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弃邪见。奉于正见。不堕外学。舍于贪事虚伪之术。吉良之日。不择时节。不思国位。若睹帝主。不以为贵。不怀谀谄。表里相应心性仁和。奉佛法众不失三宝。愍哀三界皆欲度脱。
为佛弟子。不得卜问请祟符咒厌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择良时良日。受佛五戒者,福德人也。有所施作。当启三尊。道护为强。设使诸天。天龙鬼神。无不敬伏。戒贵则尊。无往不吉。岂有忌讳不善者耶?
不以爪镜芝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亦不仰观虚空星宿。
王语耆婆。若使如来审如是者。明当选择良日吉星然后乃往。耆婆白王。大王。如来法中,无有选择良日吉星。大王。如重病人犹不看日时节吉凶唯求良医。王今病重求佛良医。不应选择良时好日。大王。如栴檀火及芛兰火二俱烧相无有异也。吉日凶日亦复如是。若到佛所俱得灭罪。唯愿大王。今日速往!
实非沙门现沙门像。邪见炽盛诽谤正法。如是等人破坏如来所制戒律正行威仪。说解脱果离不净法。及坏甚深秘密之教。各自随意反说经律。而作是言。如来皆听我等食肉。自生此论。言是佛说互共诤讼。各自称是沙门释子。善男子。尔时复有诸沙门等。贮聚生谷受取鱼肉。手自作食。执持油瓶宝盖革屣。亲近国王大臣长者。占相星宿勤修医道畜养奴婢。金银琉璃车磲马瑙颇梨真珠珊瑚虎珀璧玉珂贝。种种果蓏学诸伎艺。画师泥作造书教学。种植根栽蛊道咒幻。和合诸药作倡伎乐。香花治身樗蒱围棋学诸工巧。若有比丘能离如是诸恶事者。当说是人真我弟子。
优婆夷闻是三昧欲学者。当云何行。佛言。优婆夷欲学者。当持五戒自归于三。何等为三。自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不得事余道。不得拜于天。不得祠鬼神。不得视吉良日。不得调戏。不得慢恣有色想。不得有贪欲之心。常当念布施。欢乐欲闻经。念力学问敬重善师。心常拳拳不得有懈。若有比丘比丘尼过者。以坐席宾食之。
若为布施,互相嫉妒,令家眷属,斗诤不和。不名布施。若为布施,讥毁乞人,汝今丁壮,诸根具足,何不自作营理生业,而求乞耶?!如是施者,不名布施。或施已追悔,而作是言:‘我为愚痴,枉费财物。如是施者,不名为施。’或希他赞叹,或怖恶名。如是施者,不名布施。或为恶愿,而行布施。不名布施。或择日而施,谓白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黑月:三日、八日、九日、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如是日施,余日不施,不名为施。或择时施。晨朝布施,午时不施。日暮余时,亦复如是。如此施者,不名布施。或择人施。施与贫者,不施富者。或贫富俱施,不施病者。或与病者不施余类。或施此人不施彼人。如是施者不名布施。或选知识。颜貌端正而与好物。余施恶物不名为施。或见乞者俳优鼓乐善戏谈笑。而施与之余者不施。如是施者不名布施。
有异道人。受人信施食。以畜生业自给活。持薪然火。咒栗皮毒蒲萄子作烟。咒鼠伤杀人。学咒知人生死时。佛皆离是事。有异道人。受人信施食。以畜生业自给活。一人言当大雨。一人言当小雨。一人言米谷当丰熟。一人言不熟。一人言米谷当贵。一人言当贱。一人言当大病疫。一人言不。一人言当有贼来破坏此国。一人言当有大死亡。一人言当有崩王。当有立王。一人言地当大动。一人言不。一人言月当蚀。一人言月不蚀。一人言日当蚀。一人言日不蚀。一人言日从东西行。一人言从西东行。一人言月星宿。从东西行。一人言从西东行。用是故有吉西。一人言用是故日月星宿。从东西行。一人言用是故日月星出。一人言用是故日月星入。一人言云当覆日。一人言当出于云。一人言天当清无云。佛皆离是事。
佛言。众生闇行。着于颠倒烦恼系缚。随逐如是星宿书籍。仙人星宿虽好。亦复生于牛马狗猪。亦有同属一星生者。而有贫贱富贵参差。是故我知是不定法。仙人汝虽得禅。我是一切大智之人。何故不问解脱因缘乃问是事。光味又言。汝今现身如世无异。而尊其事与仙无别。我今真实不知汝是天耶仙耶。龙耶鬼耶。声如梵音色如古仙。我从昔来未曾见闻如是色相如是事业。是故今问。汝为是谁系属于谁。姓氏何等。宣说何事。唯愿广说我当听受。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有学习著相书 是人不能知此彼
若有烦恼所缚者 不得解脱常受苦
我今具足六神通 是故名大婆罗门
六波罗蜜是我性 以六和敬调诸根
我以受持三种戒 行空无相三脱门
我往初发菩提心 尔时得名大出家
我都不觉一法相 是故不说星宿书
法无众生无寿命 是故演说无我净
已度三受三行岸 断诸根故无有相
我已真实知诸法 是故获得大寂静
若无挂碍如虚空 虽行菩提不学法
修集禁戒大忍辱 即得无想大智慧
若不觉业求果报 如法不转得菩提
心不贪著一切阴 亦复不观于此彼
又不觉知菩提道 是能速得菩提道
无有相貌无想念 于一切法无觉观
亦不贪著于诸法 即能获得一切觉
若有修集净梵行 是人得名婆罗门
观察诸法如虚空 是人即得名大觉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畜积。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云何说言时节星宿,自在作耶?若以时节星宿因缘,受苦乐者,天下多有同时同宿!云何复有一人受苦一人受乐。一人是男一人是女。天阿修罗有同时生同宿生者。或有天胜阿修罗负。阿修罗胜诸天不如。复有诸王同时同宿俱共治政。一人失国一则保土。诸外道等亦复说言:‘若有恶年恶宿现时。当教众生令修善法以攘却之。’若是年宿,何得修善而得除灭。以是因缘,智者云何受于外道邪错之说?善男子。一切众生随于业行。若修正见受于安乐。修邪见者受大苦恼。因修善业得大自在。得自在已众生亲近。复为宣说善业因缘。善业因缘故得自在。一切众生皆由修善业因缘故。得受安乐。非年宿也。
