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佛菩萨教给我们的这四种方法,要以无私广大的慈悲心为基础,一切起心动念皆是为别人着想,而不是为自己,没有分别、执着,这样才能更好地向身边人宣传佛法,在利他当中完成自利,达到摄受众生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吃到好吃的美食,或者遇到有意思的事情,总是会迫不及待地想要与人分享,很多学佛的人也是这样,觉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今生得遇正法是一件因缘殊胜的事情,所以总是迫切地想要,把佛法的智慧和慈悲分享给身边的人,希望他们也能通过佛法的加持,解脱烦恼,得大自在,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
于是很多佛弟子总是想方设法地,在种种场合向别人宣传佛法,希望大家都能走上信佛、学佛的道路,如家庭聚会,朋友聊天等等,但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往往你很热心地讲了半天,却发觉别人根本不感兴趣,甚至是有些厌烦,对佛法产生了排斥心理,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佛法宣传员”如法地向身边人宣扬佛法呢?
《维摩经》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佛教提倡“广结善缘”,以方便法门度化众生,是需要方法和智慧的。不知道其中的善巧方法怎么办?其实也完全不用担心,佛菩萨早就为我们找好了方法,并通过无数的实践证明了方法的可行。
《法界次第》中记载:“谓菩萨欲化导众生,必须以此四法摄受,使其依附,然后导以大乘正道。”意思是佛菩萨接引、度化众生,有四种好方法,也即是“四摄法”,先使众生欢喜,从而依附,然后再引导其走向佛法正道。
佛菩萨接引众生的这四种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向身边的人宣传佛法,只有通过种种行为,让人接受你、信任你,别人才会愿意跟你学习。
布施
“四摄法”中的第一个方法是布施。布施,就是给与众生恩惠,分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种,也即是分别从钱财、知识、精神等方面去帮助别人。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给对方布施一些小恩小惠,真心去帮助别人,比如在别人遇到困境的时候伸手拉一把,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当然,布施不单单只是指金钱上的,还可以给人利益、给人快乐,比如在别人情绪低落时的一句贴心的安慰;在别人恐惧无助时的一声鼓励,一个微笑……这些都是布施。
布施最重要的是真心,要有慈悲的胸怀、奉献的精神,不求回报、没有其他任何附加条件地去帮助别人。有的人在给予他人帮助的时候,心里面想的是,我以后要得到什么回报,多少利益等,这就不是真正的布施。
布施给众生,真心地去帮助别人,别人自然也就会反过来感恩我们。就像佛菩萨发心要度众生,给我们护佑和加持,也不要求任何回报和供养,但我们佛弟子对佛菩萨都有一颗恭敬感恩的心,愿意去礼拜和供养他们。
在生活中也一样,先通过布施跟对方建立深厚的情感,别人自然也会愿意信服你,这个时候再向他介绍佛法,对方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爱语
爱语就是讲好话,在言语上与众生结善缘,使其充满信心与欢喜。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得就是言语的力量。温和柔软,欢喜赞叹的话语,就像是冬天里的火炉一样,让人觉得温暖。佛教有十善业,讲的是身、口、意三业中所行的十种善行为,其中之一就有“不恶口”,意思是不说粗恶毁辱他人的话,不讲咒诅他人的恶毒言语,要多说善语、爱语。
当然,爱语并不是只挑对方喜欢听的话去说,对别人的种种行为都去阿谀奉承,一味地恭维迎合,而是多说对他有爱护、有帮助的话语。比如一个人做了好事、善事,我们应多赞叹、鼓励;若其做了恶事,也要懂得去劝解和引导。
我们在与人相处,或者对人说话时,要和颜悦色,善言慰喻,说诚实话、质直语,调解语、柔和语,藉由爱语先与对方结下一个善缘,然后再进一步使其在心里面尊敬、悦服,欢喜接受佛法,信受奉行,成就接引众生的目的。
利行
利行,就是做利益他人的事情。众生因为种种业力和习气,会产生种种的欲望,对世间的利益看得很重,起心动念,说话做事大多也是为了追求利益。所以佛菩萨在度众生的时候,就必须先适应其根性,让其看到修学佛法是有真实利益的。
《普贤行愿品》云:“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佛菩萨以大慈悲心,于身口意三业,都以利益众生为出发点,积极修利益众生之事,才能得到众生之尊敬与信赖,使其欢喜信受佛法。
就像老师教导学生,如处处为学生的利益着想,必然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公司老板若能时时顾及到员工的利益,也会得到员工们的拥戴;朋友之间要是常常都相互替对方考虑,关系自然能长久维持,更进一步。
