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原妙禅师学行简介
惠空法师 -慈光禅学研究所所长
禅师是一个亡国臣子,经历了南宋元初亡国***,在国家危亡战争中度过了他的生命。在国家危亡当中,即使僧众也不免受到生命境遇的不安。这是我们首先先对其时代背景所应有的了解。
以下我们从禅师的生平及禅风两部分来介绍高峰禅师的学行。
一、 生平简传
高峰禅师祖藉江苏吴江,俗姓徐,从小动作迟缓,少言笑,看起来虽很瘦弱,但精神则很精悍。他从小喜欢打坐,见到出家人就主动合掌问讯,十五岁即剃发出家。受大戒之后即学戒律,并学天台教观,但犹感不足,故在听闻禅宗教外别传之法后,即离开杭州前往湖南净慈寺参学,净慈寺为当时禅门丛林代表,由断桥和尚主持,是临济宗之正传。
进禅堂后,高峰禅师为自己立下三年以求开悟之誓愿。但由于净慈寺为一大丛林,虽随众而得知“参话头”之法门,但因乏人亲切指引,所以用功一年多后仍不得要领。后来断桥和尚知其与雪岩和尚有缘,要他直接去参问雪严;高峰原妙禅师于是很高兴地来到后山去拜访雪岩和尚。雪岩是断桥的师兄弟,雪岩禅师亦知高峰之因缘,故见面之后,即给予一顿痛打,高峰禅师因此莫名其妙地痛哭流涕的回来,并准备离开。后经由周旁善知识劝解,说明雪岩和尚不过是为试其道心罢了。于是高峰禅师第二天便拿着香上山顶礼,但又被痛打一顿;第三天同样上山顶礼后,雪岩才与他交谈、指点。在《高峰禅师语录》里,高峰禅师自述:雪岩和尚问他如何用功,他也禀明断桥所教之方法。雪岩要他将以前所用“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话头,转换成参“无”字。这一段习禅过程,对高峰禅师而言?发甚大。高峰禅师亦谈到他自己初期在雪岩处参“无”字时,也下了点功夫,可是“无”字其实不是很好参,当中雪岩幸赖给予一些功夫向上之讯息:刚开始,雪岩每天问他如何用功,然后调整他用功的方式:在了解他用功的方式及技巧已经掌握住之后,便不再问他用功的情形,而改以喝斥之方式,一见面便逼问他:“阿谁拖你死尸来?”、“阿谁拖你死尸来?”,并出拳打他,高峰也不清楚这是为什么。此应是一种逼迫方式,表示高峰禅师功夫已到某一程度,雪岩和尚要将其疑情打破,让其当下更进一步。然此一对一教化的功夫,竟因雪严被邀至南明晋山而中断。
本来二人约好雪岩晋山之后,就接高峰禅师去南明,但不知什么因缘差错了。高峰禅师遂与雪岩断了讯息。高峰在等待中,心情有些变化,因而离开净慈寺回到俗家。此时家中双亲对于儿子归来的欣喜之情,使他们不让怹再度离家。在彼此僵持之下,他终于偷偷离家,与同道一起到径山禅堂。一个多月后,忽然在梦中忆起于断桥和尚处所举“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的话头。在《高峰禅要》里面,对于此段疑情的开发有非常精彩的?述:高峰禅师经过六天日夜疑情不断的提起交错之后,第六天跟着大众队伍到祖师堂为祖师们诵经,诵经诵到一半,忽然看到五祖演和尚画像两旁的赞偈,上面写着:“百年三万六千朝,反覆元来是者汉。”忽的打破雪岩老和尚日前所问“拖死尸”的句子,就豁然开悟了。他形容当时开悟的情形是“虚空粉粹,大地平沉”。这时,他认为自己已经开悟了,就开始跟别人谈论开悟的境界。但是他心头还不是很踏实,所以后来他又到南明找雪岩和尚印证。雪岩当时并没有说明可以或不可以,于是高峰禅师便以为雪岩和尚印证了,就开始对外教化。几年之后,他可能觉得并不很妥当,在一个偶然机会又遇到了雪岩和尚,于是继续跟着雪岩和尚参学。
有一天雪岩和尚问他:“平常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可以作得了主?”这是说在对境时,是否能掌握住自己的心性?他回答说:“可以。”这对于真正用功的行者而言,基本上问题不大。又问:“你在作梦之中,可以不可以作得了主?”“也可以。”在梦中还能够对顺境不起贪、对恐怖境不起恐惧心、对嗔恨境不起嗔害心,这就不容易了。雪岩和尚继续问:“正在睡眠中,没有梦,也没有知觉时,你的主人翁在哪里?”这时高峰禅师无言以对。雪岩和尚就喝斥他说:“你还没有真正参透,你必须要知道真正在无梦无眠的时候,你的主人翁在那里,才是真正透悟。”此时高峰禅师才确实知道自己并没有彻底明白,因此痛下决心摒除一切,到龙须山继续参。如此五年之后,有一天睡觉时,因为隔壁僧人的枕头掉在地上之因缘而开悟。
高峰禅师开悟后,先到双髻峰,后到狮子岩。狮子岩事实上是一个山壁的石洞,这个石洞非常高,人用梯子也爬不上去,于是他就待在里面安静的修行。为什么他要如此呢?在我们看起来是悟后起修的功夫。这段时期若有行者来请求参悟,高峰禅师就会提出几个公案,答得契理的,他就给予开示,否则就表示来者还不够资格来请问。
到元世祖丁亥元年,雪岩交付白拂给高峰,表示要他出来教化众生,于是高峰禅师才正式升座开示后学,开始了他的教化工作。从其语录中,可以感受到高峰禅师之言语非常恳切,有古代大宗师风度一样。其传人中峰明本禅师,也是一代国师。更因为高峰禅师的提倡,吴越禅风因而大盛几代,这都归功于其禅风纯正、禅师教化之力也。
以上为高峰禅师之简传。
二、 禅风之风格
