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这个东北小城,在隋朝有着与印度阿育王齐名的佛教盛举

布衣百姓 2024-03-05

这个东北小城,在隋朝有着与印度阿育王齐名的佛教盛举

阿育王是古印度著名的君主,早年好战杀戮,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区,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称为“无忧王”。

阿育王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为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阿育王曾邀请著名高僧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召集1000比丘,在华氏城举行大结集(此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结集),驱除了外道,整理了经典,并编撰了《论事》,为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统治时期是古印度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也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

在中国东北的小城朝阳,古时曾称作龙城、营州,太阳在龙城上周而复始地东升西落,就在思燕佛图的断壁残垣已经被世人淡忘之时,历史又赋予这里新的经历。

传说,隋文帝自幼在寺院内长大,曾经在寺院之中结实过一位印度高僧。印度高僧见隋文帝有佛缘,便赠与他一包佛祖影身舍利。所谓舍利,是佛陀对自身元素的祈愿,佛陀曾说“我因此骨,速得无上正等菩提。为报往恩,我今致礼。”而后佛陀叙说了身骨的来源,就是佛陀往昔作为萨埵太子时,舍生饲虎并发愿求无上菩提,舍利就是当时舍身后的身骨。

隋文帝佞佛,自不待言,称帝后,他将舍利分赐天下113个州,并令全国选53州建灵塔供奉舍利,成为继印度阿育王之后的又一供奉盛举。

隋文帝仁寿二年(602)朝阳为营州,营州官民僧俗得到隋文帝颁赐的一颗佛舍利,因而奉诏在烧毁的思燕佛图基础上,重新建塔安葬,此塔为方形空筒式十五级叠涩密檐式砖筑佛塔,由于是印度高僧赠与舍利的佛幢,故名梵幢寺,有北塔地宫中辽代再葬时的题记碑文为证。

本就宏伟的盛举,在请舍利入塔之时,竟然出现祥瑞。《续高僧传》卷二十六载:“......旧有十七级浮图,拥在其内,安置舍利,当夜半上并放白光。状如云雾,初惟一丈。渐大满院。明彻朗然,良久及灭,前后三度相类并同。”当时方圆数里的百姓,都目睹此奇观,将其视为佛祖显灵的吉兆。北塔由此成为了同时有佛又显灵的宝塔。

这就是朝阳北塔的前身,在隋代这里是佛教文明的圣地,如今,这里每天依旧有无数人绕塔、拜塔、祭塔。

更新于:8个月前