我们在向身边的人宣传佛法的时候,要经常做利益对方的事情,心存善念,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以实际行动去践行佛法的慈悲与智慧,让对方看到学佛的真实利益,这个利益有物质上的,更有精神上的,人们自然欢喜受教,对佛法信而不疑。
同事
接引别人,像对方宣传佛法,不仅要修布施、爱语、利行三种方便法门,还有第四种方法“同事”。所谓的“同事”,即是顺着对方的脾性,跟着他做他喜欢做的事。
《观世音普门品》中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观世音菩萨为了救度苦难众生,随缘示现,随类化身,以大慈悲、大愿心,与各阶层的人物共同生活,以此方便因缘循循善诱,潜移默化,让众生得以脱离苦海,所以观世音菩萨也有“三十二应身”的说法。除此之外,还有弥勒菩萨的千百亿化身,这些都是菩萨示现和众生同事的例子。
这是佛菩萨度众生的方法,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可以用来向身边人宣传佛法。譬如对方喜欢画画,你随他画画,但是你画得比他更好,让他对你心生敬佩,然后以此引导他去学佛法,他就会更愿意信任和接受。
“同事”的方法须要有高度的智慧,有很深的定力才可以用。否则,若是自己的定力不足,不但度不了别人,反而被他人给带偏了。比如你吃素,也想要劝一个喜欢吃肉的朋友改吃素,每天都跟他一起吃饭,结果朋友还没开始吃素,自己却先被勾起口腹之欲,喜欢上肉食,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佛菩萨教给我们的这四种方法,要以无私广大的慈悲心为基础,一切起心动念皆是为别人着想,而不是为自己,没有分别、执着,这样才能更好地向身边人宣传佛法,在利他当中完成自利,达到摄受众生的目的。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4
南京王嘉宾问: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句话是出于华严经,离世求佛法,恰似觅兔角,佛法即世间法,世间法即佛法;如我解释,我们这个地球通是世间,释迦佛在雪山修行,以及到处说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3
上海王小徐问:弟子六根之中,似乎眼根偏利,例如见人间其姓名,但闻口说,往往转身便忘,而见其名剌则能牢记,又如英文能读能写,而英语说听均颇勉强,他事类此亦多,故于佛法亦当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3
印光大师为什么强调“十念记数”?这种“十念记数法”就是针对意根来施设的。给意根派个任务,让它记数。在念一句名号的时候,心里记一,念一句名号,心里记二,你一边听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星月菩提因为是植物种子,所以日久自然会变色(氧化)一般的变化为白--淡黄(氧化)--变红(手上的汗浸入珠子,再氧化)--变黑(汗浸入珠子深层,进一步氧化)--开片(日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2-18
民国时代有一位青楼女子,刚一过了十五岁,她忽然觉悟要洁身自爱,皈依佛法,专心净土法门。所以,她就摒弃铅华,在上海虹口,租了一间房子,奉养母亲。自己则诚心念佛,朝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2-12
《十善》心得分享之二十《文钞》味精能挽劫运说。“饮食于人,关系甚大。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故曰‘食为民天’”。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夫食为民天,民非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2
两年前,艾米莉和里什成为好伙伴 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4日报道,艾米莉和“里什”度过了一个无比愉悦的下午:他们在一起爬树、荡秋千,艾米莉骑着自己的三轮车载上“里什
素食资讯时间:2025-02-09
法眼文益禅师初参长庆,不大发明。后同绍修法进三人欲出岭,过地藏院,阻雪少憩。附炉次,藏问:此行何之?师曰:行脚去。藏曰:作么生是行脚事?师曰:不知。藏曰:不知最亲切。又同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除皱小细节很多明星都会选择打肉毒杆菌素或是玻尿酸来放松或填平已生成的皱纹,但周慧敏表示有些皱纹是可以预防的,当光照很强时,你会皱眉闭眼,或近视没戴眼镜也会眯着眼
美容健身时间:2025-01-29
在三十度高温的房间里打坐,却逐渐感到凉爽,下坐后甚至有些手脚冰冷,以为气温下降许多,其实并没有。答:这只是一种状况,跟你专修没有关系,但证明你有贫血,就这么简单,你不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7
与人相处当中,要怎么去圆融?如果家人不能同意,那你就不要来, 这是很重要的! 因为这一方面不能圆融的话,连生活中都会有问题,菩提道怎么走上去呢?刚才讲的「观照、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6
