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
发菩提心的第一步是生出离心。
许多人对此不理解:
“出离心是逃避责任吗?”
大菩萨念念不舍众生,
逃避责任又怎么会是出离心的内涵?
出离心
不是逃避责任
而是厌离烦恼
不是什么都不管
而是换一种思维方式
从贪求中出离
人生多少烦恼,都从贪求中来。有些人即使已经拥有许多,但依然不满足。比如,看着塞满的衣柜或鞋柜,总还想再买一件更贵的名牌;用着运行顺畅的电脑或智能手机,总还想购置最新上市的产品。或是因为攀比心理,或是介意别人对他的评价,或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心态……
带着贪求心生活,宛如负重进入沼泽地。贪求越多,包袱越大,陷入泥沼越深,最终难以自拔。现在市面上一些别有用心的花式贷款,比如“美容贷”等,利用人们贪求的心理,诱导超前消费、过度消费,最终贪小便宜变成了背负高利贷。
我们是这个世界的过客。即使拥有再多的世间财富,也只是暂时的保管者。不理会外界喧嚣的噪音,看淡荣华富贵。从贪求中出离,少欲知足,方为幸福之道。
出离心不是逃避责任。相反,从贪求中出离,可以为他人承担更多的责任。荷担大众苦恼,为他们排忧解难。在此过程中,不计较自己的得失。正因为不再贪求个人的名闻利养,不会被私欲冲昏头脑,看待世间的心境变得清净。善于观察他人的需求,乐于成就他人的善愿。若能如此,待人接物时,自然更有人缘、更有智慧。
从三界火宅中出离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六道众生常有生老病死等忧患,因此,佛陀把三界比喻成火宅。更高层次的出离心,是要出离三界的轮回系缚。
首先,修学者需醒悟三界中八苦交煎,轮回不歇。不论身在何处、何种身份地位,谁都逃不过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八苦。如果不出离三界,即是在六道中不停轮转,反复承受这八苦。
随着修学的深入,懂得出离三界的方法后,看着还在火宅中的大众,心生慈愍,把自己的经验教给他人,救他们也离开这火宅。这样的出离心,就和诸佛菩萨相应了。
“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
大菩萨所说的出离心
并不是要我们逃避责任、离开世间
而是在世间与大众过着一样的
衣、食、住、行的生活
只是在思想境界上更超越
对世间的一切能够
不贪求、不执着、不计较
不被三界的物欲所染
待自己摸清出离三界的方法
再把经验传授给其他人
愿你
心无所染,永离烦恼
自利利他,自度度人
有时会听到一些香友念叨一个词:惠安水沉香,听到这我们世纪沉香坊就得多说一句,这个词其实有两个定义,一种是按照沉香结香的方式来定义,在沼泽或水中形成的沉香,称之为
沉香文化时间:2024-12-25
解脱生死的确是身为佛教徒,无论出家在家都应慎重面对的根本大事。此语并非表示佛教徒是出世的、是逃避社会责任的;相反的,身为一个佛教徒,更应该作为表率,尽心尽力去,一般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8
地藏王菩萨对我们天高地厚的恩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许。我渐度脱。使获大利。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05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当今世界正日益变为一个地球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许多利益的同时,各种全球性的危机也日益突出。本文作者湛如法师,现任中国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1
社会存在的价值,在提供人民自在、快乐、幸福的生活为目的,如果社会能够提供物质满足与心灵建设平衡的发展,即为国家得以永续经营的最大保证。当伟大人民正每日默默耕耘,使国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2
指责别人时,要先承担三倍责任一位后生到寺庙里向方丈求教,谈起世态炎凉,颇有感慨:“大师,大千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了,不是尔虞我诈,就是虚伪以对,实在是没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12
什么?年仅 17 岁的“杀鱼弟”喝药自杀,我从电视上看到这则新闻,大吃一惊。17 岁,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对人生充满希望的年龄,是什么让他放弃宝贵的生命?记得 2010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16
想要解脱的人,虽然有非常多修持的方法,然而真心想要成佛的人,首先要生起清净的出离心。这种出离心,不是只想着出离三恶道而已,而是想要超脱整个轮回。如果没有这样清净
邪淫果报时间:2024-04-13
达真堪布:出离心不是逃避我们一讲出离心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有出离心了,是不是要远离世间了?是不是什么都不能做了?然后到山上、到山洞里自生自灭?”这是
悟性时光时间:2023-12-14
达真堪布:偶然生起的出离心犹如魔的一种幻化心要寂静,首先要远离妄想。远离妄想,首先要断除对世间的贪恋。若是我们不以智慧去仔细观察,很难断除对世间的贪恋。以智慧去
悟性时光时间:2023-11-18
达真堪布:出家和在家的修行人各自都有怎样的责任? 出家人和在家修行人各自都有怎样的责任? 达真堪布解答:学佛修行不是必须要出家,也不是必须要在家,这要看缘分。成家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1
