立的倾向是欲乐与在家生活;与智慧对立的是愚痴和疑;与精进对立的是懈怠;与忍辱对立的是无忍和瞋;与真实对立的是妄语;与决意对立的是犹豫不决(不够坚定于行善);与慈对立的是瞋恨;与舍对立的是屈从世事的兴衰变迁。

由于强烈的舍倾向,菩萨看透其对立法(即是屈从世事的兴衰变迁)的危险,因此努力修习舍波罗蜜。如此,对十波罗蜜的倾向也是波罗蜜的根本条件。

省察智

──观察不布施等的坏处和布施等的好处

省察不修十波罗蜜的坏处与修十波罗蜜的好处之省察智也是波罗蜜的根本条件。

(发心修菩萨道者应详细地研究这一篇。)

一、深入地省察布施波罗蜜

「私人财物如地、金、银、牛、水牛与男女奴仆等和自己的妻儿将为执着的主人带来灾害,因为这些是五欲的目标,许多人都在垂涎;他(它)们会被五敌(水、火、王、贼和敌人)所抢或消灭;他(它)们导致争吵;他(它)们不是实在的;为了争取与保护他(它)们则必须骚扰或侵袭他人;失去他(它)们则带来极度的痛苦;由于执着而满怀自私的人死后则很可能投生恶道,因此财物与妻儿为物主带来多种的伤害,给掉与舍弃他(它)们是唯一开脱至快乐的途径。」

菩萨如此地省察与修习正念,以免怠于行布施。

每当恳求者来讨时,他如此省察:「他是我亲近的朋友,向我吐露自己的秘密;他在指示我如何通过布施把死不带去的财物带到来世;这世间有如被死亡之火焚烧的火宅,他是帮我把财物带往安全处的好朋友;他就有如一个绝妙的藏室,可好好地保存我的财物,以免被烧毁;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通过给与我布施的机会,他已在帮我获取最杰出与艰难的成就,那即是佛地」。

他也应如此省察:「这人在给我行至善的机会,我不可错失此良机。」「生命终有结束的一天,我应该不求而给,何况人家亲自来求我。」「强烈倾向于布施的菩萨四处寻访欲接受布施之人,而现在由于我的福报,竟然有乞求者亲自来接受我的布施。」「虽然接受财物的是受施之人,然而我才是真正的受惠者。」「我应利益众生如利益我自己。」「若无人来接受我的布施,我怎么能修习布施波罗蜜?」「我应该只为了给与乞求者而赚取与累积财物。」「何时他们才能不请自来地给我机会行布施?」「我如何才能亲切地对待受施者,而他们又如何才能变得对我友善?」「如何才能在布施之时与之后充满喜悦?」「如何才能使受施者到来?」「又如何培育倾向于布施?」「如何才能获知他们的心思,而无须请教地提供他们所需之物?」「当我有东西可供布施而又有人愿意接受时,若我没有布施的话,这将是我极大的错误与损失。」「如何才能布施我的生命与肢体给与乞求它们的人?」

他如此不断地培育布施的倾向。

「有如回力捧(kitaka )般飞回投掷者,善报也一样地回到不祈求回报的施者。」如此地省察,他培育了不祈求任何成果之心而行布施。(在此成果是指天界或人间的快乐,而不是指佛果。)

布施时的内心态度

当受施者是亲近的人时,他愉快地想:「亲近的人来向我讨东西。」若施者是中立的人(不亲近也不厌恶),他愉快地想:「做了布施之后,我将获得他的友情。」若施者是个厌恶的人时,他特别愉快地想:「我的敌人来向我讨东西,布施之后他将成为我亲近的朋友。」

因此,他必须如同对待亲近的人一样,具有慈悲心地布施给中立与厌恶的人。

当陷入极大的困境时

若发心修菩萨道者发现由于长久以来受到贪欲的影响,而对某物起了执着,他应省察:「你这好人,在发愿修菩萨道时,你不是说愿意奉献自己的生命与所修得的善业以援助众生吗?执着身外物就有如大象在冲凉 ,因此你不该执着任何东西。就有如一棵可作药的树,需要根的人可以取走它的根;任何需要树皮、干、枝、木心、叶、花、果的人皆可任取所需。虽然被摘取了根、皮等,药树不会因此而受影响,不会想:『他们夺取了我的东西。』」