用这么一句涵盖这一切!在这个禅场里,用耳根是最好的! 当声尘进来时,耳根去迎接,这个时候,你要掉入心王里,还是进入萨婆若海里?这一切成就,看的就是我们自己了。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6
问:活佛,我非常想得到即身解脱、大彻大悟的无上大法,请问我该怎么做,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向您求法?去哪里找您?答:所有弟子都非常想得到即身解脱、大彻大悟的无上
生根师父答疑时间:2025-01-26
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凑合”觉得差不多就行殊不知这样做事做人,很难做出成绩学佛修行更是如此千万不能将就,跟自己“讨价还价”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最终有所成就皈
佛答时间:2025-01-25
这么修来修去哪一个行门也没有专一,也没有得到哪个行门的三昧;没有得到哪行门的三昧,那就是不成就种因结果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学佛法的人时时刻刻要省察自己,也就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3
学员:师父呀,请问当梦想和现实冲突时,该怎么办?寂静法师:其实我们参考物理学原理就明白了,物理学中有两个力,一个叫动力,一个叫阻力,生命的前进也分为动力和阻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善士问:您好法师,我有一个问题,对于我的孩子,如果不督促他做作业,他做作业的速度就会很慢,也就没时间去看书、看电视、玩耍了,这该怎么办?寂静法师答:孩子所有的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问:配偶已邪淫有年,怎么讲都不改,请师父开示怎么办?答:这是这个时代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受及时行乐的思想的误导,加上种种媒体网络的诱惑,邪淫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居士:家里人反对我学佛、拜佛、诵经,怎么办? 法师:遇到这个情况,首先你要了解一下你家里的人为什么反对你学佛。通常是家里人对佛教有些偏见,认为学佛迷信,会走火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问:冤亲债主与土地十方有什么区别?念多少声(六字)弥陀佛号,再可以念四个字弥陀佛号?大安法师答:现在很多人害怕冤亲债主。实际上你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就不要怕冤亲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问:不打农药,没有收成,打农药又杀生,该怎么办?昌臻法师答:作为佛教居士,在使用农药时,应该具有悲悯心和不得已的心情,为这类众生(指害虫)念佛回向,希望他们能往生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5
佛法的疑心与信心梦参老和尚..我们都是佛弟子,皈依三宝了,我们对佛法有没有疑心?有没有怀疑?一般的正常生活当中,你皈依三宝,你不怀疑但是生活遇到挫折,在你人生的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9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应该觉照。我们念佛的人应该有觉照。照的意思就像大家念《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8
惟贤法师答:不矛盾。佛教讲五明,五明里面就有科学。《瑜伽师地论》讲:菩萨当于五明中求。五明中的内明是佛学,其它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因明,都是世间上的,不过,要以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净土仪规里面,朝暮课诵、佛七仪规里面常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真诚心里头有一个念头就不真,就不是菩提心,心就不诚了。所以曾国藩,这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2007年8月9日在北京佛教居士林开示尊敬的夏林长,各位护法居士:我这次从重庆出来,经由北京到五台山,参加五台山广宗寺修建的法尊法师纪念馆落成开光典礼。法尊法师是我的亲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3
有心禅师德高望重,博学多闻,担任寂相寺住持,但来此向他问道的人虽多,可惜很少人能够契入,他有一位师弟名叫有得,根机迟钝,又有一目失明,平常都帮师兄做一些幕后工作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1
