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一行禅师:一行禅师

南传人物 2024-08-18

一行禅师

Thich Nhat Nanh

一行禅师生于1926年的越南中部。1942年,也就是在他十六岁的时候,他出家当了一名禅宗和尚。越美战争爆发后,他是越南佛教和平代表团主席,他和他的很多出家同修,放弃了与世无争的寺院清修生活,积极地投身到救助战争受害者的活动中去。与此同时,他们公开表达了他们渴和平的愿望。在此期间,他创立了青年社会服务学校、梵行佛教大学(Van Hanh Buddhist University)以及Tiep Hien(越南语,互即互入的意思)团体。1966年,他应和平联谊会(the Fellowship of Reconciliation)的邀请访问美国,向美国人民讲述了沉默的越南下层人民在战争中所受的痛苦以及他们的和平愿望。在此期间,他曾与数百个团体组织和个人进行了会晤,其中包括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McNamara),小马丁.路德.金博士( Dr. Martin Luther King, Jr),托马斯.默顿(Thomas Merton)等著名人士。在欧洲,他还会见了教皇保罗六世(Pope Paul VI)。后来他定居法国,并在那儿建立了一个小小的禅修者活动团体--梅村。

战争结束后,一行禅师和他的巴黎越南佛教和平代表团的同仁们,想方设法通过合法途径,把救济金送到饥饿的越南儿童手中,但是没有成功。第二年,代表团又到达马来西来和新加坡,试图为骚乱的暹罗海湾的船民们寻救安全保护,但是他们的努力遭到各国政府的反对。由于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下去,一行禅师开始了一段时间的静修生活。在长达五年多的时间里,一行禅师一直呆在梅村--他法国的隐居地,从事坐禅、写作、园艺工作,以及偶尔见见来访者。1982年,他应邀参加了在纽约召开的「尊重生命联合会」(the Reverence for Life Conference),在会议期间,他发现美国人对于禅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于是他便着手在美国组建禅修活动中心,并指导美国的禅修学生进行禅修。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一行禅师在欧洲和北美组建了许多「正念静修中心」,为佛教界人士、艺术家、心理医生、环保主义者和孩子们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从而使佛教在西方世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一行禅师也因此倍受人们的关注。

1967年,一行禅师被小马丁.路德.金( Dr. Martin Luther King, Jr)提名诺贝尔和平奖,路德.金博士说:「我不知道还有谁比这位温良的越南僧人更堪当诺贝尔和平奖。」

托马斯.默顿(Thomas Merton)是这样描述一行禅师的:「比起很多在种族和国籍上更接近我的人来说,他更像我的兄弟,因为他和我看待事物的方式是完全一样的。」一行禅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宗教实践家和活动家,同时他还是一位诗人、作家。

到目前为止,他己用越南语、英语和法语写过八十多本书,其中包括《活得安详》(Being peace)、《太阳我的心》(The Sun My Heart)、《行禅指南》(A Guide to Walking Meditation)、《正念的奇迹》(The Miracle of Mindfulness)、《般若之心》(The Heart of Understanding)、《佛之心法》(The heart of the Buddha's Teaching)、《生命的转化与疗救》(Transformation and Healing)、《当下一刻、美妙一刻》(Present Moment, Wonderful Moment)等等。

作为一名出家五十多年的比丘僧,一行禅师曾经在越南教育过两代出家人,这使他掌握了以简洁的、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最深奥的佛法的技巧。因为他经历过战争,并且敢于直面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因此,他的教导也就涉及到痛苦、调解以及和平的主题,并且具有非常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指导意义,是真正活泼泼的入世的佛教。一行禅师著作的英文编辑阿诺德.卡特勒(Arnold Kotler)这样评价一行禅师的作品:「他的教导,对于我们的繁忙的生活以及人类本位主义的理解方式来说,是一剂至关重要的解毒药。」一行禅师的书由于关注人类的存在状况,关注于人类心灵的苦难和疗救,加之他对佛法的深刻体验和深入浅出的诗意一般的表达,因此在欧美世界受到普遍的欢迎,销路非常好。比如,他的《活得安详》、《体味和平》(Touching Peace)、《正念的奇迹》、《生命的转化与疗救》、《步步安乐行》(Peace is Every Step)等等,已经被译成三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在欧美畅销书排行榜中,曾两度进入前十名,在前十名中,他的书是唯一的非小说类畅销书,这在出版史上是很少见的。

更新于:21天前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