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传印法师:《净土决疑论》讲记 十二

汉传人物 2024-04-28

《净土决疑论》讲记(十二)

释印光造论 释传印讲记

(2)答释

①释有禅有净土

【论文】余曰: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者,其人彻悟禅宗,明心见性。又复深入经藏,备知如来权实法门。而于诸法之中,又复唯以信愿念佛一法,以为自利利他通途正行。《观经》上品上生,读诵大乘,解第一义者,即此是也。其人有大智慧,有大辩才。邪魔外道,闻名丧胆。如虎之戴角,威猛无俦。有来学者,随机说法。应以禅净双修接者,则以禅净双修接之。应以专修净土接者,则以专修净土接之。无论上中下根,无一不被其泽,岂非人天导师乎?至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上品。一弹指顷,华开见佛,证无生忍。最下即证圆教初住,亦有顿超诸位,至等觉者。圆教初住,即能现身百界作佛。何况此后,位位倍胜,直至第四十一等觉位乎。故曰来生作佛祖也。

先按文释义。何谓禅,何谓净土,以及何谓有,何谓无,如前文已释,这是正确领解《禅净四料简》的关钥,吾人不可以不郑重地加以强调。

《四料简》第一句的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便是这个人的禅已经参得功夫到家、发明心地了。他不仅仅是初步的开悟,而是最究竟的大彻大悟。如普明禅师的《牧牛图颂》第九,独照颂曰:牛儿无处牧童闲,一片孤云碧嶂间;拍手高歌明月下,归来犹有一重关。(《卍续藏经》第64卷776页中)这是在说虽悟而未彻悟的境界。其第十双泯颂曰: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含万象空;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同前)这才是说明彻悟向上的境界。

如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之人,他能够深入经藏,备知如来权实法门。如印光大师在《宗教不宜混滥论》中,举有许多实例,大彻大悟以后,恭恭敬敬地、不止一遍地阅读《大藏经》。开悟以后,才是真修实证的开始;先是真参实悟,然后真修实证。不仅自利,同时利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一般地讲,如来所垂法门,三乘为权,即方便;一乘为实,为目的。备知,即完全而深知,彻底明白。概括地说,是即深知佛道长远,且勿谓断三惑、证三身非可一蹴而就,即使是断除见惑和思惑、了脱三界的分段生死而超凡入圣,亦非易事。

由于洞悉即彻底无误地明了如来权实法门的途径,深知如来度生的本怀,所以,这种人能够于诸法之中,又复唯以信愿念佛一法,以为自利利他通途正行。所谓诸法,即昔日如来于一代应化时教中,针对诸弟子们的要求而称机适时所说的种种修行法门。于如是诸法之中,信愿念佛一法,即如《佛说阿弥陀经》,为如来对以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为首的诸大弟子、诸大菩萨和无量诸天,无问自说的特别法门;此人(于禅已彻悟向上者)奉此以为自己的通途正行。对特别而说通途,今则以特别为通途,是通途即是修行的恒规,奉此为圭臬。对助行说正行,今则以信愿念佛为日常修行的正行,而不废奉行其他众善的助行。以此自行,并以利他。修净业者,回向一切助行功德,庄严净土,亦皆成为往生资粮,如是,则一切助行皆成正行。唯不可只顾助行而废忘念佛之正行,妨碍一心不乱,不过,这是对一般人而言,若是已经于禅大彻大悟而修持净业的人,应无此虞。

这种人,正是《观经》所说的上品上生,读诵大乘,解第一义者。《观经》具称《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共一卷,为刘宋时西域三藏法师畺良耶舍所译。关于上品上生的经文云: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大正藏》第12卷344页下)六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上品十善业)。解第一义,即圆悟藏性、彻了自心、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者,证入圆教名字即佛之位。所以,其人有大智慧,有大辩才。邪魔外道,闻名丧胆。如虎之戴角,威猛无俦。这在吾人所观,西天东土诸大祖师,便是其人。他们与三世诸佛同一呼吸,所垂言教,全本佛心,字字珠玑,万古不刊。

