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学什么佛啊!”我常听到身边朋友如是说。在人们印象里,仿佛学佛就是退休后修身养性,打发时光,安度晚年的事情。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掺和到一群大爷、大妈的群体中诵经拜佛似乎有点异类,犹如在“广场舞”里看到年轻人一样,感觉怪怪的。为此,许多年轻人也就“望佛止步”。
错!大错特错!
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所著《世法哲言》有云:“惊世之道,捷然取之,由缘未熟,时久淡之,群或共性,如是存之,若不恨时,久遗法之。”
看到这句哲言,我懂得了对任何值得去追求和争取的事情,无论是发现了珍贵的东西,还是希望学习某种本事或技能,都应该及时抓住时机,努力将其争取到手,而不要堕入人之共性,得到时久淡之这个结果。
学佛既不是迷信,更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当一个人真正认识佛法的时候,他恨不得早早学才好。因为,学佛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千锤百炼地修行,在为人处世中提升自己的修养与道德境界。如适龄儿童要先上幼儿园,再上小学、中学、大学层层递进的关系。如果年轻人明明对学佛心有向往之,却听他人劝等到年老,体力下降两眼不清时再学,恐已错过最好时机。
胡适曾说过:“一个人成就怎样,往往靠他怎样利用他的闲暇时间。”也就是说,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做出何种的选择,决定了我们将走到哪种高度。
当身边的同事下班回家窝在沙发里刷抖音的时候,我在恭看佛书;
当别人周末热衷于逛商场买衣服,打卡网红店的时候,我在共修闻法。
从穷奢极侈的欲望大潮中激流勇退,是我这个年轻人的选择。
学佛的年轻人不代表是失意了来找寄托,我认识多位学佛的年轻人,他们都积极乐观,用佛教的教义指导生活,用正能量待人接物。佛教不是叫人消极避世,而恰恰教会我们入世之道。学佛能提升幸福感,遇到波折,“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因为学佛修行人用明信因果取代了怨天怨地。
有些年轻人想学佛,自己或做家长的又顾虑其结婚及吃肉的问题。其实,在家居士只要是“三净肉”(非点杀,不见杀,不为我所杀的荤食),那自然可以吃,当然能吃素最好,但吃素不是硬性指标。在家居士到了适婚年龄,步入婚姻也理所当然。“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把自己修得更优秀更善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还怕找不着对象吗?
看到网络上流行一种说法——“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引起了我的反思。虽然对这种说法我不完全赞同,但它确实是纷杂社会中的一种现象。
展望未来,若老迈已至,我肯定不愿成为别人口中“变老了的坏人”,所以从年轻时候起就要修正自己的品行,“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气,年轻时放任自流,几十年积累下来,还指望自己一瞬间能打败过去几十年的自己吗?到老时就真的是“坏人变老了”!
人间正道是沧桑,年轻人应该防微杜渐,从小处做起,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才能作国家栋梁,为社会谋福祉。
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唯有学习佛法最高,而只有进步的人多了,我们的社会风气才能天明气清,越来越好。
一般学佛的年轻人思想包袱少,待人和善,当遇到争执的时候,宁愿退一步,你以为是饶恕了对方,其实是放过了自己。
而且既然决定了要学佛修行,就要负责任的学,深入调查,仔细求证,学正法不学邪法,走正途不误入歧途,莫把时光空耗,落一场空。
我把不爱动脑的人分成两种,一种是大智若愚,一种是真愚,真愚的人学不到佛法。
众所周知,我们这个时代是末法时期,披着佛法外衣的骗子妖人横行其道,招摇过市,就等着“不思考族”来上智商税,若见一个信一个,蠢依盲从,怎能学到真佛法?谨防别人用一首藏地儿歌包装一下,就骗你是一部“密宗大法”。
一次我在素食餐厅门口,碰上个穿僧衣的人,上来就让人伸出手念一句“阿弥陀佛”,然后快速向我手上放了个东西,是一张佛像卡片。这真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随即他开始夸你这好那好有福气,又吹嘘自己是从五台山来的,但很快就暴露出了真实目的——要“随喜”。没有主见的人,这时候也许会想,那就随喜吧,再加个微信,都是缘分啊!要这么想可就错了,须知一旦把钱“布施、随喜”给坏人,不管多少,那都是要同沾黑业的呀。见招拆招,在我一脸不知所云,装傻充愣之下,对方劈手夺过卡片,气急败坏走掉了……
还有一次在某寺院门口,一位脸色青灰的男生背着双肩包,见人就随缘一本书,看封面,是某法师讲法。我翻开几页浏览,实在水平堪忧,一问之下,他学佛没多久就接触了这位法师的书,初入门根基比较浅,又缺乏佛学知识,不懂辨别,因此“一门深信”,被骗了都蒙在鼓里。
年轻人学佛,要保护好自己的慧命。我们对年长的法师或居士充分尊重,可不代表因为自己年轻心怯就放弃了鉴证师资的权利。行人修学时间的长短不能代表其修行境界的好坏。
学佛的实质是要落实在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修行上,要依正知正见而奉行,而不是学那些“貌似佛法”“鸡汤佛法”,表面上看好像学得很快乐,很受用,但对境来时,不堪一击,立即陷入烦恼漩涡中了。
并且我们光有修行尚不够,还要学法,要能拜到真圣者学到了生脱死的真佛法才行。是故有人说学佛跟着圣者学,我深以为然。
圣者在哪里?住世的真正佛菩萨在哪里?真想学佛时,抱着一颗虔诚之心去参访,去求证,自然有因缘得遇。
年轻人学佛,让自己乐观旷达,淡泊宁静,情志舒畅,笑对人生起起落落,有何不可?这就是我,一个学佛年轻人的真实体会。