复次善现。若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恒为上士不为下士。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说此菩萨摩诃萨恒为上士不为下士。佛言。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一切烦恼不复现前。刹那刹那功德增进。乃至无上正等菩提。于一切时心无散乱。故我说此菩萨摩诃萨恒为上士不为下士。善现。若成就如是诸行状相。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复次善现。若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成就无上菩提作意。常不远离大菩提心。为净命故不行咒术医药占卜诸邪命事。不为名利咒诸鬼神令着男女问其凶吉。亦不咒禁男女大小傍生鬼等现希有事。亦不占相寿量长短财位男女诸善恶事。亦不悬记寒热丰俭吉凶好恶惑乱有情。亦不咒禁合和汤药左道疗疾结好贵人。尚不染心观视男女欢笑与语。况有余事。何以故。善现。是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自相皆空。自相空中不见有相。不见相故远离种种邪命咒术医药占相。唯求无上正等菩提。究竟利乐诸有情类。善现。若成就如是诸行状相。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复次善现。若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于诸世间文章伎艺。虽得善巧而不爱着。所以者何。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达一切法皆毕竟空。毕竟空中世间所有文章伎艺皆不可得。又诸世间文章伎艺皆杂秽语邪命所摄。是故菩萨知而不为。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于诸世俗外道书论。虽亦善知而不乐着。何以故。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了一切法性相皆空。于此空中一切书论皆不可得。又诸世俗外道书论所说理事多有增减。于菩萨道非为随顺。皆是戏论杂秽语摄。是故菩萨知而不乐。善现。若成就如是诸行状相。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大方广佛华严经》节录:如是回向。以此善根。令一切众生悉得诸佛无尽法门。分别解说诸佛法门。摧灭一切外道邪论。令辞理穷屈。……应勤摧伏外道邪论。不令异见损众生故。
《大方便佛报恩经》节录:是故菩萨所以勤求十二部经。菩萨何故勤求佛法。欲令众生生信心故。是故求于因论。为知诸过罪故。为破外道恶邪论故。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节录:解行云何应菩萨 制持魔力与怒意 毁坏外道众邪类
《楞枷经》节录:外道虚妄说 皆是世俗论 以邪见因果 无正见立论。
《悲华经》节录:游戏禅定 如大梵王 光明端严 如天帝释……充足一切 犹如时雨 破诸外道 如大论师
《大宝积经》节录:导师无畏力,于波罗奈国,转清净法轮,摧破诸外道。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三者广修供养”:广是广大,修就是要去行,广大去修行这个供养。供养有很多种,有以身供养,有以心供养,有以身心来供养。什么是以身供养?好像出家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居士: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上,应持什么看法、做法,请指示!法师:修净土的居士,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心态与知见,净土法门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问:“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与“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请问法师如何正确理解? 答:前面的一个偈子是古德所开显的,意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其实哪一部佛经都是厉害的,我们持诵修行佛经的时候不要比较佛经。我们若是下定决心想要修行的话,我们就应该相信佛经,相信佛菩萨。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佛经的功德感应。佛经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7
念诵佛经就是可以获得感应的,我们修行念诵佛经的功德利益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修行持诵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恭敬。我们要相信佛经,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佛经的功德感应。佛经功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7
我们众生都生活在种种幻相当中,分别、执著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破四相的根本首先要破我相。 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对“我”看不破它的虚幻性。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5
在风水学上,水晶有着风水石之称。水晶生长于地心,凝聚“地气能量”。用科学来解释水晶能量与地球磁场产生互动,从而可以调节人体五行的平衡。人体五行:金、木、水、火、
DIY配饰时间:2025-02-14
《答念佛600问》191、如何理解因果是治理天下和度脱众生之大权?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岂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3
佛说杀羊屠夫六世生天的因果(因果报应丝毫不差)—(摘自《杂譬喻经》)—佛在世时,有一位国王叫阿阇世王。某日,一位以杀生为业的屠夫前往见国王,并请王答应他一个请求,王
邪淫果报时间:2025-02-12
佛教告诉我们:神通抵不过业力,业力抵不过愿力。不管你信不信佛,都无法逃过因果业力。佛弟子深知,即使学佛之后,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想什么来什么,但是一定会越来越好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佛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看到一尊佛像,形体逼真,神态安然。佛大悦,欲买之,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能少,加上见佛如此钟爱它,更加咬定原价不放。佛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此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2
