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决疑论》讲记(十二)
释印光造论 释传印讲记
(2)答释
①释有禅有净土
【论文】余曰: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者,其人彻悟禅宗,明心见性。又复深入经藏,备知如来权实法门。而于诸法之中,又复唯以信愿念佛一法,以为自利利他通途正行。《观经》上品上生,读诵大乘,解第一义者,即此是也。其人有大智慧,有大辩才。邪魔外道,闻名丧胆。如虎之戴角,威猛无俦。有来学者,随机说法。应以禅净双修接者,则以禅净双修接之。应以专修净土接者,则以专修净土接之。无论上中下根,无一不被其泽,岂非人天导师乎?至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上品。一弹指顷,华开见佛,证无生忍。最下即证圆教初住,亦有顿超诸位,至等觉者。圆教初住,即能现身百界作佛。何况此后,位位倍胜,直至第四十一等觉位乎。故曰来生作佛祖也。
先按文释义。何谓禅,何谓净土,以及何谓有,何谓无,如前文已释,这是正确领解《禅净四料简》的关钥,吾人不可以不郑重地加以强调。
《四料简》第一句的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便是这个人的禅已经参得功夫到家、发明心地了。他不仅仅是初步的开悟,而是最究竟的大彻大悟。如普明禅师的《牧牛图颂》第九,独照颂曰:牛儿无处牧童闲,一片孤云碧嶂间;拍手高歌明月下,归来犹有一重关。(《卍续藏经》第64卷776页中)这是在说虽悟而未彻悟的境界。其第十双泯颂曰: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含万象空;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同前)这才是说明彻悟向上的境界。
如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之人,他能够深入经藏,备知如来权实法门。如印光大师在《宗教不宜混滥论》中,举有许多实例,大彻大悟以后,恭恭敬敬地、不止一遍地阅读《大藏经》。开悟以后,才是真修实证的开始;先是真参实悟,然后真修实证。不仅自利,同时利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一般地讲,如来所垂法门,三乘为权,即方便;一乘为实,为目的。备知,即完全而深知,彻底明白。概括地说,是即深知佛道长远,且勿谓断三惑、证三身非可一蹴而就,即使是断除见惑和思惑、了脱三界的分段生死而超凡入圣,亦非易事。
由于洞悉即彻底无误地明了如来权实法门的途径,深知如来度生的本怀,所以,这种人能够于诸法之中,又复唯以信愿念佛一法,以为自利利他通途正行。所谓诸法,即昔日如来于一代应化时教中,针对诸弟子们的要求而称机适时所说的种种修行法门。于如是诸法之中,信愿念佛一法,即如《佛说阿弥陀经》,为如来对以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为首的诸大弟子、诸大菩萨和无量诸天,无问自说的特别法门;此人(于禅已彻悟向上者)奉此以为自己的通途正行。对特别而说通途,今则以特别为通途,是通途即是修行的恒规,奉此为圭臬。对助行说正行,今则以信愿念佛为日常修行的正行,而不废奉行其他众善的助行。以此自行,并以利他。修净业者,回向一切助行功德,庄严净土,亦皆成为往生资粮,如是,则一切助行皆成正行。唯不可只顾助行而废忘念佛之正行,妨碍一心不乱,不过,这是对一般人而言,若是已经于禅大彻大悟而修持净业的人,应无此虞。
这种人,正是《观经》所说的上品上生,读诵大乘,解第一义者。《观经》具称《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共一卷,为刘宋时西域三藏法师畺良耶舍所译。关于上品上生的经文云: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大正藏》第12卷344页下)六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上品十善业)。解第一义,即圆悟藏性、彻了自心、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者,证入圆教名字即佛之位。所以,其人有大智慧,有大辩才。邪魔外道,闻名丧胆。如虎之戴角,威猛无俦。这在吾人所观,西天东土诸大祖师,便是其人。他们与三世诸佛同一呼吸,所垂言教,全本佛心,字字珠玑,万古不刊。
对于有禅有净土这一句,我们应注意到印光大师的解释,概括起来,有三大要点:一是明心见性,这是前提;二是深入经藏,备知如来权实法门,如天台所谓识药、知病、应病与药而毫无差失;三是唯以信愿念佛一法,以为自利利他通途正行。这三要点,是《四料简》第一句的核心内容,吾人常说是为人天眼目、正法眼藏,其义亦实在于此。
明代古越云顶山一壑沙门济能禅师,根据《禅净四料简》中犹如戴角虎这句的意义,编辑为书,题曰《角虎集》,为上下两卷,收罗禅门五宗诸大祖师修行净土者、临济的黄龙死心悟心禅师等59人事迹。有心旦大师为序曰:
永明智觉禅师,绍弥陀愿海,辟普贤行门,纠集三宗(贤首、天台、慈恩),同归一贯。极力主张唯心净土,故有角虎之喻。世推永明乃东土第一流宗师,一言一行,孰敢思议者哉!