对于有禅有净土这一句,我们应注意到印光大师的解释,概括起来,有三大要点:一是明心见性,这是前提;二是深入经藏,备知如来权实法门,如天台所谓识药、知病、应病与药而毫无差失;三是唯以信愿念佛一法,以为自利利他通途正行。这三要点,是《四料简》第一句的核心内容,吾人常说是为人天眼目、正法眼藏,其义亦实在于此。

明代古越云顶山一壑沙门济能禅师,根据《禅净四料简》中犹如戴角虎这句的意义,编辑为书,题曰《角虎集》,为上下两卷,收罗禅门五宗诸大祖师修行净土者、临济的黄龙死心悟心禅师等59人事迹。有心旦大师为序曰:

永明智觉禅师,绍弥陀愿海,辟普贤行门,纠集三宗(贤首、天台、慈恩),同归一贯。极力主张唯心净土,故有角虎之喻。世推永明乃东土第一流宗师,一言一行,孰敢思议者哉!

自炎宗而至昭代,如天衣怀、真歇了、杨无为、天如则、楚石琦、紫柏、憨山、雪关、天界,一一皆宗门钜哲,又何曾有禅净彼此之分者耶?是以,济能禅师窥诸后学信疑不决,遂搜罗列代杰出宗师要语,则则旨归净土者,编集成书,号曰角虎。令宗禅者不敢轻净土,修净者无复贬禅宗。述而不作,利益殊深。(《卍续藏经》第62卷188页上、中)

《角虎集》中所列举诸宗大祖师善知识59人,也只是一部分,远非佛教历史中的全部。《角虎集》成书以后,明末迄清,影响甚大的有蕅益、彻悟祖师等。本论著者印光大师在序文中说:多年以来历参禅匠,不过欲发明净土第一义谛,以作上品往生资粮而已。由此可知,被尊为净宗第十三祖的印光大师,完全符合有禅有净土的身份。吾人若读其《文钞》,益可证知。

如是等诸大祖师善知识,高提法印,应机施化,如论文云:有来学者,随机说法。应以禅净土双修接者,则以禅净双修接之。应以专修净土接者,则以专修净土接之。无一不被其泽,岂非人天导师乎?这是说明《四料简》第一联现世为人师一句的含义。

此中,对于禅净双修一事,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按蕅益大师说法,念佛一行有多种,《佛说阿弥陀经》重在持名,《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但重忆念,《观无量寿佛经》主在观境,《大集经》则观佛实相。后世有智彻法师者,创开参究念佛一法,而云栖莲池大师虽然极力主张净土,而亦赞同参究之法。不过,如上所陈法门虽异,而同归于净土,则是一致的。对此,蕅益大师评论说:

独参究之说,既与禅宗相滥,不无淆讹可商,试尝论之: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果能谛信,斯直知归;未了之人,不妨疑著,故谁字公案,曲被时机。(然而)有大利,亦有大害。言大利者,以念或疲缓,(则)令彼深追力究,助发良多;又未明念性本空、能所不二,藉此为敲门瓦子,皆有深益。必净土为主,参究助之;彻与未彻,始不障往生。言大害者,既涉参究,便单恃己灵,不求佛力;但欲现世发明,不复愿往(西方净土)。或因疑生障,谓不能往生,甚则废置万行,弃舍经典。古人本意,原欲摄禅归净,于禅宗开此权机。今人错会,多至舍净从禅,于净宗翻成破法,全乖净业正因,安冀往生彼国乎?(《灵峰宗论参究念佛论》卷第五之三,莆田广化寺版419页)

蕅益大师为了更明白地说明问题,以问答的方式阐明,今以语体引述如次:

问:行人以修行净土为主,更加以参究,可以当得念佛否?