高峰禅师所留下来之《语录》,谈论的是有关开悟境界之问题,我们无法了解;我们能够理解的是从高峰禅师的《禅要》里,看到高峰禅师教导弟子,以其对参禅方法、理念、思想作简要分析。
高峰禅师在《禅要》里所要告诉我们的是修行的入手及过程,这对于想要修行与参话头的行者而言,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珍贵的宝典。因此,我们就以《高峰禅要》为主,分析高峰禅师对于修行“参话头”法门的用功阶次,包括:方法的入手处、功夫的增进处、功夫的极至处、悟后起修及修行相关的问题。此中,我们拟将重点放在“方法的入手处”来介绍。
关于方法的入手处:高峰禅师主要提到修行“参话头”法门之重点,主要在于行者需俱备:第一、大信根;第二、大愤志;第三、大疑情三项:
第一、大信根:
这是信心问题。信心分四层次:
(一)“信实有”-如信有六道轮回。
(二)“信净”-信真理而内心的一份净化、理路的澄清。
(三)“信解”-相信并对所知的知见产生会通。
(四)“信证”-深信不疑的力量,使我们得到禅定的功夫。
这里所要谈“信”的部份,基本上指的是“信实有”或“信解”的层次。至于要信什么?
第一、信“我们有佛性”,每个人当下本来即与佛平等无二。
第二、信“每个人皆可成佛”,众生本来即是佛。
第三、信“此法门可令我们开悟”。
第四、信“我们本身能够开悟”,不是只有祖师才能开悟,每个修参话头的人都能开悟!高峰禅师云:“若论此事,无尊无卑、无老无少、无男无女、无利无钝”、“若论此一段奇特之事人人本具,个个圆成”。以这个信”为基础,然后才能够有所谓修行的基础。
第二、 大愤志:
大愤志是一种大的愿心,也就是我们对于生死无常的看法和动能。因为参禅是一种很枯燥的活动,如果对于自己为什么要这样修行没有一个足够的动能和愿心,就很难坚持下去,可能会因感到辛苦、枯燥、寂寞而中断。所以一定要有大愤志,要有一种誓不罢休、破釜沉舟、完成伟大事业的愿心。这种运用种种方便,诱发我们前进的动能,这就是大愤志的作用。
第三、 大疑情:
“疑情”是参话头用功得力与否的关键。这里我们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疑情的本质是什么?其实“疑”在这个唯识“五位百法”里,它是一个“不善”的心所,那么“疑情”和“疑”有什么不一样?疑情的“疑”和心所的“疑”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欲了知而未决定”的状态。然而,为什么我们要把疑情作为参话头修行的重要关键呢?这是非常值得探索的部份。从高峰禅师的语录里可以看出,其实“疑情”并非只是一个“疑心所”,疑是一种动力,疑的前面事实上有一种惺惺、清清白白觉照的觉性。以疑情只是一种动源,利用疑情的动源推动惺惺的觉照力,而使我们一直向内心的源头探索去,这是疑情的本质。
至于疑情从何处发起?其实是从我们散心中将“狗子为什么无佛性?”、“念佛是谁?”、“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这个话头语句开始起疑。《高峰禅要》语录里讲到“先将六情六识、四大五蕴、山河大地,万象森罗总镕作一个疑团,顿在目前。”,就是要我们从起心动念开始疑,一直到行也是疑、坐也是疑、着衣吃饭也是疑、屙屎放尿也是疑,然后“疑来疑去,疑至省力处,便是得力处。”,接着「不疑而疑”,疑到最极至时则“能疑所疑,内心外境,双忘双泯。”到最后只有心中一片清清澈澈的疑。从这里我们了解到“疑情”有层次之浅深,从思惟话头开始,一直到明明觉照、百尺竿头快要开悟前的刹那,都可以说是一种疑情。不过所谓疑情发起,是疑情已经成片,在一种连续没有间断,而且没有能所的状态下才算是真正发起疑情,这是已经近乎开悟,整个身心都是疑情的状态。以上是对“疑的本质”之说明,并且将疑情的体质从初开始到能所绝断,觉性赤裸裸呈现之整个疑情过程作一体现。
第二、“疑以信为体,悟以疑为用”。高峰禅师提出对“疑以信为体,悟以疑为用
”的论点,这两句话是高峰禅师对“疑”非常重要的一种体悟。也就是说“疑”本身是一种不决定的状态的心所,如果我们“怀疑”,就会使我们认为“我可以开悟吗?”,这种“怀疑”会让我们的心不能决定、安定;可是在“疑情”里,它必须要先有绝对的信心,也就是在“疑”的前提下,须先以大信心将可能产生的不决定心态扫除,这就是之所以建立“大信心”的原则理由。可以说信心的建立是为了扫除疑情相对冲突性、矛盾性的立场,这就是信心建立的作用。透过信心的建立以后
,我们在修行上就有了确切的方向,而这时疑所产生的不决定性反而产生了一种动源,就是所谓“悟以疑为用”这句话。为什么会悟?就是因为有“疑”的作用,“疑”是一个不决定性的东西,因为它的不决定性而更要朝着一个决定性的真--“本来面目”的方向前进,不透达我们本来面目誓不罢止的决定心和动源,这就是“以疑为用”的理由。限于篇幅,只能浅谈有关疑的问题至此。
高峰禅师提出这“参禅三要”,可以说非常切合行者所需,它掌握了参禅主旨的思想。除此之外,高峰禅师对于参禅的过程也讲得非常细微,在“高峰禅要”里从参禅入手到功夫转进、功夫极至,乃至功夫的成就,都有非常明确、确切的说明。譬如,他提到:
(一)把疑情总镕作一个疑团顿在目前,正念坚凝,积穷向上玄机。