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如何看待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问:有了出离心的人,如何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答:不少人以为,对家人不管不问就是有很强的出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9
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子女和父母的责任问: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索达吉堪布答:不少人以为,对家人不管不问就是有很强的出离心,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9
索达吉堪布: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问: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索达吉堪布答:不少人以为,对家人不管不问就是有很强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9
老比丘逃避说法从前有一个女人,聪明智慧,深信三宝,常常请二比丘来家供养。后来有一老比丘来应供,这个老比丘并没有证果。这一天饭过,女主人至心请其说法,敷坐头前,闭目静坐
佛教故事:罗汉菜时间:2023-08-18
陈兵:佛教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资产阶级革命的一大成果,是结束了封建社会政教合一、宗教干预政治的历史,政教分家,成为先进国家的标志之一。近世多种政治体制,包括无产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7
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通常,初学佛的人,必须要有厌离心,才能够真正体会到修行佛法的重要和必要。要厌离什么呢?是对于来自心理、生理、人际关系、自然环境的种种矛盾、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时间:2023-08-01
钟茂森:往生净土的理论与事实往生净土的理论与事实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二集) 2009/8/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03-0002 尊敬的诸位菩萨,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昨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6
作者简介:李渊百,国立中兴大学动物科学系教授。民国八十一年初,由此「挫鱼」因缘,有心之士全力成立组织,有计划地作长期性的教育宣导,把「爱护生灵,珍惜物命」的观念
素食资讯时间:2023-07-24
事实确凿。一生中就这么一点事实。写几眼文字,也算是对妻子横眉竖目的默默回答。那是一个黑得深沉的夜晚,我饮了几盅水酒,正醉眼挑灯看,楚楚动人的妻,眼帘里藏着的一丝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时间:2023-07-19
出离心与菩提心有三种不同因果的人:一种是平凡的人,只想要得到现世利乐或來世生到更好的地方等等,则必须要有增上生心,力行十善业;另一种是中等的人,想要获得自己的解
随缘法语时间:2023-07-19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种很无知、愚痴的说法:“佛弟子犯了戒,佛陀是有责任的”。一个佛教公案众所周知,释迦世尊的弟子提婆达多在刚出家时,修持尚好,但因其贪图名闻利养,
佛门观察时间:2023-06-20
济群法师:出家是对现实人生的逃避吗问:出家是对现实人生的逃避吗?济群法师答:什么是现实?一般人所说的现实,只是代表世俗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比如结婚、成家、生子、工
佛学常识时间:2023-06-19
古代传为神奇的千里眼、空中飞行,早就成为现实了,而几千年的人类历史,返老回春至今尚无先例,随着科学的发展,比电视飞机电脑更强、更先进的莎士比亚大机器人和老鸥小机
佛陀住世时间:2022-10-01
对于生活的追求是什么?告别苦涩,告别悲观,告别苦难,告别纠缠,奔赴更美的山河,相见更亮的时光,推动生活真正幸福的向前。可以历经辛苦,可以倍经磨难,可以风雨兼程,
海月禅林时间:2022-03-04
修行有点像是要磨炼、训练自己。现在很多人说修行会让你减轻压力、让你成功有收获,让你找回自心平和等等,好像修行是一件很舒服、欢喜的事,这样是没有正念,没有走正道
噶玛巴教言时间:2021-12-10
佛法就是帮助你对付心中的烦恼经常听到有人说:“佛法就是逃避现实。”还有人说:“学佛法,就是什么也不能要,不能吃肉,不能结婚,不能当官,不能发财,去过清心寡欲的
南普陀寺时间:2021-11-26
有些人在皈依佛门之后,非常迷恋学佛的外在形式,只喜欢念佛、修法等等,对工作变得漠不关心了,对家人也冷淡了。比如说,有些居士只愿意关在佛堂里盘腿念佛,妈妈生病也不
太桥旦曾堪布时间:2021-10-03
一位和尚问洞山良价禅师:「寒暑来的时候,要躲到那里去?」禅师回答:「你何不躲到没有寒暑的地方去呢?」那和尚又问:「那里是没有寒暑的地方?」禅师答道:「就是冷起来
圣严法师时间:2021-09-30
科学最终表明了素食饮食可以帮助人们避免肥胖、心脏病、癌症和其他疾病。补充维生素B12的素食饮食为儿童的各个阶段,即从出生到青春期提供了优秀的营养。纯素营养食物不仅
其他文章时间:2021-09-25
林夫人是孙庆泽的母亲,宿世即种植德行,天性贞淑贤惠。她孝顺亲长,敬重丈夫,教导子女,主持家务,救助贫困穷乏及救护生命,种种德行,都足堪女子效法。而且她笃信佛法,