学佛的人为什么要“戒烟”?抽烟这个问题比喝酒还厉害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好像有一个人到外面抽香烟。回来我问他:“你抽了几支香烟?”“我没有抽啊!”“有人看见你抽了嘛!他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干扰修行的八种违缘我们在修学过程中会经常反复出现的八种负面心态或违缘:第一是五毒烦恼粗重学佛以后,我们并不能一夜之间烦恼顿消,有时贪嗔痴慢疑会以相当狂暴激烈的形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古人说,早起赚半天。为什么,因为早上做事效率高啊。一个小时抵得上白天两个小时。中午做事效率最低,下午三点到五六点。早上七点到九点做事效率,比较高。所以大家要跟生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1 人生苦短,人生太苦了,人生太短暂了,愈是年岁大愈容易体会。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整个社会反常。反常就是违背了自性,这是从咱们佛家来说;如果从世法来说,违背了伦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在没学佛之前,多数人都非常散漫,容易放纵,也经常会生起烦恼,喜欢造作恶业,而自己也不觉得这样做不对或是不应该,不但没有后悔之心,还会觉得自己精明强干、心安理得。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5-01-25
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凑合”觉得差不多就行殊不知这样做事做人,很难做出成绩学佛修行更是如此千万不能将就,跟自己“讨价还价”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最终有所成就皈
佛答时间:2025-01-25
以前有位居士,在一座古寺里修行。一段时间后,他心中生疑,怀疑自己选择学佛这条路对不对呢?怀疑自己有没有修行的天分?怀疑是否真有佛的境界?他也怀疑寺里的出家人──看他们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25
居士:家里人反对我学佛、拜佛、诵经,怎么办? 法师:遇到这个情况,首先你要了解一下你家里的人为什么反对你学佛。通常是家里人对佛教有些偏见,认为学佛迷信,会走火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修行不离世间觉,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当你的心还不能转物时,你的一切要顺其自然,生病时一定要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我说几个例子。一个例子是:儿子遇到难了,是被冤枉了,他妈妈到五台山来诚诚恳恳地求那是真正的诚恳,母子连心嘛,她对这个儿子特别爱。她朝完五台山回去,问题就解决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8
理搞清楚了,我们相信会有这种现象产生,我们不怀疑了。所以在这个世间,有人衰老得很快,有人衰老得很慢,什么原因?古人有句话说「忧能使人老」。忧虑就是烦恼,有忧虑的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佛法讲因果,其实说来应该是因缘果报,还要注意时间这一因素。只要因缘、时间相聚会,则果报自然成,大至宇宙,小至微尘,皆离不开此理。俗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苦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话说世间上有左右邻居两家,左边这一家日日吵闹、日日有是非,不但夫妇间、儿女间互相吵闹,有时儿女也会同爸爸妈妈吵闹。吵闹太多,大家都烦了!而他们隔壁的邻居,一家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要知道,佛陀看我们人生是最宝贵的。人生怎么样宝贵?一切众生都是未来的诸佛。我们有了凡情作祟,人间的平安就没有了,又怎么得到佛陀无上寂静之乐?有烦恼的人把烦恼当成敌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为什么学佛要先从做人下手?太虚大师说,学佛先学做人,把人做好了,才能成佛。佛陀,梵文音译,意译是“觉悟的人”,并不是神,也不是天生的。我们大家是“没有觉悟的佛”
昌臻法师时间:2024-12-19
在有些人的观念中,之所以选择修行佛法,大部分是因为生活出现了问题。他们认为,有的人突遭不幸,心情郁郁,学佛是想找寻一个心灵的寄托;有的人脾气不好,难以改变,是想
佛答时间:2024-12-19
针对网络信众学佛的几句良言2008、12、02网络让我们更方便的了解到一些佛教活动,了解到一些佛法的内容。但是真正想好好学佛,要把佛教当作你生命当中的皈依处,甚至要修行,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4
学佛不要贪名利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往真处来做。◎一九七七年三月十五日开示我们学佛的人,要脚踏实地修行,老老实实用功,不要贪图虚名。若是爱好假名,对修道是没有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2
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佛学在我国非常的盛行,很多人都会去学佛、拜佛,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佛、拜佛。学佛是为了利益众生、自利利他、离苦得乐的。拜佛是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是为了折服我们的
学佛感应时间:2024-11-11
药师山近期发现有些修行人,因为因果业障关系,修行上无法突破,又急于上求佛道以致于身心俱疲。由于佛菩萨的慈悲心,故而以方便法协助修行人有一个身心的避风港。这就是净土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学佛最大的毛病各位善知识,我们学佛主要不要在佛教里造罪业。如果造了罪业,这就是得不偿失;你在佛教里头,应该立功、立德、立言,不要造罪业。在佛教里头,一天到晚就给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6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修行不离世间觉,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当你的心还不能转物时,你的一切要顺其自然,生病时一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4