(二)到“省力处便是得力处”、“不疑自疑”,粗中有细、细中有密,密密无间,
纤尘不立,这就是一种功夫的转进。
(三)疑到最后,如坐万仞崖头,百尺竿头,心头“卓卓巍巍”没有丝毫的念头,甚
至着衣吃饭都忘掉了,形容最后极至处,如空中栽花、水中捞月一样。
(四)开悟后,他也提到“直得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见到境界时如“土块放光、
匏子说法”,对于各种公案都能够了达。
这都说明了从高峰禅师的语录里,可以让我们对于参禅的每个过程有一个旅程
标,这对于修行者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这也是本文所要提出来的重点之一。
至于其他修行问题,高峰禅师提出了二个重要观点:
第一、对于魔事的处理,他认为就是“不理他”。所以他说:“汝之技俩有尽,我
之不采无穷”,任何境界皆不予理会,还是按照参话头的方向去走,这是高
峰禅师提出对于修行过程中之魔障,最直接了当的一种处理方法。
第二、对于“今生不开悟该如何?”的疑难,高峰禅师认为如果我们真实的修行参
禅,绝对不必害怕这个问题!因为透过“参话头”的修行,能成就般若的种
子,而般若的种子是世间最珍贵的力量;他譬喻这就像一个人从皇宫里出来
,没有人敢对他怎么样。他举这个例子是要让我们了解般若功德--我们今
生努力修行,实则已经种下无量无边的功德智慧,这个智慧会让我们生生世
世带在身上,使我们来生修行更能够得力。这是鼓励行者能够勇于承担菩萨
道的精神,也是建立对修行的信心,所谓今生所成就的功德绝不会抹灭掉,
这对行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信念。
从高峰禅师的思想里,我们看到他对于参禅思想有着非常纯粹的见解,无怪乎从此以后禅风能够大盛。因此,对于高峰禅师a参禅的思想,我们应该给予明白肯切的评价,尤其在末法时代里,对于参禅这一法门,高峰禅师语录确确实实给予我们后世行者及初学者一个非常正确的指引,这正是我们选定高峰禅师来推介给大家的理由。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2011年农历十月初五讲于广东化州南山寺念佛七法会】佛在鹿野苑三转法轮,为五比丘说法,讲的是四谛法苦、集、灭、道。四中真谛中,第一真谛就是苦谛。我们来到人世,每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什么是文化?常闻这人文化高,那人没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文是指人类的智慧、道德、修养和人格。在欲望与愚痴的黑暗中,文就如太阳一样明亮,光照大千,所以称文明。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2008年12月,在北京香山名苑宾馆,一个女士经人介绍来见我。可是她不停地述说自己的苦难,没完没了。我打断她的话说:你的苦还真多呀!女士:别人诉苦最多需要三天三夜,我诉苦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学员:师父呀,请问当梦想和现实冲突时,该怎么办?寂静法师:其实我们参考物理学原理就明白了,物理学中有两个力,一个叫动力,一个叫阻力,生命的前进也分为动力和阻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长相不算好看,却会莫名给人带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和他们相处会感到一股平静喜悦、简单纯粹的能量。同样,你的生活中或许也遇到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阿育王净土精品注:看到很多同修在网上忏悔自己邪淫的过往,不明白的是大家都基本对佛学有一点了解,难道就不知道因果的取舍吗?您写的帖子描写自己邪淫过程到底是劝人戒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如果有一千朵花,可能就会吸引一万只蝴蝶,花多蝴蝶多。同样的道理,好心和福报能够感召美好的环境。厚德才能载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需要增长家庭教育智慧,要让孩子独立自能,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用私爱去伤害孩子的心灵,父母需要做的是滋养孩子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许多人都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做才能让我的人生顺利,让生意顺利,让孩子顺利? 其实,拥有顺利的人生,只要八个字就可以了。