自炎宗而至昭代,如天衣怀、真歇了、杨无为、天如则、楚石琦、紫柏、憨山、雪关、天界,一一皆宗门钜哲,又何曾有禅净彼此之分者耶?是以,济能禅师窥诸后学信疑不决,遂搜罗列代杰出宗师要语,则则旨归净土者,编集成书,号曰角虎。令宗禅者不敢轻净土,修净者无复贬禅宗。述而不作,利益殊深。(《卍续藏经》第62卷188页上、中)
《角虎集》中所列举诸宗大祖师善知识59人,也只是一部分,远非佛教历史中的全部。《角虎集》成书以后,明末迄清,影响甚大的有蕅益、彻悟祖师等。本论著者印光大师在序文中说:多年以来历参禅匠,不过欲发明净土第一义谛,以作上品往生资粮而已。由此可知,被尊为净宗第十三祖的印光大师,完全符合有禅有净土的身份。吾人若读其《文钞》,益可证知。
如是等诸大祖师善知识,高提法印,应机施化,如论文云:有来学者,随机说法。应以禅净土双修接者,则以禅净双修接之。应以专修净土接者,则以专修净土接之。无一不被其泽,岂非人天导师乎?这是说明《四料简》第一联现世为人师一句的含义。
此中,对于禅净双修一事,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按蕅益大师说法,念佛一行有多种,《佛说阿弥陀经》重在持名,《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但重忆念,《观无量寿佛经》主在观境,《大集经》则观佛实相。后世有智彻法师者,创开参究念佛一法,而云栖莲池大师虽然极力主张净土,而亦赞同参究之法。不过,如上所陈法门虽异,而同归于净土,则是一致的。对此,蕅益大师评论说:
独参究之说,既与禅宗相滥,不无淆讹可商,试尝论之: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果能谛信,斯直知归;未了之人,不妨疑著,故谁字公案,曲被时机。(然而)有大利,亦有大害。言大利者,以念或疲缓,(则)令彼深追力究,助发良多;又未明念性本空、能所不二,藉此为敲门瓦子,皆有深益。必净土为主,参究助之;彻与未彻,始不障往生。言大害者,既涉参究,便单恃己灵,不求佛力;但欲现世发明,不复愿往(西方净土)。或因疑生障,谓不能往生,甚则废置万行,弃舍经典。古人本意,原欲摄禅归净,于禅宗开此权机。今人错会,多至舍净从禅,于净宗翻成破法,全乖净业正因,安冀往生彼国乎?(《灵峰宗论参究念佛论》卷第五之三,莆田广化寺版419页)
蕅益大师为了更明白地说明问题,以问答的方式阐明,今以语体引述如次:
问:行人以修行净土为主,更加以参究,可以当得念佛否?
答:参究与念佛,皆属行门所摄。如果其行恳切,则参究亦能往生;如果其行不恳切,则念佛亦不能往生。又,虽然具有切行,还须具有信愿以为先导,则能往生;若无信愿,则不能生。
问: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了的人,还须往生否?
答: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别教初地至十地,皆云不离念佛。《怡山发愿文》中说: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百丈禅师所立《清规》规定每日的朝暮课诵和津送亡僧等所有佛事,皆无不回向指归阿弥陀佛极乐净土。所以,元天如惟则禅师说:若果悟道,净土之生,万牛莫挽。云栖莲池大师说:悟后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由此可知,凡是那些在说不必求生净土的人,都是增上慢人[1],不是真正入了菩萨位的人。
问:念佛兼参究,可以为助行;参禅兼愿往生的念头,这岂不是一种偷心吗?