◎想占尽天下最便宜的事吗?只要你发心到灵岩山寺来,就能时时眼见庄严佛像、耳听万德圣号,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利益,天底下竟有如此好的最便宜事都让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7
信者,在佛家讲就是不妄语--不说虚妄语、说话真实有信用。你说话真实信用,谁不相信你、谁不同你共事?说话不信实、尽是骗人,谁敢同你共事?这样聪明是害了自己,所以要说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佛法与报恩报恩,就是要求我们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要有感恩思想。佛教的教义精神和实践内容都非常强调这一思想。我们的早晚课诵,乃至每一堂佛事结束的时候,都有报恩的内容,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4
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禅与现代人的生活(2005 年7 月10 日)应北京读书人VIP 俱乐部邀请,净慧老和尚7 月10 日于北京万寿寺万 寿阁进行禅学讲座,以“感恩、包容、分享、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我们此生幸运得到暇满具德的人身,对于细微的取舍道理能把握的到,所以有闲暇与机会去行持。其他生命如畜生等,虽然各自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却没有机会行持细微的取舍。因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佛法的政治观每当选举时节来临之际,许多候选人、助选人都很希望获得佛教团体的认同或推荐,而关心政治的民众,往往也争相了解佛教团体的想法与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我有一位道友他才四十几岁,是我闽南佛学院的第一批学生。他学的时候很笨,总是学不进去,但他就会放生。他所有的钱,乃至借钱都拿去放生。有一次放生的时候,在厦门往海边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8
一日,洞山良价禅师上堂,座下有僧问:时时勤拂拭,为甚么不得他衣钵?未审甚么人合(应当)得?良价禅师道:不入门者。那僧道:只如不入门者,还得也无?良价禅师道:虽然如此,不得不与
禅宗公案时间:2024-12-18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我们学习实践当中,最主要是僧宝,先是依僧宝而闻法,以开智慧而见佛。所以佛法一代一代传下来,非常的不容易的,除了内在有浓浓的那份情感,那种信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2
解脱生死的确是身为佛教徒,无论出家在家都应慎重面对的根本大事。此语并非表示佛教徒是出世的、是逃避社会责任的;相反的,身为一个佛教徒,更应该作为表率,尽心尽力去,一般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8
惟贤法师答:这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情,不要执著,也不要害怕,要有平等对待的思想。你白天念佛,晚上念佛,这个念佛的思想一直要保持。保持住,你就不会惊,纵然有邪气,邪不胜正,他战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28
一、以佛法研究佛法来宝岛一年,对于佛教的近代作品,读了不少,而最使我同情的,引起非常感想的,是这样的一句:「我们应以佛法来研究佛法」。这是绝对的正确!「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一天,南泉给众僧舀粥。马祖过来问道:桶里是什么?南泉答道:这老头子怎么张口就说这种话?马祖没有再吭声,从此别的和尚也不敢再考他。南泉普愿离开马祖后,栖止于池阳南泉山,一
禅宗公案时间:2024-11-17
珍爱之物先供养菩萨【若能志心归敬及瞻礼赞叹。香华衣服。种种珍宝。或复饮食。如是奉事者。未来百千万亿劫中。常在诸天受胜妙乐。若天福尽。下生人间。犹百千劫常为帝王。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10
药师佛法门小常识药师法以药师如来为本尊﹐为息灾﹑除病﹑延命等目的所修的法门。其中﹐天台密教则以七佛药师为本尊﹐故谓为“七佛药师法”。药师净土药师净土(净琉璃世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7
问:上'师您好!现在很多人喜欢戴护身符,“男戴观音女戴佛”、“不同生肖需要戴不同的本命佛”的说法,有没有道理?阿旺嘉措金刚上'师:佛教没有这种说法,这可能是一些不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11-01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