【2011年农历十月初五讲于广东化州南山寺念佛七法会】佛在鹿野苑三转法轮,为五比丘说法,讲的是四谛法苦、集、灭、道。四中真谛中,第一真谛就是苦谛。我们来到人世,每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每年的岁末年初,总能听到很多人谈论“生肖和犯太岁”的话题。提到“太岁”,很多人都会想到“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等民间流传的老话。在中国几千年的
佛答时间:2025-01-23
现实生活中太多人习惯于耿耿于怀而常常纠结,没完没了他们常常忽略身边的风景错过一次次机会身边的人都在成长,而他却原地踏步不肯放下身上的包袱如同附体有一部佛经直指这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1-23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长相不算好看,却会莫名给人带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和他们相处会感到一股平静喜悦、简单纯粹的能量。同样,你的生活中或许也遇到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居士甲: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法师:初学净土者,宜以培植坚固信愿为要务。信有事信与理信二种。事信(或曰仰信)是相信二有,即《阿弥陀经》所云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8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静波法师:一点亏都不能吃的人最终会如何?“吃些亏处原无碍”,吃了点亏,有什么障碍呢?佛菩萨吃亏吃大了,释迦牟尼佛曾经有过九种灾难,有成就的修行人不也有这样或者那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13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样久远。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编者按:再过几天是清明节,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有很多传统习俗,当然主要还是祭奠已故亲人。原本清明节与佛教并无直接联系,但一个孝字将两者紧密相连。虽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体光老和尚禅七开示十二古代的佛教徒,现代的佛教徒,古代的佛教徒他在心地上聪明、有智慧,现在的佛教徒在外边聪明,能说能讲,所得的受益跟古代不同。古代得受益是实际的,现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7
如何灭堕胎罪问:《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上说,堕胎是罪业极大的杀生罪,果报也重。您写的《现代因果实录》里为何没有这方面的实例?答:做流产(堕胎)是夫妻间的杀生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07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惟贤法师答:这个你就不要着相,要因机施教,在名句上不要执着,那就是辩才,因机施教就叫辩才。懂文学的人来问,你要跟他说内行话,要通达文学;一个做生意的人来问,你要有商业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惟贤法师答:静坐中保持静心,保持真实心,保持如来心,这样就可以起观。以静心、如来心摄持一切,那就小中有大,大中有小,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众人即我,我即众人,空间、时间、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佛教讲修行的道路,离不开信解行证,什么是信解行证呢?一、信在佛教四众弟子里边,在家信众约占百分之九十,出家僧众只占百分之十,是少数。出家僧众专门讲修学佛法,就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理搞清楚了,我们相信会有这种现象产生,我们不怀疑了。所以在这个世间,有人衰老得很快,有人衰老得很慢,什么原因?古人有句话说「忧能使人老」。忧虑就是烦恼,有忧虑的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如何发起大悲心?观六道众生受苦如亲人想!大悲心等5种发心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薄伽梵告慈氏菩萨摩诃萨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为有情修大乘行。欲度有情置大涅槃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01
多多的持诵佛经是很好的,而且佛经都是相同的,只不过功效和效用不同,我们根据自己欢喜持诵佛经即可,而且我们最好不要为了感应去持诵佛经。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持诵佛经的感
学佛感应时间:2024-12-27
为了区分品质高低,沉香经常被划分成多个等级,这是在市场中沉香较难以辨别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分级杂乱,甚至不同品类之间也有很大差异。那么,常见的分
沉香知识时间:2024-12-21
弟子:如何能在每个当下、在在处处都能直入解脱境?上师:时时都能说是“解脱处”,就是进入到一个“很平静的状态”,你首先在座上要多下些功夫。这两天也有很多人都在问:
文殊花开时间:2024-12-19