答:没有禅的净土,那不是真正的净土;没有净土的禅,那不是真正的禅。不过,净土之禅,本来不须参究。但一心不乱,即静;名号历然,即虑。如果说到禅之净土,那必须是证极净心,并不可以以理夺事。从上诸祖,对凡情已尽而圣解犹未亡者,不妨随机扫荡其妄执。后世学人,虽然已经明心而有干慧,奈何染习未枯,如果不发愿往生净土,则仍旧随业轮转。永明禅师的《四料简》、楚石禅师的十念不缺等法,正所谓有褝有净,岂是所谓偷心哉?
关于参究念佛与止观法门的关系,蕅益大师以答问明示如次:
问:参究念佛与止观法门,为同为异?
答:道理是相互圆融的,法门则不一样。为什么呢?止观是以信为入手功夫,参究是以疑为入手功夫。止观法门虽然普被三根,而只有上根人方得真正明了。参究工夫虽然也普被三根,而只有上根人才能获得大总持。且如下根之人,或念佛,或参究,虽然没有达到止观法门的深理,可是于理亦无不具足,因为能够制心于一处,即是止;能用心参究或念佛,即是观。所以,中根之人,或者藉解而起念佛之信行,或者塞解而发参究之疑情,纵然随机致用不同,亦皆不失其止观之大义。唯上根之士,直下相应,境智一如,观谛不二,斯时念与不念,皆得而究竟,更无可参。何以故?言前荐得,屈我宗风;句下分明,沉埋佛祖。
蕅益最后总结说:故知参究念佛之说,是权非实,是助非正。虽不可废,尤不可执。废则缺万行中一行,执则以一行而碍万行也。高明学道之士,试熟计而力行之。(《灵峰宗论》卷第五之三,莆田广化寺版421页)
《四料简》第一联末句来生作佛祖,说明有禅有净土者,在此人间世上,化缘周迄,至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上品。古今事例甚多,如是之人,皆是临期从容,预知时至,安排后事妥当,示现瑞相,安详往生。如唐怀玉禅师临终坐见佛菩萨遍满虚空,一菩萨捧银台来迎接,怀玉以平素自期金台,今见银台遂拒而不登。佛知其意,遂即隐去,怀玉禅师更三七日加工精进礼诵念佛。至第二十一天,佛来接引持以金台,遂含笑往生。其寺庭前有大槐树,枝叶蓊蔚,时人赞曰:吾师一念登初地,佛国笙歌两度来;唯有庭前古槐树,枝低只为挂金台。别教初地菩萨与圆教初住菩萨相当,皆是开始破除无明惑获证常寂光法身的位次。清省庵大师临终说偈曰: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吾人观此临终之际的真实写照,是何等地亲切!此偈正与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圆融事理境界相吻合,简直就是这句话的最确切的注解。
所以,如论文云:一弹指顷,华开见佛,证无生忍。一弹指顷,言其时间短促。时本无体,全由心念的真妄决定其久暂。弹指,系印度或西藏在辩论中常用的一种动作,将食指压在中指上面,用大拇指沿中指下面用力向上滑出脆响的一声,是谓一弹指。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亦应用,如警寤鬼神等。《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说诸佛与释迦一时謦咳,俱共弹指;是二音声遍至十方诸佛世界,地皆六种震动。(《大正藏》第9卷51页下)
《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经文说: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大正藏》第12卷344页下-345页上)
无生忍,亦称无生法忍,是即证得了真如实相的理体,远离一切生灭之相,是即证得了阿鞞跋致的地位,即不退转地位。不退转有三:一、位不退转,断见思惑,超凡入圣,不再受分段生死;二、行不退,断尘沙惑,别教三贤(住、行、向三十位)位菩萨,圆教八、九、十信位菩萨;三、念不退,断无明惑,证常寂光法身,别教初地以上菩萨,圆教初住以上菩萨。此处有禅有净土往生者,为念不退菩萨。如论文云:最下即圆教初住,亦有顿超诸位,至等觉者。顿超诸位,即超越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之四十位至等觉。等觉者,谓此菩萨去佛一等,是名等觉,即距佛果仅差一等,名有上士。所谓尚余有一分生相无明惑待破,若破除,即为妙觉之佛矣。
圆教初住菩萨,由于获证了一分常寂光之法身,故于时空诸法便获得了一分的自在受用,是即智境圆融,是即身土不二,是即得大自在。在圆教初住菩萨份上,则能现身百界作佛。百界即一百个三千大千世界。圆教初住菩萨的神通妙用能够在一百个三千大千世界中,应众生机,示现八相成道以成佛,度化众生。这在天台宗六即佛的位次当中,属于分证即佛之位。如蕅益大师的《教观纲宗》云:
分证即佛者,(圆教)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觉圣位也(原注:名称同于别教,而义则大别)。初住断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原注:正因理心发,名法身德;了因慧心发,名般若德;缘因善心发,名解脱德)。一心三观,任运现前。具佛五眼,成一心三智。行五百由旬初到宝所,初居实报净土,亦复分证常寂光净土。证念不退,无功用道,现身百界,八相作佛。(《大正藏》第46卷941页下)
现身百界,八相作佛,是即《华严经》所谓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之义。八相作佛,亦称八相成道,一般认为这还有大乘的和小乘的区别。《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造,梁真谛译)说八相是: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轮、入于涅槃。(《大正藏》第32卷581页上)被认为这是大乘的说法。天台智者大师的《四教义》(共12卷)卷七:所言八相成道者:一、从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轮;八、入涅槃。(《大正藏》第46卷745页下)被认为这是小乘的说法。将两者对照可知,前者无降魔,后者无住胎。然而,如宋志磐大师《佛祖统记》卷二序曰:则知如来出兴,只一八相,自大机而观之,则始终无改,无非华严。自小机而观之,则游化鹿苑,诸教次第。谓之舍那,谓之释迦,一体而两名,由机有不同耳。(《大正藏》第49卷140页下)其实在大小乘经典中,皆有住胎、降魔之文,如《华严经》、《因果经》等。两种八相,大乘开住胎而合降魔于成道,小乘则开降魔而合住胎于托胎,只是开合之不同,并非根本上的区别。