答:参究与念佛,皆属行门所摄。如果其行恳切,则参究亦能往生;如果其行不恳切,则念佛亦不能往生。又,虽然具有切行,还须具有信愿以为先导,则能往生;若无信愿,则不能生。

问: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了的人,还须往生否?

答: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别教初地至十地,皆云不离念佛。《怡山发愿文》中说: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百丈禅师所立《清规》规定每日的朝暮课诵和津送亡僧等所有佛事,皆无不回向指归阿弥陀佛极乐净土。所以,元天如惟则禅师说:若果悟道,净土之生,万牛莫挽。云栖莲池大师说:悟后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由此可知,凡是那些在说不必求生净土的人,都是增上慢人[1],不是真正入了菩萨位的人。

问:念佛兼参究,可以为助行;参禅兼愿往生的念头,这岂不是一种偷心吗?

答:没有禅的净土,那不是真正的净土;没有净土的禅,那不是真正的禅。不过,净土之禅,本来不须参究。但一心不乱,即静;名号历然,即虑。如果说到禅之净土,那必须是证极净心,并不可以以理夺事。从上诸祖,对凡情已尽而圣解犹未亡者,不妨随机扫荡其妄执。后世学人,虽然已经明心而有干慧,奈何染习未枯,如果不发愿往生净土,则仍旧随业轮转。永明禅师的《四料简》、楚石禅师的十念不缺等法,正所谓有褝有净,岂是所谓偷心哉?

关于参究念佛与止观法门的关系,蕅益大师以答问明示如次:

问:参究念佛与止观法门,为同为异?

答:道理是相互圆融的,法门则不一样。为什么呢?止观是以信为入手功夫,参究是以疑为入手功夫。止观法门虽然普被三根,而只有上根人方得真正明了。参究工夫虽然也普被三根,而只有上根人才能获得大总持。且如下根之人,或念佛,或参究,虽然没有达到止观法门的深理,可是于理亦无不具足,因为能够制心于一处,即是止;能用心参究或念佛,即是观。所以,中根之人,或者藉解而起念佛之信行,或者塞解而发参究之疑情,纵然随机致用不同,亦皆不失其止观之大义。唯上根之士,直下相应,境智一如,观谛不二,斯时念与不念,皆得而究竟,更无可参。何以故?言前荐得,屈我宗风;句下分明,沉埋佛祖。

蕅益最后总结说:故知参究念佛之说,是权非实,是助非正。虽不可废,尤不可执。废则缺万行中一行,执则以一行而碍万行也。高明学道之士,试熟计而力行之。(《灵峰宗论》卷第五之三,莆田广化寺版421页)

《四料简》第一联末句来生作佛祖,说明有禅有净土者,在此人间世上,化缘周迄,至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上品。古今事例甚多,如是之人,皆是临期从容,预知时至,安排后事妥当,示现瑞相,安详往生。如唐怀玉禅师临终坐见佛菩萨遍满虚空,一菩萨捧银台来迎接,怀玉以平素自期金台,今见银台遂拒而不登。佛知其意,遂即隐去,怀玉禅师更三七日加工精进礼诵念佛。至第二十一天,佛来接引持以金台,遂含笑往生。其寺庭前有大槐树,枝叶蓊蔚,时人赞曰:吾师一念登初地,佛国笙歌两度来;唯有庭前古槐树,枝低只为挂金台。别教初地菩萨与圆教初住菩萨相当,皆是开始破除无明惑获证常寂光法身的位次。清省庵大师临终说偈曰: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吾人观此临终之际的真实写照,是何等地亲切!此偈正与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圆融事理境界相吻合,简直就是这句话的最确切的注解。

所以,如论文云:一弹指顷,华开见佛,证无生忍。一弹指顷,言其时间短促。时本无体,全由心念的真妄决定其久暂。弹指,系印度或西藏在辩论中常用的一种动作,将食指压在中指上面,用大拇指沿中指下面用力向上滑出脆响的一声,是谓一弹指。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亦应用,如警寤鬼神等。《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说诸佛与释迦一时謦咳,俱共弹指;是二音声遍至十方诸佛世界,地皆六种震动。(《大正藏》第9卷51页下)