菩萨也如此省察:「为众生之福利而极力奋斗的我,即使对非常微小的坏念头都不可放纵,而应善用这充满痛苦与不净的身体。内在(身体)与外在(身外)的四大皆逃不过坏灭,内外的四大根本没有什么差别。在无此差别之下,若执着身体而想:「这是我的,这就是我,这是我自己」,这只是愚痴的展现(sammoha vijambhita)。因此,有如对待身外物一般,我无须顾虑自己的手、脚、眼、肉和血,而准备好舍弃全身地想:『让任何需要那一部份的人取走它吧!』」

如此省察之后,他不再对自己的生命与肢体有任何顾虑,而肯为了觉悟而舍弃它们,因此他的身、语、意就很容易获得净化与提升。菩萨如此净化自己的身、语、意业之后,即拥有了分辨善恶的智慧,因此,他成为一个真正能够给与众生越来越多的物施(vatthudana)、无畏施(abhayadana)与法施(dhammadana)的人。

(以上即是菩萨对布施波罗蜜的深入省察。)

二、深入地省察持戒波罗蜜

「戒律是甘露法水,能洗净连恒河之水也洗不清的内心烦恼。戒律是良药,能医连檀香木等也治不好的贪婪之火。它是智者的庄严,并不与凡人的服饰如项链、皇冠、耳环等相同。

它是一种天然的香,香味广播四方,而且适于任何情况;它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卓越咒语(vasikarana mantam),能获得王室与婆罗门等的贵族、天神与梵天的尊敬与顶礼。它是修证禅那与神通的方便,也是通向涅槃大城的大道,也是三类觉悟(正等正觉、辟支菩提、弟子菩提)的根基。由于它实现持戒者的所有愿望,因此它比愿望宝石(cintamani)与宝树(kappa rukkha)更优越。」我们应该如此地省察持戒的素质。

[注疏介绍《火蕴譬喻经》(Aggikkhandhapama Sutta)作为省察不持戒的害处。以下是《增支部七集火蕴譬喻经》(Avguttara Nikaya, Sattaka Nipata, Aggikkhandhopama Sutta)的摘要。]

一时佛与众比丘在憍萨罗国(Kosala)游方,在某处看到一堆烈火。佛陀即离开那条路,走到一棵树下,坐在阿难陀尊者以袈裟为他准备好的座位上。过后佛陀问众比丘:

(i) 诸比丘,是那一者比较好,是坐下抱着一团烈火好呢,还是坐着抱着一位身体柔软、触觉美妙的少女?

众比丘(无知)地回答说抱着少女会比较好。

佛陀即解释对不持戒的人来说,抱着烈火是比较好的,因为这只会让他痛苦一生,然而抱着少女将导致他们投生恶道。

过后佛陀再问众比丘:

(ii) 是给一个强壮的人折磨、鞭打双脚至皮、肉、骨都破裂与粉碎比较好呢,还是乐受信徒的顶礼比较好?

(iii) 是给一个强壮的人以尖利的矛刺穿胸膛比较好,还是接受信徒的顶礼比较好?

(iv) 是给一个强壮的人以一块烧得火红的铁片紧捆全身比较好,还是穿用信徒布施的袈裟比较好?

(v) 是给一支烧得火红的器具拉开嘴巴,再投入一粒烧得火红的铁球以烧掉从口唇、口腔、舌头、喉、胃与肠至肛门的全部内脏比较好,还是食用信徒布施的食物比较好?

(vi) 是给一个强壮的人紧抓头肩,再强压下去坐或躺在一个烧得火红的铁床比较好,还是用信徒布施的床比较好?

(vii) 是头上脚下地给一个强壮的人抓着,再抛进一大锅烧得火滚的铁里比较好,还是住在信徒布施的寺院里比较好?

对于较后的六个问题,众比丘也给予有如第一题(无知)的答案。而佛陀的解释也有如第一题,即:对于不持戒的人,双足给人撕裂、打碎或胸给利矛刺穿等是比较好的,因为他们将只受苦一世。反之,若乐受信徒的顶礼、接受信徒的顶礼等,将会导致他们投生恶道,在漫长的日子里遭受极端的痛苦。

佛陀以下面的话结束这一次的开示:

「为了带给布施的信徒最大的利益,和使自己在僧团里的生活有益,比丘必须致力于三学 (sikkha);希望带给自己与他人福利的比丘必须时时刻刻保持正念与精进。」

开示结束时,六十位不持戒律的比丘当场口吐热血;六十位犯了轻戒的比丘则即刻还俗;六十位持戒清净的比丘则证得阿罗汉果位。

我们必须继续如下地省察持戒的性质:

「持戒清净的人欢喜地想,我做了一件毫无错误的善业,它保护我得以不受伤害。」他不会受到自责与智者责备的烦恼,对他来说惩罚与投生恶道是不可能的事。智者称赞他说:「这是一个有德行的人,他跟没有道德的人不一样,因为他是绝对无悔的。」

持戒是安全的基础,因为它是正念的根本原因,而且带来众多的利益,例如:避免失去财产等。而且它能去除不善业,因此它是我们幸福与快乐的最主要来源。

即使一个出身低微的人,当他具有道德时,也会受到出身高贵的王族与婆罗门等的尊敬与顶礼。因此持戒的成就是优于高贵的出身。

道德的财富超越了外在的财富,因为它不会受五敌威胁。它将跟随我们到来世,带来极大的利益,也是修定与慧的基础。

即使所谓的世界统治者也控制不了自己的心,而只有持好戒律的人可以控制自己的心(cittissariya),因此持戒优于国王的权力等。

有道德的人在生时获得优越的素质。

道德甚至比生命更可贵,就有如佛陀所说的:「一天有道德的生活远比一百年无道德的日子来得好。」而且若活着时并没有什么道德,那跟死了并没有什么差别。

由于有道德的人甚至会受到敌人的敬仰,也由于他不会受到老、病与恶运所征服,因此他的德行超越了外表的美丽。由于它是天界与涅槃之乐的基础,因此它远比世界上最好的楼阁与皇宫更可贵,也远比最高阶级的国王、王子与大将军等更高贵。

持戒也比关怀你的幸福的亲戚朋友们来得更好,因为它真正带给你福利与益处,而且是紧随着你去到来世。

戒律有如一位特别的保镖,保护这难以看护的躯体,甚至能防止军队、毒药、咒语与魔法的危害。

当你省察:「持戒充满了无可计数的品德」,你不圆满的戒律将会变得圆满,或不清净的戒律将会变得清净。

如果由于过去所累积的力量,与持戒对立的反感等法不时生起,发心修菩萨道者应如此省察:

「你不是下定决心要证得阿罗汉道智(arahatta-maggabana)与正等正觉的吗?若你的戒行有缺陷,你根本连世俗的事都不会有成就,更别说是出世间的事。你发愿欲证得的正等正觉是最高的成就。由于持戒是正等正觉的根基,你的戒行必需具有很高的素质。因此你应该是一个热爱戒律的人。」

再者,为了解救众生,你需要教他们佛法,教他们观照无常、苦与无我三相;你也需要帮助五根未成熟的人达到五根成熟,即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与慧根。给错医法的医生是不可信任的,同样地,人们也不能信赖没有道德的人之言论。如此这般地省察,若要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你必须有清净的戒行,这样才能解救众生,帮助他们达到五根成熟。

而且,只有在我拥有禅那等特别素质之后,我才能有能力帮助他人,以及圆满智慧等波罗蜜。若没有清净的戒行,是不可能获得禅那等特别素质。因此你必须自然地已具备清净的戒行。如此省察之后,菩萨就很认真地致力于清净他的戒行。

(以上是对持戒波罗蜜的深入省察。)

三、深入地省察出离波罗蜜

菩萨必须省察在家生活的缺点,即是被对妻子儿女们的责任所约束。反之,应该省察比丘生活的好处,即有如天空般广阔自由,而不受不必要的责任所约束。

《中部苦蕴经》提到,我们必须谨记欲乐目标带来的是比较多的忧虑与悲痛,而不是快乐的事实。认清在追求欲乐目标时,必须经历热、冷、蚊子、苍蝇、风、烈日、爬虫类、跳蚤、昆虫等所带来的苦难。认清在努力追求欲乐目标遇到失败时所带来的失落、伤痛与烦躁。认清在获得它们之后,又会担心与忧虑是否能够保护它们不受五敌的损害。认清只是为了追求欲乐目标而展开的恶战所带来的极度痛苦。认清因为欲念而造恶的人将在现世面对三十二种严重的果报(kamma-karana)。认清来世投生四恶道时将面对的极恐怖的苦楚。

(以上是对出离波罗蜜的深入省察。)

四、深入地省察智慧波罗蜜

「没有了智慧,布施等一切波罗蜜则不清净,布施之思、持戒之思等则不能执行应有的作用。」我们应如此省察智慧的素质。

「没有生命,这身体则失去重要性,不能正常运作。没了心识,眼、耳等根门则不能执行各自的作用,如看、听等。同样地,没有了智慧,信根、精进根等就不能有效地运作。因此智慧是圆满布施等波罗蜜的主要因素。」

智能如何帮助圆满其它波罗蜜?