按照这八个字去做,你的生命就一定顺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我给企业家讲课,我问,你能让兔子拼命吃草吃成羊吗?你能让羊拼命吃草吃成牛吗?你的企业你不去改命,你天天想拼,兔子想拼成羊这行吗?你拼得比其他兔子肥这个是可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关于教育教育三大原理:1、空瓶子原理2、种子原理3、唤醒原理人是什么?人什么都不是,像个空瓶子,装什么就是什么!坏人教我们掠夺,好人教我们创造,圣人教我们发现。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善士问:您好法师,我有一个问题,对于我的孩子,如果不督促他做作业,他做作业的速度就会很慢,也就没时间去看书、看电视、玩耍了,这该怎么办?寂静法师答:孩子所有的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数的问题就生出无数的方法。而真正的大智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从前,有一个农民赚了很多钱,他很自豪地说,我靠着一己之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了,发财了。我们仔细想想,他真的是靠一己之力吗?如果没有阳光的照射,他能发财吗?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播种一粒冬瓜子,到了秋天的时候,它竟然结出了一个南瓜。你们说这是什么原因?他肯定把种子弄错了,把南瓜子误认为冬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寂静法师:绝对改善成绩与命运的秘密武器——关系管道理论【编者按】“自然的恩典”系列冬、夏令营迄今已经连续举办八期,已有6000多名参加的家长和学子直接从中受益,数不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所有的问题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前世的业力(先天)。此生前很多世前累积的恶业,在今生遇缘引爆了。就如满身炸药,又常常抽烟和烤火,最后爆炸了。所以一定要持戒,努力断恶,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一个装过臭水的容器需要清洗空置,一只装过牛奶的杯子同样需要清洗空置。一个肩挑狗粪的人是辛苦的,一个肩挑黄金的人同样是辛苦的。一个背负罪恶过失的人是沉重的,一个放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问题是很高深。我们都想要健康,都想要发财,都想要家庭好,都想要子孙好,可是到底怎么样才能好?这些事情背后其实是有些特别的规律的。比如我们梅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了,没有因果就没有佛法。就好像高楼一样,没有地基就没有高楼,破坏地基就可以破坏高楼。破坏因果就是破坏佛法,宣扬因果就是建立佛法。因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夜里,在我的寮房,有人请教发财之道。我从座位上下来,走到门口电灯的开关面前,把灯全部关掉。于是房间立刻进入一片漆黑之中,停留了几秒钟,大家的心中都有一种莫名的不快。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深信因果」。我早年刚刚念《观无量寿佛经》时,念到这一句就起了疑惑:三福第三条是菩萨修的,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5
人要相信命运!你命裡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一定的,否则的话你享受不了。人要懂得因果,就会规规矩矩做人,一生快快乐乐、圆圆满满。果报,最好是老年时候享,年轻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依报的环境非常不好,这大家都知道的,佛在经上讲,这个世界「五浊恶世」。我们在四十年前、五十年,我学佛四十九年,讲经讲了四十一年,我初学佛的时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7
(990423早餐开示) 【见和同解】 新加坡净宗学会是由李木源会长领导,他非常热心于弘法利生的事业。此道场很难得,这么多人上下一条心,没有意见,这真正是希有难逢。谚语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前面一段讲的四个字,我们一定要记住,自性的体是「湛寂」,自性的用是「虚灵」。佛教没有传到中国来,中国儒家、道家的圣人都懂得用「虚」,高明到了极处。你要用实就错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6