《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经文说: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大正藏》第12卷344页下-345页上)

无生忍,亦称无生法忍,是即证得了真如实相的理体,远离一切生灭之相,是即证得了阿鞞跋致的地位,即不退转地位。不退转有三:一、位不退转,断见思惑,超凡入圣,不再受分段生死;二、行不退,断尘沙惑,别教三贤(住、行、向三十位)位菩萨,圆教八、九、十信位菩萨;三、念不退,断无明惑,证常寂光法身,别教初地以上菩萨,圆教初住以上菩萨。此处有禅有净土往生者,为念不退菩萨。如论文云:最下即圆教初住,亦有顿超诸位,至等觉者。顿超诸位,即超越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之四十位至等觉。等觉者,谓此菩萨去佛一等,是名等觉,即距佛果仅差一等,名有上士。所谓尚余有一分生相无明惑待破,若破除,即为妙觉之佛矣。

圆教初住菩萨,由于获证了一分常寂光之法身,故于时空诸法便获得了一分的自在受用,是即智境圆融,是即身土不二,是即得大自在。在圆教初住菩萨份上,则能现身百界作佛。百界即一百个三千大千世界。圆教初住菩萨的神通妙用能够在一百个三千大千世界中,应众生机,示现八相成道以成佛,度化众生。这在天台宗六即佛的位次当中,属于分证即佛之位。如蕅益大师的《教观纲宗》云:

分证即佛者,(圆教)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觉圣位也(原注:名称同于别教,而义则大别)。初住断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原注:正因理心发,名法身德;了因慧心发,名般若德;缘因善心发,名解脱德)。一心三观,任运现前。具佛五眼,成一心三智。行五百由旬初到宝所,初居实报净土,亦复分证常寂光净土。证念不退,无功用道,现身百界,八相作佛。(《大正藏》第46卷941页下)

现身百界,八相作佛,是即《华严经》所谓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之义。八相作佛,亦称八相成道,一般认为这还有大乘的和小乘的区别。《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造,梁真谛译)说八相是: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轮、入于涅槃。(《大正藏》第32卷581页上)被认为这是大乘的说法。天台智者大师的《四教义》(共12卷)卷七:所言八相成道者:一、从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轮;八、入涅槃。(《大正藏》第46卷745页下)被认为这是小乘的说法。将两者对照可知,前者无降魔,后者无住胎。然而,如宋志磐大师《佛祖统记》卷二序曰:则知如来出兴,只一八相,自大机而观之,则始终无改,无非华严。自小机而观之,则游化鹿苑,诸教次第。谓之舍那,谓之释迦,一体而两名,由机有不同耳。(《大正藏》第49卷140页下)其实在大小乘经典中,皆有住胎、降魔之文,如《华严经》、《因果经》等。两种八相,大乘开住胎而合降魔于成道,小乘则开降魔而合住胎于托胎,只是开合之不同,并非根本上的区别。

论文圆教初住,即能现身百界作佛,略释如上。论文接着说何况此后,位位倍胜,便是说,自二住以上,则位位倍胜,即圆教第二住菩萨能在一千个三千大千世界中示现成佛度生,第三住菩萨能于一万个三千大千世界中示现成佛度生。如是倍倍增胜,直至第四十一位等觉菩萨。所以,《四料简》首联末句说来生作佛祖。须知《四料简》之所以称为料简,乃是从教中提炼总结出来的金石之言,决无一字一句虚设浪施之语,决定是字字句句皆为见谛之语。

(待 续)

【注 释】

[1]增上慢人:由于不明教义教理修行次第和诸禅行相,盲目修炼,或稍获得一点轻安等功夫,便以为自己修行成功,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虽然不等于妄说得上人法犯大妄语,亦获罪非轻,须忏悔,实修获得所说者方可。

更新于:8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