(一)由于时常保持张开的慧眼,因此菩萨在布施肢体与内脏的时候,也能不赞扬自己或贬低他人。他有如(前述)的伟大药树,毫无恶意地奉献自己,不论在过去、现在、未来都时常充满欢喜。

只有在拥有智慧时,你才能具有方法善巧智地做布施、惠益他人,而只有这样的布施才是真正的波罗蜜。(若没有智慧,人们则易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来行布施,这类为自己的利益而行的布施就有如进行投资来获取利益。)

(二)没有具备智慧的戒行可能是充满贪念、瞋心等的,难以达到清净,更别指望它成为正等正觉的基础。

(三)只有具备智慧的人才能观察到在家生活的害处与出家生活的好处、欲乐的害处与禅那的好处、生死轮回的害处与涅槃的好处。如此的观察之后,他走向无家的生活、培育禅那及朝向证悟涅槃。他也能帮助他人出家与培育禅那和朝向证悟涅槃。

(四)没有智慧的精进是错误的努力,它无助于达到所期望的目标。(比起错误的精进,完全不努力是来得更好的。)当具备了智慧,它就成为正精进,得以达到目标。

(五)只有具备智慧的人才能有耐心地忍受他人的折辱。对于没有智慧的人,他人的恶待往往激起他与忍辱相反的不善心,如瞋恨等。对于智者,折辱只是在帮助他培育忍辱,以及提升它到更高的层次。

(六)只有具备智慧的人才能如实地明了三种真实,即是真实戒、真实语、真实智,以及它们的起因与相对因素。在透彻地明了它们之后(通过去除应去除的和培育应该培育之法),他有能力帮助他人走上圣道。

(七)以慧力滋养自己之后,智者得以成就禅定。基于很有定力的心,他有能力发下不动摇的决心去圆满一切波罗蜜。

(八)只有具备智慧的人才能对三种不同的人持有不变的慈心,而不分别他们为亲近、中立或敌对的。

(九)只有通过智慧才能对生命中的(好与坏等)起落保持舍心而不受影响。

我们应该如此省察智慧的素质,知道它是清净波罗蜜的原因。

再者,菩萨应如此反省:「没有智慧是不可能有正见的,没有正见就不可能有清净的戒行,没有清净戒就不可能有正定。如果没有正定,想为自己带来福利也不可能,更别说去帮他人。因此,为了他人的福利而修行,你应该认真努力地培育智慧。」

由于智慧的力量,菩萨才得以成就四住处 ,以四摄法 利益众生,帮他们继续走在解脱道上,以使他们五根达到成熟。

同样地,由于智慧的力量,他勤于观照究竟法,如五蕴、根门等,才得以如实地了解生死轮回与它的止息。他致力于提升自己的布施波罗蜜等善行至最高境界,也致力于证悟道果。因此,他致力于圆满与成就菩萨行。

如此省察智慧的各种素质之后,他持续不断地培育智慧波罗蜜。

(以上是对慧波罗蜜的深入省察。)

五、深入地省察精进波罗蜜

即使是可预见其成果的世间事,若不努力的话也不可能成功达到目的。反之,一个精进而毫不气馁的人是无事不可成就的。我们应该如此省察:「缺乏精进力的人根本连去开始把众生从生死轮回的漩涡中解救出来也不能。一个具有中等精进力的人会开始这项工作,但是却中途而废。只有具备最上等精进力的人才能不顾自身的利益地完成这项工作,证得正等正觉。」

再者,缺少了足够的精进力,即使发愿成为阿罗汉或辟支佛的人也解救不了自己,不能证悟涅槃。那么,若缺少了足够的精进力,发心修菩萨道者又如何能够解救众生?