论文圆教初住,即能现身百界作佛,略释如上。论文接着说何况此后,位位倍胜,便是说,自二住以上,则位位倍胜,即圆教第二住菩萨能在一千个三千大千世界中示现成佛度生,第三住菩萨能于一万个三千大千世界中示现成佛度生。如是倍倍增胜,直至第四十一位等觉菩萨。所以,《四料简》首联末句说来生作佛祖。须知《四料简》之所以称为料简,乃是从教中提炼总结出来的金石之言,决无一字一句虚设浪施之语,决定是字字句句皆为见谛之语。
(待 续)
【注 释】
[1]增上慢人:由于不明教义教理修行次第和诸禅行相,盲目修炼,或稍获得一点轻安等功夫,便以为自己修行成功,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虽然不等于妄说得上人法犯大妄语,亦获罪非轻,须忏悔,实修获得所说者方可。
原来,萧玉堂老爷在湘乡,思念失踪的儿子与姪儿,忧伤病重,弥留之时,环视侍立床侧的王氏夫人与两媳,挣扎着说:「我教子无方,致使儿子和姪儿出走,不知所终,绝了我萧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1
“十二因缘”这一连串的关系若都没有了,就好像万里晴空一样,又好像水清月现。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心经》中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说“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3
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十二)问:曾闻老恩师云:观世音菩萨经,唯有普门品才是真实,其他(高王经白衣大士咒等)皆不是佛金口所说的,不是观音经,为何白衣大士咒亦记载在佛经上呢
居士人物时间:2024-08-30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9)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九、方便庄严经文: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我们都想修行,都想度众生,可是要想度众生必须有善巧方便,有了这种善巧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14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4)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四、五根我们读《阿弥陀经》有没有听到五根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都属于三十七道品里面修行的内容。先讲五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14
第七章威德自在菩萨章世尊在本章为威德自在菩萨等大众开示修行的方便,依着众生的根性而有三种次第差别:一、奢摩他、二、三摩钵提、三、禅那。此三法门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2
第九章 净诸业障菩萨章世尊在本章为净诸业障菩萨等大众开示觉性本净,但由众生从无始以来,妄执有我、人、众生、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妄生瞋爱,生妄业道,不能入于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2
后记:六祖之后的禅门六祖惠能大师门下悟道者共四十三人,各化一方,所谓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因为,六祖之后不再传衣钵,晚唐至北宋初期,曹溪禅共分临济宗、曹洞宗、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2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十)净界法师讲述好!请大家打开讲议第11面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前面一章念等本空,说明大乘佛法的修学,身口意应安住在非空非有的中道实相。本章对中道实相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8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受持品第五对于任何一个教法,若不依经典来修持,来实践,来观察,我们就无所依从,尤其是世尊灭后,经典是我们所依的唯一法宝来源,虽有其他善知识设教,亦不离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2
开示十二古代的佛教徒,现代的佛教徒,古代的佛教徒他在心地上聪明、有智慧,现在的佛教徒在外边聪明,能说能讲,所得的受益跟古代不同。古代得受益是实际的,现在是在语言上、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26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厌舍品第三)太虚大师讲述二十一年十二月在闽南佛学院丁二 色无色天乘之三乘共法戊一 出家戒之超欲界法──十信己一 厌舍出家厌舍品第三‘厌舍\’即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18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序品第一)太虚大师讲述二十一年十二月在闽南佛学院释 经甲一 教起因缘分乙一 证信序丙一 五重证信丁一 略叙闻时主处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18