观音是爱与慈悲的化身。我们的内在已经具备了爱与慈悲的种子─爱自己以及他人!爱与慈悲之种的反面就是仇恨之种,如果我们要对两者加以区分的话,可以说仇恨是破坏性的,而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7
如何诵经 梦参你若是读《普门品》,《普门品》是赞叹观世音菩萨功德,赞叹观世音菩萨说,你遇到什么灾难,只要一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能救苦救难。经文上是这样说,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7
黄念祖: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问: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 黄老答:现在念佛散乱,这也是必然的。这个不要怕,夏老师有两句诗:“任他妄想纷飞,听我念佛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8
如何发起愿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帮助一切众生出离轮回的愿望。对凡夫来说,这一愿望并不容易生起。可以说,我们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愿望。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从未帮助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痛苦,有身体上的、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痛苦。所以我们要给人体贴的爱和关心,因为你所散发出的关怀和喜乐会带给身处痛苦之中的人极大的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但为了赌博自杀或家庭破碎的事,却时有所闻。谈恋爱卿卿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信众:阿弥陀佛!师父您好。就是我想问一下,每年过年我会念《地藏经》,念到清明这段时间,念几十遍回向给我去世的亲人。今年就是前天念到四十九遍,我听说念完《地藏经》还要有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27
护持三宝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要准确。居士要把自己放在护持位上,恭恭敬敬的对待三宝,尽心尽力的做好该做的一切。三宝给了我们成就的机会,给了我们因缘,是我们的福田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4
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继续我们的故事,现在要回来看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㈠在他来到十字路口之后,他去了哪里?如前述,当两个沙门分手时,大地被他们的出离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14
弘一法师:如何改习惯?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而自然现于身口者,名曰习惯。习惯有善有不善,今且言其不善者。常人对于不善之习惯,而略称之曰习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2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后一字时,初字已灭。是乃风气鼓动,全无真实。若因此发嗔,则鹊噪鸦鸣,皆应发嗔矣!其说甚妙。而或谓: 设彼作为谤书,则一览之下,字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从前有位虔诚的佛弟子,每天都从自己的花园里摘来鲜花用以供佛,法师见了,非常欣喜地告诉她,常常用香花供佛的人,来世会有庄严的相貌。这位佛弟子听了也很欢喜,她说: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请看世尊往昔是如何放生救生的 金光明经卷第四流水长者子品第十六 佛告树神。尔时流水长者子。于天自在光王国内。治一切众生无量苦患已。令其身体平复如本。受诸快乐。以
戒杀放生时间:2024-11-05
首先,你必须认清一点,香道不是香薰,不是买一盒你最喜欢的香水或精油来熏房子的,香道是品尝各种天然香木发出的香味的变化的。所以只要是沉檀原味香,都是可以值得买来慢
香道道具时间:2024-11-02
单品香要选择用料纯正,不含化学粘合剂等化学成份的为好。真正的天然单品香在燃烧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香气,不使用亮丽的色彩(染料中含有甲醛)。从传统香品制作工艺及功效
香道培训时间:2024-10-27
五欲把灵魂弄丢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世人都迷于财色名食睡,岂知那是地狱五条根。第一是嗜财如命,刚才已讲过。第二是好色。在很多家庭里,丈夫有不少女朋友,妻子也结交很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7
大家要知道,能遇到佛经,是你无量劫来的福德,不然遇不到。所以你遇到了,就生希有想。现代印刷术很发达,到处都有佛经;假使没有原始的经本,还拿什么去复印啊!怎么能印得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3
香道,亦如茶道般,有一套繁琐的工具与礼节。其实,焚香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如果进入欣赏的层次,甚或成为纯粹的艺术,就会变得严肃起来。繁复的香道仪式不仅成为了一门艺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0-21
觅善知识,得有缘!你若想希望什么样才算是善知识?佛在世的时候,以佛所说的历来因缘,一个字,自己不认识,问到别人,别人跟我说,这就是善知识;一件事我自己不明了,别人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