无量的贪、瞋等烦恼就有如醉象般难以控制,而由这些烦恼所造成的业力就有如死刑执行者正在高举利刀,就要把我们处死;四恶道的门永远为我们的恶业开着;恶友时常围绕着我们,鼓励我们为恶,因此把我们送到四恶道。愚痴的凡人的本性是易于服从这些恶友的不良劝告,因此,我们必须远离这些爱诡辩的恶友,因为这些诡辩的人时常提出错误与不理智的论点,说道:「若解脱生死是实有的话,我们应该可以不付出努力而自动获得它。」只有通过精进力才能远离这些错误的言论。

或者:「若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证得佛果,像我这般高等的人又有什么精进的难题呢?」

应该如此省察精进的素质。

(以上是对精进波罗蜜的深入省察。)

六、深入地省察忍辱波罗蜜

「忍辱可以去除对抗所有美德的瞋恨心,也是善者培育种种美德的万灵工具。它是领导众生的菩萨之服饰;是沙门与婆罗门的力量;是一道扑灭怒火的流水;是中和恶人无礼之毒的神咒;是已成功摄受五根的非常者的自然本性与态度。」

「忍辱之素质如海深,也有如海洋的大浪停止之地,即海岸。它有如直透天界与梵天界的云梯,也有如一切美德皆聚在一起的圣殿。它是身、语、意的至高清净。」我们应该如此的省察忍辱的素质。

再者,我们必须如此省察以不断地培育忍辱:「若不紧握带来平静与安宁的忍辱,众生就会追求伤害自身的恶业,后果是他们在今生及来世皆要受苦。」

「虽然我是真的被他人折辱而受苦,然而起因却是在我自己,因为此苦是以我的身体为田,以他人的作为为种子。」

「我的忍辱是还清苦债的方法。」

「若没有做坏事的人,我又怎么可能修持忍辱波罗蜜?」

「虽然此人现在折辱我,但是过去他也曾经惠益过我。」

「他的恶行是我修持忍辱的因,因此它对我有益。」

「众生就有如我的亲生孩子们,一位智者又怎么可以对自己做错事的孩子生气呢?」

「他折辱我是因为他已被愤怒之魔控制了,我应该帮他驱除这只魔鬼。」

「我也是这带来痛苦的恶行的原因之一。(因为若我不存在的话,这件事就不会发生。)

「是名色法在为恶,是名色法受折辱,这两组名色法在此刻已消逝。那么是谁在生谁的气呢?瞋恨是不应该生起的。」

「究竟法都是无我的,并没有造恶者,也没有受折辱的人。」如此省察之后,他不断地培育忍辱。

若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习气,对折磨而生的怒气继续控制他的心,发心修菩萨道者应该如此省察:「忍辱是对治折辱的修行。」

「带给我痛苦的折辱是一个激起我的信心的因素(因为苦是信心的亲依止缘),也是一个感受世间苦与不圆满的因素。」

「眼等五根门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目标是自然的,包括可喜与不可喜的,若想不会遇到不喜欢的目标是不可能的事。」

「由于服从瞋恨的命令,他已因愤怒而精神狂乱。向这种人报复又有什么用呢?」

「佛陀视众生为自己的亲生孩子。因此,发愿修菩萨道的我不可为他们而灰心与生气。」

「若折辱我的人是具有戒行等圣洁的美德,我应该省察:『我不可对这有德行的人生气。』」

「若折辱我的人没有戒行等圣洁的美德,我应该省察:『我应该对你怀有大悲心。』」

「瞋恨使我的美德与名誉受损。」

「对他生气使我将看来丑恶,令我不得安眠等 。而这些是我的敌人所期望与感到高兴的。」

「瞋恨是个强敌,它带来许多危害及破坏一切成就。」

「具有忍辱的人没有仇敌。」

「造恶者会因其恶行而在未来遭受痛苦。只要我能忍辱,我就不会和他一样遭受痛苦。」

「若我以忍辱克制瞋恨,我将克服我那成为怒火之奴的敌人。」

「我不可为了瞋恨而放弃忍辱这一个圣洁的美德。」

「身为一个具有戒行等圣洁美德的人,我怎么可以让排斥这些美德的污染趁着生气而生起?而且缺少了这些美德,我又怎能援助众生与证得佛果。」

「只有具备了忍辱,我们才不会受到外物干扰,而心才有定力。只有具备了定力,我们才能观到诸行(savkhara,有为法)是无常与苦的,诸法(有为法与无为法)是无我的,涅槃是无为法,是不死的等等,而佛性是不可思议与具有无边的力量。」