三下 十二 受三皈依的感化从前,韩国有个小孩子,每天听妈妈在佛前念三皈依,久而久之他也学会念了;一天,他问妈妈:念三皈依有什么好处? 妈妈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3
四下 十二 买智慧从前有个国王,派大臣出国去求宝。求什么宝? 大臣问。我们国家里面没有的东西。国王答。大臣跑了很多路,看到很多东西,但是找不到一件自己国家里面没有的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2
药师佛及十二神将福佑一天早上,我搭我师兄的车,上台北工地工作,早上9点多板桥文化路的车还是很多。在车上我的思绪不知飘到那去了,想着今天是不是有什么事要发生。下午三点
药师佛感应录时间:2024-04-06
六上 十二 十 善佛陀说了五戒,又说十善;十善是比五戒更进步而更完善的行为规律。十善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3-29
达真堪布:真正了知十二缘起,等于见佛见法佛讲了八万四千法门,浩瀚无际。在所有的佛法里,十二缘起最为珍贵,最为稀有,非常深奥,犹如如意宝一般。谁能了知、亲见这样的
禅理故事时间:2023-12-21
邪淫十二害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为了前途,为了事业,为了身心健康!请洁身自爱!1、害人天伦男女各有配偶,这是一定的伦常。如果好淫而乱了他人夫妻之伦,致使人夫妻反目,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时间:2023-11-28
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释清净 讲解目 录圆觉经经文缘起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第二章 普贤菩萨章第三章 普眼菩萨章第四章 金刚藏菩萨章第五章 弥勒菩萨章第六章 清净慧菩萨
邪淫果报时间:2023-10-15
十二、根、道、果学习和修行的氛围、思想、心态、次第等,一切都可以量化和表述。有时我们把修行都想象得过于抽象,其实是可以量化的。只是需要达到一定高度,才可以回过头
邪淫果报时间:2023-10-14
第八愿王——常随佛学经文:【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世界毘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
邪淫果报时间:2023-10-13
第十愿王——普皆回向经文:【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
邪淫果报时间:2023-10-13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足少阴肾经】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
素食养生时间:2023-09-03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足太阳膀胱经】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
素食养生时间:2023-09-03
十二、供佛斋僧 众丐飞空诗曰:祗陀斋供说明先,不请贫儿众半千;佛令新僧神力往,北洲取食美如天。世尊示昔因缘事,五百厨头奉圣贤;日久咸生诸厌恶,发心忏悔福遭愆。释迦世尊在
佛教故事:佛教圣众因缘集时间:2023-09-01
因果故事十二有位姓杨的人,以捕捉禽鸟卖钱来讨生活;有一天,他看见一只寒鹊在树枝上栖息,于是就拿了装上黏胶的竹竿,爬上树枝去捕捉这只寒鹊;结果树枝断了,他就跌下树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时间:2023-08-30
十二祖红螺资福彻悟大师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讳际醒,一字讷堂,又号梦东,京东丰润人,俗姓马。大师幼而颖异,长喜读书,经史群籍,无不博览。二十二岁时因大病
佛教故事:净土大德故事时间:2023-08-28
煮黑石蜜浆喻原文 昔有愚人煮黑石蜜,有一富人来至其家。此时愚人便作是想:“我今当取黑石蜜浆与此富人。”即著少水用置火中,即于火上,以扇扇之,望得使冷。 傍人语言:
佛教典故时间:2023-08-28
人生十二问人,必须时刻躬身自省,才能够修德进业。以下十二个问题,都是吾人应该反省的问题,不知你是否问过自己?一、我出生在人间,曾否做过有益于人间的事呢?二、我对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24
陈士东居士:《吉祥经》讲记陈士东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今日讲的是一堂新课:《吉祥经》讲记。这虽是显宗极短一部经,但如同《心经》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21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足厥阴肝经】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
素食养生时间:2023-08-19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足少阳胆经】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
素食养生时间:2023-08-19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手厥阴心包经】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