一念时间多长?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所以我们能肯定这一生当中,一念清净的时候决定有。但是第二念就迷惑。一念清净还来不及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应当全心全力依靠净宗经论的教诲,认真努力的学习,求生净土,这才是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净土怎样能够有把握的取得?你要记住「心净则佛土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5
一切诸佛如来,为什么没有像阿弥陀佛这样做呢?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十方诸佛刹土是佛与众生共业所现的,所以这个业非常复杂,有佛菩萨的净业,有众生的善业、恶业、无记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净土仪规里面,朝暮课诵、佛七仪规里面常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真诚心里头有一个念头就不真,就不是菩提心,心就不诚了。所以曾国藩,这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得为叁界雄』,「雄」是对佛的尊称,就是大英雄。英雄两个字怎么解释?一般普通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这个人叫英雄。世间什么事情人做不到?了生死出轮迴的事情,没有人能做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现在的教育只教人做事,没有教人做人,现在的人会做事不会做人。不会做人,事做得再好,纵然享受,心不安,提心吊胆,怕出祸乱,不安、不稳,死了之后叁途受果报。人不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经上讲的,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画面,宇宙怎么来的?这个画面从哪来的?念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事实真相。理解事实真相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很多人看到我的时候,问我怎么修养的?我就很简单,叁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心就清净了。要放下,什么都要放下。佛家讲得透彻,效果殊胜。我刚学佛的时候,跟章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理搞清楚了,我们相信会有这种现象产生,我们不怀疑了。所以在这个世间,有人衰老得很快,有人衰老得很慢,什么原因?古人有句话说「忧能使人老」。忧虑就是烦恼,有忧虑的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我们出六道轮迴,比他们简单、比他们容易、比他们彻底。他们离开六道轮迴到哪裡去?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去。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了,四圣法界跟极乐世界不能比,差太远了。我们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清净心这个时代修行要想成就,只有念佛求生净土,除这一条路之外,确实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得通的。念佛要念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有把握往生?要念到心清净。心清净了就是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顺境善缘,就是善人,在这个境界里头最容易生的贪恋,你要在这里头放下贪恋,就是没有贪爱的心,没有留恋的心,你心清净,修这个功夫。逆境恶缘,遇到人都不是好人,都常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佛法里头,古谚语所谓的「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看到大家互相赞叹、互相合作,兴旺的气象;互相瞧不起、互相批评、互相毁谤,决定败亡。兴旺的教学,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