通过观照而培育了「随顺忍」(anulomika khanti),他了解:「他们是无我的自然现象,根据各自的因缘而生灭。他们不从何处来,也不到何处去。他们并不是一个永恒的个体,也没有一个主宰这些现象的主人。(因为根本就是无我的。)」得以如此如实知见之后,他们明了自己不是「我」的住所。如此省察之后,菩萨不动摇与不退转地朝向目的地,肯定会获得正等正觉。

(以上是对忍辱波罗蜜的深入省察。)

七、深入地省察真实波罗蜜

应该如此省察真实波罗蜜:

「没有真实就不可能拥有戒行等美德,因为不真实就根本不会依愿实行。」

「当不守真实时,全部的恶行也跟着而来。」

「不时时刻刻皆说真实话的人在今生也不会受到他人信任,在每个来世,他的话也无人肯接受。」

「只有具备了真实,我们才能培育戒行等美德。」

「只有以真实作为基础,我们才能净化与成就圣洁的美德,譬如波罗蜜、舍离与善行。因此,在对各种现象保持真实之下,我们才能实行波罗蜜、舍离与善行的作用。而成就菩萨行。」

(以上是对真实波罗蜜的深入的省察。)

八、深入地省察决意波罗蜜

「若无不动摇的决意修习布施波罗蜜等善行,在遇到敌对的吝啬、不道德等烦恼时,我们就不能再坚定与平稳地行善。若不能坚定与平稳,我们即不能善巧与勇猛地行善。缺少了善巧与勇猛,就不能成就正等正觉的先决条件,即布施波罗蜜等。」

「只有对修习布施波罗蜜等善行持有不动摇的心,在遇到敌对的吝啬、不道德等烦恼时,才能继续坚定与平稳地行善。若能保持坚定与平稳,即能善巧与勇猛地行善。唯有如此才能成就正等正觉的先决条件,即布施波罗蜜等。」我们应该如此省察决意的素质。

(以上是对决意波罗蜜的深入省察。)

九、深入地省察慈波罗蜜

「一个很爱自己、时常都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自私)的人,若对他人没有慈心,不想去利益他人,那他在今生与来世都不会有成就。那么,一个想要帮助众生证得涅槃之乐的菩萨又该具备多少的慈心呢?只有对众生孕育了无量慈心,菩萨才能帮助众生证得涅槃之乐。」

「我希望在成佛之后能够帮助众生获得出世间之乐──涅槃,因此现在我必须开始希望他们能够获得世间的成就。」

「若我在心里也不能为众生的福利着想,何时才能从身语的行为上去帮助他们获得福利?」

「我现在对众生怀有慈心,未来他们将得以分享我所遗下之法,成为法的继承人与同伴。」

「没有这些众生,就没了修习波罗蜜的条件。因此他们提供了成就佛陀种种德行之条件。他们是一块良田,适于播下善业的种子,是最好修善的场所,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特别地点。如此我们更应该对众生怀有慈心。」

我们也可如此省察慈的素质:

「悲心是导向佛果的第一与最重要的根本修行。因为菩萨乐于毫无分别地为众生提供福利与快乐(慈),所以他为众生除苦的心念(悲)也已根深蒂固而有非常的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培育对众生的慈心,也即是悲心的基础。」

(以上是对慈波罗蜜的深入省察。)

十、深入地省察舍波罗蜜

「若没有舍心,他人的污辱与折磨可能会干扰与动摇我的心。心不平稳就不能修善,譬如布施等成佛的先决条件。」

「若不培育舍心,而只是对众生培育慈爱,那是不可能净化诸波罗蜜的。」

「没有舍心,就不能把善业与善果导向提升众生的福利。」

「菩萨对所施之物与受者是不含分别心的。没有舍心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若不具备舍心,我们难以不顾虑生命与肢体的危险地修持净戒。」

「只有以舍心克服了不喜于善行及克服乐于感官享受之后,我们才会有出离心的力量。」

「只有以智舍(banupekkha)才能正确地省察诸波罗蜜的作用。」

「没有舍心,过多的精进力将导致不能修禅。」

「只有具备了舍心才能专注于忍辱。」

「由于舍心,我们才会真诚。」

「由于对生命中的起起落落保持舍心,我们对修习波罗蜜的决意才能坚定不移。」

「只有舍心才能不顾他人的折辱,这样才能长久住于慈心。」

如此修习诸波罗蜜,保持不动摇的决心去圆满与成就它们。只有具备了舍心才可能办得到这点。

我们应该如此省察舍波罗蜜。

(以上是对舍波罗蜜的深入省察。)