周六下午,一到道场,某女莲友笑嘻嘻地对我说:“给我女儿的宝宝挂个往生牌位。” 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知道她的女儿并没有生孩子,所以她所指的宝宝应该是流产或堕胎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5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算入门。古来大德经常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贪财的,一种好色的。很多人学法学了很久,信佛也信了很多年,始终不知道怎么样修道、怎么样入道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1 学佛第一个阶段的收获是法喜充满,这种法喜,不是受外面境界刺激,是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的。2 法喜是从清净心里面生的,不是外面五欲六尘的刺激。保持自己心清净,能与佛菩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8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第一次遇到章嘉大师,我就向他请教,我说:“佛法好,我们每个人都晓得好,从什么地方能入得进去?”佛法真实的受用和利益,我们总希望很快地就能得到。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7
1 我们学佛,学什么?学佛的存心、学佛的大愿。佛的心,念念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的愿,希望一切众生破迷开悟。2 诸佛如来都是用真心,不用妄心。我们今天学佛,无非是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3
一、《六祖坛经》什么是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名为功德。内谦下是功、外行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3
我们学佛人最重要的一点,就会有一个什麼藉口?就是什麼?「冤亲债主。」就完了,下边故事就没了。什麼「今天我妈说我了,跟我发脾气了业障现前!」就把自己堂而皇之地给避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1
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既能慎独,则邪念自消,何至有所不如法处。若有则当力令断灭,方为真实行履[1]。否则学在一边,行在一边,知见愈高,行履愈下,此今学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5
导读:学佛成佛不是一朝一日或一生一世的事,乃是多生多劫不断修行的事。许多学佛人在初学佛时,即使发了很坚固的誓愿,但若时间一久,或者是遇到了挫折、逆境、违缘,就忘
佛答时间:2024-08-18
1 佛教我们善护三业,第一句话就是“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不要讥笑别人,不要说人家的过失,要从这里做起。2 别人说我们的过失,侮辱我们、毁谤我们、陷害我们,乃至于杀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6
我们自己得不退转,我们也希望人人都证不退转。不要我们一个人成佛,你不要成佛,将来我成佛之后,我再来度你好了,这个心量太小了。希望我们大家同成佛道,要有这种雅量才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08
在泰国这个佛教国家,供养三宝,请出家人到家里用斋,是最平常的事,因为学佛的弟子相信这是累积福报最好的机会。为什么供养法师会有福气呢?因为出家人所做的事情就是佛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这个暑假讲修班,在这个一睁眼、一闭眼的期间,已经就快过完了。你们各位对于来参加这个讲修班,是不是觉得很辛苦的?已经都觉得很疲倦了,是不是有这种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05
1、念头最善的,善中之善、第一大善是念阿弥陀佛。要想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经上告诉你,专念阿弥陀佛。为什么去打妄想?把时间、精神都搞在妄想上,那叫造轮回业,生生世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01
1、 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既能慎独,则邪念自清,何至有所不如法处。若有,则当力令断灭,方为真实行履。否则学在一边,行在一边,知见愈高,行履愈下,此今学
因果报应时间:2024-07-27
每个女孩都会期待恋爱。男生在追女孩的时候,总是会满足女孩所有的愿望。但随着时间的退役很多男生总是会忘记自己的初心,开始觉得女孩不成熟幼稚。不断地让女孩失望,最后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2
一段婚姻的失败一定是婚姻中两个人的责任。很多人在自己老遇到婚姻危机的时候总是会向别人抱怨对方总是怎么怎么。但是往往忽略了自己也是有责任的。如果自己还想要挽回婚姻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2
请问法师,学佛应如何寻找善知识?释迦牟尼佛、弥勒菩萨、世亲菩萨以及宗喀巴大师都宣说了善知识的法相。末法时期,具有全面功德的善知识较少,但最主要归纳为三点:1、戒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6
在一段感情关系中,最难处理的应该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差异和分歧了。在一般的情况下,两个人一旦出现出现分歧,最后都会演变成剧烈的争吵,在这个时候,双方互相伤害,说出来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2
为什么搬家要选在双月呢?因为双月有成双成对的意思,而且双数在我们传统印象中,比较吉利,所以搬家为什么要选双月,就是因为双数比较吉利。不过,一般人们不会选,因为四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5
信众问:五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我们是否就不能学佛修行了?仁清法师开示: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出自《六祖坛经》,是五祖对六祖说的。如果没有认识本心所在(没有亲证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