素食养生时间:2023-08-19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手少阳三焦经】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
素食养生时间:2023-08-19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十二阿弥陀经讲记(十二)“是故号为阿弥陀”。法身充满不必说,从阿弥陀佛报身说,眉间的白毫要放光,胸间卍字德相放光,都“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5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 十二“是故号为阿弥陀”。法身充满不必说,从阿弥陀佛报身说,眉间的白毫要放光,胸间卍字德相放光,都“照十方国,无所障碍”。阿弥陀佛的光明是“照十方国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4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二 菩萨行品第十一《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二:菩萨行品第十一 菩萨行品第十一 所谓菩萨行,不同于众生的业感缘起,是随顺法性不假造作的性空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1
阐陀的疑惑林崇安教授一、前言当年印度的悉达多太子离开王宫出家时,是由车匿一人在深夜驾车送行。车匿,或叫做阐陀。六年后,悉达多太子成佛,称做释迦牟尼佛。再过六年多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时间:2023-08-07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五根据录音整理 尚未校稿完成 错漏之处 敬请指正尊敬的上可下明大和尚、各位法师、居士:上次我们讲到普贤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7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一尊敬的上可下明大和尚,尊敬的各位老前辈、各位法师:因为我的学长允观法师的因缘,能够有因缘来到天台宗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7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七根据录音整理 慧智初校 错漏之处 敬请指正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众生,不是凭关系好才帮他,萍水相逢一样也可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7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三根据录音整理 尚未校稿 错漏之处 敬请指正 尊敬的上可下明大和尚,各位前辈、各位法师、各位居士:昨天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7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八下面的经文是:“善男子,彼诸众生,菩萨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送,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7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四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静波法师讲经(四) 根据录音整理 尚未校稿 错漏之处 敬请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7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二根据录音整理 尚未校稿 错漏之处 敬请指正尊敬的上可下明大和尚、各位老前辈、各位法师、各位居士:我们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7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六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静波法师讲经(六) 根据录音整理 慧智初校 错漏之处 敬请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7
十二、活佛似有先知活佛这个人,看他的行藏,好像有先知先觉的本能,本来,修习禅定的人,如果定功到家,凡是过去及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他都可以知道的。比如我首次同他见面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时间:2023-07-28
林黎,2005十二因缘与六度万行以下文字出自宣公上人所讲的《佛说阿弥陀经》:什么是十二因缘?即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
答疑解惑时间:2023-07-23
1、药师法界定印:药师法界定印就是法界定印,与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法界定印一样,是一个印,此定印属于体印。右手四指置左手四指上,表佛的四大加持众生的四大,两手拇
常用仪轨时间: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