因此省察不修十波罗蜜的坏处与修十波罗蜜的好处之省察智也是诸波罗蜜的根本条件。

十五种行、五神通及它们的组成部份

有如上述的省察智,十五种行、五神通及它们的组成部份也是波罗蜜的根本条件。

十五种行是:

一、 持戒(silasamvara)。

二、 以正念摄受六根门(indriyesu guttadvarata),即眼、耳、鼻、舌、身、意,以便恶行不会生起。

三、 知足于食(bhojanamattannuta)。

四、 在一天二十四小时里的六个部份,即上午、中午、下午、初夜、中夜与后夜,只用中夜的时间睡觉,其它五段时间皆以两种姿势来修禅,即是坐禅与行禅。

五至十一、七种美德,即:信、念、对造恶的羞耻心(惭)、对造恶的恐惧心(愧)、勤学、精进 与慧。

十二至十五、四禅(初、第二、第三与第四禅)。

在这十五种行之中,前四个的组成部份是十三头陀支 (dhutavga)及少欲知足等美德。

善法的七种美德的组成部份是:

(a) 信:

一、 佛随念(Buddhanussati);

二、 法随念(Dhammanussati);

三、 僧随念(Sanghanussati);

四、 戒随念(silanussati);

五、 舍随念(caganussati,此舍是指舍离或布施);

六、 天随念(devatanussati,即是以天人为证,而随念自己的信、戒、勤学、舍离与慧);

七、 寂静随念(upasamanussati),即随念涅槃的素质;

八、 远离无信之人(lukhapuggala parivajjana);

九、 亲近具有信心与亲切的人(siniddhapuggala);

十、 省察能激发信心之法(pasadaniya dhamma paccavekkhana);

十一、时时刻刻都倾向于提升信心(tadadhimuttata)。

(b) 念:

一、正念与明觉于七种动作,即前进、后退等;

二、远离粗心与无正念的人;

三、亲近有正念的人;

四、时时刻刻都倾向于提升正念。

(c-d)惭与愧:

一、省察恶法的危险;

二、省察投生恶道的危险;

三、省察善法的支持性、援助性;

四、远离无惭愧心的人;

五、亲近有惭愧心的人;

六、时时刻刻都倾向于提升惭愧心。

(e) 勤学:

一、过去对学习所付出的努力;

二、不断地学习与探索;

三、亲近与修习善法;

四、学习无可责备的知识;

五、成熟的五根,即信、精进、念、定与慧;

六、远离烦恼;

七、远离无知的人;

八、亲近博学者;

九、时时刻刻都倾向于增广知识。

(f) 精进:

一、省察投生恶道的危险;

二、省察努力精进的益处;

三、省察跟随智者(佛陀等)所行之道的益处;

四、以勤修佛法来尊敬供养食物的施主;

五、省察神圣的善法遗产;

六、省察我们的导师──即佛陀的无上素质;

七、省察我们的特出传承,即是佛陀的后代;

八、省察我们佛法上的同伴的圣洁德行;

九、远离懒人;

十、亲近精进的人;

十一、时时刻刻都倾向于提升精进力。

(g) 慧:

一、 重复地观照五蕴、六根、四大等;

二、 保持体内与体外皆清洁;

三、 时常保持信与慧平衡,精进与定的平衡,有如一句格言:

「过多的信导致太过热忱;

过多的慧导致狡滑;

过多的精进导致烦躁散乱;

过多的定导致心昏沉;

但是绝不会有过多的念。」

四、 远离愚痴的人;

五、 亲近智者;

六、 省察有关微细的目标(譬如五蕴等)之广泛与深奥的智慧;

七、 时时刻刻都倾向于培育智慧。

(h) 四个禅那的组成部份是:

一、(上述)始于持戒的十五种行的首四个;

二、止禅;

三、禅那的五自在。

通过十五种行与五神通,则可以获得加行清净、意清净。通过加行清净,我们做了无畏施给众生。而通过意清净,我们就会行物施。通过两种清净,我们就可以做法施。

如此,我们可以了解十五种行与五神通如何是诸波罗蜜的根本条件。

更新于: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