其他文章时间:2021-06-06
大家要常常思惟何为五浊恶世,劫浊,劫是个时间的概念。这个时代各种浊染的法都聚集在一起。从人心来看,自私自利。放纵贪、瞋的欲望,导致了生态、环境、饮食安全、道德、
大安法师时间:2021-05-16
长养六心,守道始终。学佛求道者,六心当具。这六心指:无主宰的自由心;无分别的平等心;护生命的慈悲心;厌娑婆的出离心;救众生的菩提心;证圣道的清净心。其中,出离心
本性法师时间:2021-04-20
检验出离心佛说死无常,死来无定期。若已经得到人身,而不听闻修习佛法、精进断恶修善,就如同到了宝山空手而归一样,白白地浪费了殊胜的受道之器人身。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如瑞法师时间:2020-12-31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有一个特点:虽然这个世间很苦,但是我们还很难生起出离心,厌离心出不来。尤其末法的众生,他对于五欲六尘的贪恋执著越深重,就越没有般若智慧;对苦、
大安法师时间:2020-12-30
佛陀真正的智慧,叫作安住心性、历事炼心。就是说人生你追求它,当然是伤痕累累;你逃避它也非常可惜,因为它是一个很好的增上资粮。它是污泥,如果你善加利用,它可是一个
净界法师时间:2020-12-16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如风去来行取舍,由此发心求加持。那么我希望把我的善业跟我的快乐,种种的因,善业是因,快乐是果,把我这种可爱的因果使令一切众生的痛
净界法师时间:2020-11-29
问: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济群法师答: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所以,认识无常非但不是逃避现实,恰恰是要我们认清人生最大的现实,整体的现实。世人总是将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19
问:今天佛门内有少数同修违背了戒律,横生见解,甚至藉口攻击排遣他人,这非但不能庄严佛净土,而是动摇了同修们的信心,甚至招致世人对佛教的讽刺。古德说‘宁搅千江水,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03
在团体中,要掌握「功德回向他人,责任归于自己」两大原则,有功的时候不要居功,要把功德回向给别人;凡是遇到事情没有做好,领导人要勇敢承担,把责任归于自己,寻求改进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许多父母认为子女出家,比往生还令人难以接受。他们宁可接受自己的儿女往生,也不愿意让儿女出家。因为如果子女往生,至少不用再为他们操心,不会再有什么牵挂;可是子女出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有时会遇到顺境,但是没有必要追求;有时会遇到逆境、障碍、违缘,但是也没有必要拒绝。关键是自己的心。烦恼、痛苦都是自己找的,不是别人给的。如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戒律有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在别解脱戒里我们讲了居士五戒。在有出离心的基础上受持居士五戒、沙弥十戒、二百五十三条比丘戒和三百六十四条比丘尼戒,才是真正的别解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讲一些极乐世界的功德,讲一些行善的利益,怎么发财,怎么健康,都特别爱听。一讲六道轮回里的这些痛苦,一讲地狱、饿鬼,就觉得太可怕了。一讲善恶因果,就觉得太复杂了。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问:出家人和在家修行人各自都有怎样的责任?达真堪布答:学佛修行不是必须要出家,也不是必须要在家,这要看缘分。成家生孩子,这是一种缘分;在庙里诵经念佛,这也是一种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我们一讲出离心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有出离心了,是不是要远离世间了?是不是什么都不能做了?然后到山上、到山洞里自生自灭?这是一个误区。佛法不离世间法,包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问:为什么现在有人出家会被说成逃避?达真堪布答:出家主要是看你的发心。现在很多人出家确实是逃避的,根本没有一个正确的发心就出家了。有的人是走进绝望了才出家的,还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寿命是无常的,死期是不定的,什么时候死,在哪里死,以什么方式死,谁也说不准。每个人都是,随时都有可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我们学习面对死亡,不是逃避现实,而是要有所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人在世,要知道做人的责任为何?人的责任,应该为旁人服务,利益他人。以所有人之福利,做为自己的福利;以所有人之痛苦,做为自己之痛苦。此因为「一般人所愿意者,福利也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7
问:出家是对现实人生的逃避吗?济群法师答:什么是现实?一般人所说的现实,只是代表世俗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比如结婚、成家、生子、工作,赚钱。按这一方式生活,便是积极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